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卫强
生命教育强调关注生命特质,将对生命的关注、成全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感知生命内涵,体悟生命意义,促进生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是作者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行创作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思想的呈现,如果不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就很难真正理解作者创作的情结。即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也需要关注文本的作者,让学生以作者为切入点走进文本,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蕴藏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内涵。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童话故事,很多小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接触这个故事了。因此,在导读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安徒生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学生都认为,安徒生能写下这么精彩的童话故事,想必他生活得非常幸福。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安徒生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一个皮鞋匠家里,他的童年是在贫困饥饿中度过的。1835年,安徒生正式创作童话。他之所以写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故事,是源于一个朋友的信。当时这个朋友在信中附着三幅图,要求他选择一幅图写一篇相关的童话,安徒生恰恰选择了一个拿着一束火柴的贫苦小女孩的图画。安徒生之所以选择这幅画,是因为他想到了母亲的苦难经历。母亲告诉安徒生,她年幼时曾讨过饭,而在讨饭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很难从其他人那里获取一点东西。当她坐在桥底下的时候,感到无比饥饿,于是将手伸到水里,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认为这样多少可以多少减缓饥饿的感觉。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睡着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画让安徒生想到母亲的经历,也由此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故事。当教师给学生讲述了安徒生的经历以后,学生感到非常意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都将遇到苦难和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就像安徒生那样,即便遭遇很多磨难,他从来不曾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并通过创作童话的方式治愈自己内心的创伤,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大家学习。通过对作者经历的发掘,学生才能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其他生命的观照,过分关注自我享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想要实施生命教育,仅凭说教根本无法实现,因为这些说教对小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和文本之间的生命对话,教师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以此盘活整个语文课堂。有了这样一层深度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并非世界上唯一的生命体,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和关注。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会从小说三要素进行执教,这样的教学固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但是学生能否从生命内涵的角度理解课文却是一个未知数。事实上,这篇课文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作者传递的生命信息。故事的主角是典型的穷人,作者虽然并未直接说出穷人的“穷”,但是从很多细节让我们都能感觉到桑娜一家生活拮据,甚至到了难以维系日常生活的地步。因此,当桑娜决定收养邻居西蒙的孩子时,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桑娜是一个非常善良、内心极其高贵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别饰演桑娜及其丈夫,让学生感受这两个角色的内在精神世界。当角色扮演活动结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说各自的体会。扮演桑娜的学生说:“桑娜的内心虽然惶恐不安,但是依然收养了西蒙的孩子,说明桑娜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扮演渔夫的学生表示:“渔夫虽然在整篇故事里的戏份不多,但他非常支持桑娜的做法,说明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并不一定体现在他究竟有多么优秀上,而是体现在他对外在世界、对他人的一种怜悯和慈悲上。只有对其他生命心怀同情、善意,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深深地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及价值。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习惯于在阅读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事实上,实施生命教育的形式绝非单一化的,而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充分结合学生观察、思考的结果,这有助于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
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外资源辅助生命教育的实施。例如,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中具备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博物馆参观时,学生隔着玻璃展柜看到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保存完好的文物,内心会受到触动,并对时间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再比如,学生参观纪念馆,了解到某一位伟人的生平经历,他们会忍不住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下意识追寻更有价值的生命旅程。不仅如此,福利院、养老院、医院都是学生可以参观的目标。通过参观,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生命在当下社会中有怎样的独特体验,知道他们对生命的想法和概念。比如,在妇幼医院的新生儿室,学生看到新生儿,意识到生命的神奇,近距离了解到生命是如何开始的,具备怎样的形态。在福利院参观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家”的意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心怀感恩之情。在医院的病房里,学生才能体会到一个人的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地活着,珍惜每一天。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也会更加多元化,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课内教学,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课外延伸,还需要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体会生命内涵,感受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价值,在思与行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凸显道德关怀的生命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編号为:XC20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