非遗传承中的秦绣主题展馆设计

2022-05-30 18:36徐红蕾陈邓邓
艺术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红蕾 陈邓邓

摘要:秦绣作为我国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诗经》中就有豳风(今陕西旬邑西南)刺绣的记载。不同于苏、湘、蜀、粤、京、鲁、顾、卞、闽、苗等刺绣流派的细腻婉约或雍容华贵,秦绣的种类繁多,既有精美绝伦且结构严密的蹙金绣、盛于唐代的纳纱绣(现今出现的陕西穿罗秀就借鉴了纳纱绣的工艺与技法),又有集地方风俗、人文特征以及秦人性格特征于一体的民间刺绣,后者更是包罗万象。但现实情况是,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像蹙金绣这样具有优秀工艺与技法的刺绣处于岌岌可危的生存境遇中,甚至出现一度遭遇文化断层的惨重局面。随着秦绣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被削弱,进而导致推进秦绣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困难重重。如何保护秦绣,保护其独有的活态性,这些难题首先摆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馆等主要非遗传播场所面前。文章研究非遗展馆展示设计,分析非遗展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示方式等,结合非遗自身属性、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探索非遗传承、传播过程中秦绣主题展馆的设计,进而推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词: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活态性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8-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我国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实情况是,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非遗生存空间变窄,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困难重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来文化和本土工业化的冲击下艰难求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除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政策的倾斜、相关非遗博物馆的建设外,展馆以及科研机构也应运而生。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由于非遗自身的特殊属性和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下文简称“非遗展馆”)以传统博物馆为基础,但在展示设计中又区别于传统博物馆。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相关理论研究

现阶段,关于非遗展馆的设计,大多数学者是从观众、传承人以及非遗原环境三者出发综合考量的,强调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能脱离使用者和接受者。李志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理念初探》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地域性等重要特征,这就表明非遗展馆的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其展示内涵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层面、实践过程的活态性及与外部环境文化脉络之间的关系[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原则是以原真性与整体性为主。原真性原则也称本真性或真实性原则,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真实地传承下来,不加任何主观臆断;整体性不仅包括非遗本身,还包括其历史、文化、情感等内涵。王巨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中提出,就非遗自身的遗产属性、活态属性以及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的特征来看,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真实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更加丰富,在适应程度与可实践操作的空间上也更为复杂[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研究,王彦博在《地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营造》中指出,要将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展示设计中,使参观者在观展的同时了解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进而避免“千展一面”现象的发生[3]。牛慕青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应基本遵循无形与有形展品的展示一体化原则,将静态的成果展示与活态的过程演绎相结合,深入发掘并真实还原展品的背景信息,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观众的互动关系等几项原则[4]。胡珀·格林希尔认为,“后博物馆”中,不仅要重视灌输知识性的信息,还应该关注观众的情感因素和想象力,在当代的博物馆实践中,展示要具备新奇、有趣味的美感,以及教育性三个要素[5]。王晋静在《我国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刍议》中指出,设计师应该让内容、媒介、技术手段等的展示完美融合,认为非遗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应该更加注重展馆与人之间的互动,认为非遗展馆应该更加关注大众,实现“来自民间就要回到百姓中去”[6]。

2 非遗展馆展示设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非遗展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重要空间载体,需要展示动态化的表演、技艺过程,甚至是时空状况更为复杂的节日仪式等活动[7]。然而,现阶段非遗博物馆、展馆对非遗的关注度非常低。在200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除浙江省、湖北省博物馆相关专家参与外,其他博物馆均缺席。虽然关注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还远远不够。在非遗展馆的展示设计方面,现状更是堪忧,非遗展馆在设计上仍然将重心放在非遗物质载体的展示上,展示方式也是以参观者被动接受为主。这种单一、被动、填鸭式向参观者输出的展示方式,极大地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也是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李德庚、李峰等人认为,在非遗展示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非遗的叙事性表达和非遗展示的情感化,坚持以人为本,使参观者在空间中变被动为主动。

3 非遗主题展馆展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非遗原生环境消失

由于非遗自身的特殊属性以及非遗场馆空间的局限性,因此并不能完整复原非遗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这就必然导致部分非遗在传播过程中脱离原生环境,甚至还有可能造成非遗知识传递的缺失,进而导致非遗在展示过程中效果欠佳,失去原真性。

3.2 非遗展示形式单一,叙事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展馆、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一些周期性长的常设展厅,多数展馆还是以静态的展示方式为主,采用常规的文字、图片搭配实物静态展示,搭配可触摸的互动展示辅助形式;而对于一些临时展厅,也主要是以实物、图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出现,难免单调乏味。这种展陈方式难免导致展示内容与空间连续性弱,信息提取碎片化,叙事性不佳,非遗活态性逐步减弱,进而导致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对非遗展品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形成历史以及特殊技能缺乏深入了解。

3.3 管理配套设施不完善

非遗展馆作为建立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仅是展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收藏、保管、研究以及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有些展馆缺失这部分功能。例如,一些非遗展馆并无固定的解说员,需要提前预约,但是在相关的官网上并未提醒,且缺乏配套的休息场所,服务水平不高,所以参观者的观展体验不佳。在一些通行不方便的地方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不利于身体不方便的人顺利观展。观展过程中没有或少有休息座椅,观展体验欠佳。

