哂然一笑,凝目沉思

2022-05-30 16:55施崇伟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阳明心王阳明良知

施崇伟

基本信息

书名:《神奇圣人王阳明》

作者:雾满拦江

ISBN:978-7-5404-8719-5

裝帧:平装

页数:416页

定价:52元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王阳明是个传奇人物——既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可谓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物。

王阳明少年时行为叛逆、行事乖张,后来潜心向学,终成大器:步入仕途历经官场险恶,却屡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本为一介书生,却能激战沙场、用兵如神,不仅连破匪窝,还14天平定宁王叛乱;身陷政治黑暗,目睹民生疾苦,从中悟出集儒释道3家之大成的阳明心学……

起始于对竹子目不转睛、冥思苦想而成就的中国人最精妙的智慧,阳明心学也是自明以来后世无数人的成功密码。王阳明是张居正、曾国藩等人的精神导师,受到章太炎、李宗吾等人的一致推崇。

擅长以幽默笔调讲述历史故事的雾满拦江,用一册《神奇圣人王阳明》,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大儒;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情节千回百转、精彩纷呈,以信手拈来的史实依据作为佐料,把它们加工成清淡平和却又妙趣横生的文学作品;似在谈笑之间,捋清来龙去脉,鲜活人物如在眼前,深奥理论如涓涓清流。这是读其他史书或思想论著时难以获得的阅读快感。

然,笑过之后,余味无穷。轻松阅读之际,不时回溯学术的旋涡,不时陷入思想的深谷。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尚书·大禹谟》,是古代圣人、帝王流传的修身治世之道,王阳明的解释:“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阳明心学归根到底教人的3个字:“致良知。”良知在内,便是清明;良知现外,乃成和合。

再说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直到历经多年宦海,被贬谪龙场时才悟道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去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于外物。他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思考的过程才是思想,而智者所能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智慧最多不过是思想与智慧的行进方向。”我认为,这是对知行合一最好的解析。

还有句话说得也很好:“良知并不是智慧,致良知更不是思想,思想和智慧是指你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达到良知境界的思维过程。”是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挖掘自己思想深处的思维,不断地实践反思,让思维持续活跃。

在忍俊不禁之后,我敲下这篇读后感,也算是我“知行合一”的起步吧!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阳明心王阳明良知
“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