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飞羽笔记

2022-05-30 10:48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英子苍山白鹭

策划、执行 / 陈土宏

版式 / UPOO    插图 / UPOO  刘小英  千图

从曲折绵长的海岸线到莽莽苍苍的森林,从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到幽僻静谧的溪谷,举目四望,皆可遇见鸟儿灵动的飞影。鸟儿拥有翅膀,拥有自在翱翔天空的绝妙技能,我们亲切地呼之“飞羽”。

自古,飞羽承载着无数人仰望的目光,带来无穷遐想,引发各种神秘传说。随着近代博物学崛起,人类对鸟儿的观察和研究渐深,众多鸟儿或许已不再神秘,但它们的魅力不减,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鸟儿是自然的使者,导引人们投身自然,发现自然,爱护自然。

本期特别策划,通过观鸟爱好者的笔记,带领我们走进飞羽的世界,走进广袤而多彩的自然。

云南大理

苍山的小生灵

文 / 杨木华   图 / 舒木林   心景

巍峨十九峰,缠绵十八溪,从小生活在苍山西坡的我,无数次走入苍山,登临峰顶,在這个过程中也和一些动物发生过交集。若以为我遇见了什么大型动物,出现对峙险情,那你就错了——每次在山间行进,我都装作很嚣张,吼叫,唱歌,吹口哨,用各种夸张的方式告诉那些猛兽:我来了,让开!我知道,若不是突然之间的狭路相逢,野生动物都会主动避人。这些年,上苍山的我一路凸显自己的存在,自然没有遇见过大型凶物,一些非常可爱的小生灵却不经意间闯入我的世界。

苍山

位于云南大理市,是世界地质公园。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

火尾太阳鸟

我与火尾太阳鸟最初是纸上相逢。只一眼,我感觉它就是苍山上最美的小鸟。纸页上的它,弧弯的喙长伸,翠绿的翅膀闪着金属蓝光,前胸后背以及悠长尾羽呈火红色。尾羽的红,是其名字的由来。纸上相逢千万遍,我记住它的容颜,羡慕它的羽翼,渴望着有朝一日与这苍山顶的小生灵相逢。

是的,是苍山顶。我第一次真实遇见和后来的多次遇见,大多发生在苍山顶的杜鹃林中。可并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如我所愿。我曾在初冬的小雪后上苍山,那时一山空寂,火尾太阳鸟和更多小生灵一道隐匿行迹。有时是初夏上山,那时苍山顶万物依旧岑寂,很少能见到鸟儿飞。靠顶的冷杉林里,偶尔听到乌鸦的嘶哑鸣叫。我拒绝聆听乌鸦的声音,可它“阴魂不散”,在冷杉林中穿来穿去,乱叫一阵落到树顶上,让我们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可漂亮的火尾太阳鸟,似乎一直躲着我,直到某天的意外相逢。

那是六月初,小城的闷热与苍山的清寒成为极端的对比。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竹林里,有雾,无风,雨一滴都没有落下来,穿着单衣的我一进入浓雾中就感到冷了,于是穿上雨衣继续前行。走完竹林,一坡低矮的假乳黄杜鹃出现在眼前。更多的花以花骨朵的状态呈现,只有少量开放,在枝头点缀出星星点点的白。小路一转,山脊线北侧的似血杜鹃出现了。我最初的视线,在那红艳的杜鹃花上。一个一个小红钟,把色泽与形态美结合到极致,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举起相机才发现,花朵上有小鸟,再一看,竟然是火尾太阳鸟!

真实的火尾太阳鸟终于出现!弯弯的喙对准一个小钟花,正在吮吸花蜜,那高翘的火红尾羽,正是它的典型特征。可真正遇见才明白,这鸟太小了。尾羽只加长了身高,但鸟儿的身体就那么一点点,如果不是这三五米的距离,可能我根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我特别强调的尾羽,其实长不过十厘米,仅仅是相较于身体显得长。举起相机准备拍摄时,它轻轻一跃就消失在杜鹃林深处,只留我在路上空慨叹。不甘心的我,拍下那棵似血杜鹃,作为第一次遇见这精灵鸟的留念。