3.4 环境导向不明确,展览脉络不清

在观展过程中,一些博物馆在二、三级路口并未放置醒目的导向标牌,不利于参观者了解整个空间布局。部分展厅主题不明确,展览脉络不清,内容排列复杂混乱,缺乏体系,展览线路不够清晰,容易造成观展线路重复、连续性差和节奏性不强等现象。

3.5 地域文化特色不足

近些年,我国部分非遗展厅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不论是从内部空间还是展示方式上,都缺乏与参观者的精神情感联系。一些展厅甚至忽视了非遗无形的精神层面,以及非遗技艺实践过程中的活态性,缺乏空间与外部环境文化脉络之间的联系。展厅“千展一面”,展示过程中缺乏非遗的叙事性,地域文化特色不足,缺乏个性,无法调动参观者观展的积极性。

3.6 展馆互动性弱,科技化程度不高

非遗作为贴近民众生活,与地域民俗息息相关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其展馆设计中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在展示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应该让参观者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体验。然而,互动体验项目在非遗展馆占比较小,科技含量低,非遗互动体验项目的展示仍然是简单的触摸、现场演示这类简单、呆板、灵活性差的方式,整个空间与展览主题契合度低,与参观者之间难以建立情感联系,参观者缺乏情感体验。总的来说,展馆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不足。

4 秦绣主题展馆展示设计策略

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过程中和成品展示出的效果都带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精神内涵,以及本身有别于其他非遗的独特魅力。因此,秦绣展馆展示设计应该采用多元灵活的展示方式,以此活化空间与展品。可以通过营造秦绣主题文化氛围,传递秦绣文化内涵,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丰富展示方式,搭建多维度的展示装备,以互动体验促进信息传达,最终实现场所功能效益的最大化。

4.1 营造秦绣主题文化氛围,传递秦绣文化内涵

在设计秦绣主题展馆展示空间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突出秦绣主题文化和自身的独特性,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此地,形成当地城市的地域文化名片。整体应该注意无形展品的展示与有形展品的展示相结合,可以将静态展示空间和互动展陈装备开放空间互相穿插,以拉近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展馆可以通过借助墙面、地面营造空间氛围,伴随参观者认知的不断深入,设置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空间,增强对参观者多重感官的刺激。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参观者穿戴秦绣服饰参观,以此拉近与秦绣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可以改变原有的展览方式,通过播放纪录片,以及改变游客被动的参观方式,主动参与到空间中,与空间形成良性互动。利用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与展陈方式,整体把握展厅空间节奏,烘托展示主题,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秦绣文化的魅力;让其参与到秦绣制作的过程中,达到有效传播与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收到良好的观展效果。

4.2 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

秦绣作为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会有当地地域生活、民俗文化的烙印。当文化脱离本土环境时,必然对文化的原真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秦绣主题展馆展示设计中,在展示相关手工艺内容的同时,应该重现该艺术的原生环境,通过场景复原等方式减少非遗原真性的流失。还可以通过空间、地域风格直接隐喻地域文化。通过空间中的灯光、装饰、特色展陈等,提取并重组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以此体现非遗文化特征,使参观者多感官体验秦绣文化的发展历程,获得情感归属,感受地域文化魅力。

4.3 丰富展示方式,搭建多维度展示装备

改变传统单一的展陈方式是非遗展馆保护非遗文化活态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虚拟效果的呈现就是通过艺术与科技相结合,融入新媒体以此营造多感官情感体验,用以弥补静态展陈无法直观展示原生地的遗憾,可以让参观者沉浸其中,直观感受手工技艺的制作流程。沉浸式、互动性的展陈还可以借助能使情景交互的多媒体设备,将有形的静态平面的展品立体化、动态化。

4.4 以互动体验促进信息传达

秦绣特殊的传承机制和呈现形式决定了秦绣主题展馆应该更加注重场景营造,关注展品展示与参观者的关系,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秦绣非遗主题展馆在展示方式上应该改变传统的向参观者灌输相关内容的传播形式,多采取互动体验、互动展演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参观者,以此拉近展品与观众的距离,满足不同参观群体的情感需求。

5 结语

秦绣非遗展馆的建设可以保护秦绣的原真性,在有效保持秦绣活力,保证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同时,保证秦绣文化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陕西秦绣文化产业和地方旅游业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让国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更加重视非遗展馆的活态化展示,并且在秦绣文化传承中与参观者实现情感连接。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将非遗展馆与公共文化场所的功能衔接,在发挥展馆空间功能的同时,让参观者能够通过多个角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达到教育和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志勇.非物質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理念初探: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5(5):107-112.

[2]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8(3):167-170.

[3] 王彦博.地域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营造[J].设计,2018(9):150-151.

[4] 牛慕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5] 吴云一.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7.

[6] 王晋静.我国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刍议[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0):84-86.

[7] 董志杨.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分析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150.

作者简介:徐红蕾(197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陈邓邓(1996—),女,陕西横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