也就是那天,在靠近峰脊线的杜鹃林中,我又发现了这鸟的身影。可惜它们都惧怕我的靠近,在数十米外就逃之夭夭,不肯近距离进入我的镜头。我相机镜头的焦段太短,它们就一个个小黑点似的存在,那靓丽的羽翼之光,得不到应有的展示。

后来,另一只火尾太阳鸟让我拍下它极致的美妙。那是年关时节,在漾濞的老和尚山半腰,我背着相机闲逛。在一棵盛花的古梅树下,我搬个石块,在淡淡的梅香中,把自己坐成老僧入定。迷迷糊糊中,竟然有清脆的鸟鸣声入耳。睁眼,抬头,梅树上竟然来了一群火尾太阳鸟!繁花如梦,艳羽浮香,近在咫尺的鸟儿,要给我弥补苍山顶的遗憾。

动作幅度稍大会吓到小鸟,我不能把自己意外获得的机遇打碎。于是,轻轻转动双眸,缓缓拿起相机,慢慢调整身姿,一轻再轻,一慢再慢,终于达成可以拍照的姿势。尾巴火红,前腹火红,后背也有一块火红,渲染出鸟儿热烈的气质。那群鸟儿似乎看清了我的小举动,也似乎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可大约更在乎隆冬时节那富含梅花气息的甜美蜜汁,它们忙着在枝头跳来跳去吮吸,全然不在意我快门的咔嚓咔嚓声——那一分钟,我第一次觉得快门声音太大,如果有无声的相机就好了。可鸟儿始终在枝顶的繁花中,坐在地上的我被这美牵引着,头脑一热,忍不住站起来,鸟儿“哗”一声全飞了,只剩花瓣缓缓飘落下来……

我的苍山图库中,终于有了清晰的火尾太阳鸟图。后来,在苍山杜鹃花开的时节,我与火尾太阳鸟数次相遇,可都是远远地四目相对,惊鸿一瞥之后,这艳丽的鸟儿立即飞远,只留下漂亮尾羽划过天空的痕迹……

火尾太阳鸟

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一种鸟类。体长约20厘米,色彩艳丽。主要生活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沟谷或村寨附近的次生阔叶林、开花的灌丛中。

白腹锦鸡

火尾太阳鸟的尾羽很美,但太短小了,苍山上有一种尾羽很长、体型较大的白腹锦鸡,惹得无数眼眸欢喜。

白腹锦鸡是苍山常见的大型鸟,很多人没有见过其真身,但见过它长超一米的尾羽。京剧演员头上插的代表剧中人物豪气英发、武功高强的羽毛,一般就是这锦鸡的尾羽。初见那个羽毛,你一定有无数渴望:那黑白交错的悠长羽毛,该长在怎样灵异的鸟身上?

其实,最初的我也与你一样,对这样的神鸟无限憧憬。后来抵达苍山多次,也梦想着与它激情遇见,可最初的我,遇见的仅仅是白腹锦鸡的鸣叫。

那是在苍山西坡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山谷行走时,突然听见不远处的沟谷里响起一阵鸟鸣:“呛,呛呛,呛,呛呛。”第一声“呛”至少拖出一个节拍的悠长,后两声连续出现,叫得毫无顾忌,洪亮异常。这一叫就勾住了我的心:什么鸟?竟然在苍山如此嚣张!

同行的妻子说是“箐鸡”(白腹锦鸡的地方俗称)。箐鸡我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村中一户猎人家见过其全皮的羽毛,摸过那长长的尾羽,羡慕至极中每天去看几次,后来猎人卖了那羽毛,那面墙就一直空落着,据说是箐鸡被他打绝了。那以后我再没去过那个猎人家。想不到,多年之后在山间,竟然听到箐鸡叫,渴慕立即氤氲:如果遇见一次,能让我拍下来该多好。

后来某一天傍晚,我们驱车从苍山东坡白雀寺向下行时,驾车的朋友突然刹急车,登山回来筋疲力尽打瞌睡的我正想批评他,顺着他指向前方的手,我们都看见了十多米外的公路上,一群箐鸡拖着悠长的尾羽大摇大摆向公路上边走去。当我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来,立即低头拿相机,再抬头时,公路就只剩下公路,除了砂石,路面早已干干净净,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车人在庆幸自己的遇见,只有我在唉声叹气:你这箐鸡啊,太吝啬了,大方地给我拍拍照,我又不会伤害你!

人生的际遇就那样奇怪,多年不遇之后,一旦遇见竟然一发不可收。大约一个月后,在无为寺后山的公路上,我竟然在相同的情境之下遇见了好几只,有雄有雌,在路上自由自在,见我们的车停下来,才一步跳到路下边的树林中。这次,是我妻子驾车。她看见箐鸡就刹车,等车停稳了,我立即下车去看,路边的树林并不密集,可七八只箐鸡,就那样凭空消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只留下空慨叹的我俩。

后来,我在苍山西坡也遇见一次。那天,我骑摩托下山时,一对白腹锦鸡在公路中央散步。我知道,即使停车拿相机,也无法迅速拍摄到它们,干脆减速慢行,看看它们怎样对付我!

摩托缓缓向前。雄鸟竟然不急不躁,保持悠闲的姿势,带着毛色灰暗的妻子,迈着方步向公路边走,到了侧沟时,一纵身,进入公路上边的树林中去了。我似乎一点都没有进入鸟眼,而整只鸟早已在我的心中荡漾开。见惯不怪的鸟,兴趣盎然的人,我们之间的差距就是那样的大。

一次都没拍下这长尾羽的大东西,始终有点遗憾。在我的苍山图库里,白腹锦鸡的位置就一直空着!

白腹锦鸡

雉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色彩缤纷,尾羽长。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

血雉

在苍山,除了白腹锦鸡,还有一种靓丽的雉科鸟儿——血雉,牵动着无数爱鸟者的心。

与血雉的相遇,已是我知天命的时节。在苍山脚下长大的我,最初一心想离开苍山,可人生兜兜转转,年近四十才在苍山脚安下心来,且重新爱上了苍山。于是一次次走向苍山,随着从最初在山腰徘徊到后来的一次次冲顶,对苍山的爱也一再深沉。爱苍山,就爱上了苍山的一切,当然也包括了苍山上的生灵。血雉,就是在这样的时节,进入我的视野。

那是一次艰难的兰峰行。规划好的路线是清晨驱车到无为寺卡口,然后驻车公路尽头,步行上山登顶再原路折返。奔赴无为寺时大雨倾盆,进寺休息时想,若大雨不息就放弃上山。停车半小时之后,暴雨竟然停了,于是我和妻子按原计划上山。

在步行起始段竟然遇见了同行者,且是故乡人。本来清静的山路,一下子有了八个人走过而热闹起来。最初的路段风景很好。雨过天青,大地用最浓的绿迎接我们,干枯的山涧中,一道又一道雪白的瀑布高高悬挂,转身面向洱海,一湖的幽蓝恍如碧玉静卧。我们说说笑笑,轻狂上山来。

只到半山腰,小雨开始淅淅沥沥,到了黑龙潭边,小雨变成了倾盆大雨。那一刻,有很多很多的犹豫:下撤还是继续向上?向上,厚重的雾,暴烈的雨,能见度不过十米。而向下,转身就可以安全返回。我来过两次,妻子却第一次抵达。站在黑龙潭边,全副武装的我们都沉默了。

同行有人说:“坚持十分钟就到双龙潭,坚持半小时就到黄龙潭,来都来了,不留遗憾,还是走吧!”他带的那五个人,除了他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我知道这里的兰峰、三阳峰和黑龙潭、双龙潭、黄龙潭一起组成的“两峰三潭”是苍山最美的景致,抵达了黑龙潭还放弃咫尺之外的曼妙,确实会留下遗憾,于是商量后一致决定:向上!

直到多年后,我依旧会感激当年的那个决定。因为,在百米之外的双龙潭边,我遇见了一大群血雉。

那天的苍山雨,实在大到不寻常。连亘古以来就生活在苍山顶的血雉也受不住——在双龙潭边一棵古老粗壮的冷杉树下,一群血雉竟然挤在一块躲雨!

走在前边的我,一眼就看见了拥挤成一堆的血雉。和图片上的血雉确实有天壤之别——我眼前的,是一群落湯鸡!本应该闪着幽蓝光泽的羽毛,淅淅沥沥向下滴水,那本来是透着鲜红血色的背羽、胸羽,竟然也毫无生机,连应该红润有力的双脚,也透着苍白的淡红。见我们一群人走来,它们才不得不懒洋洋地一脸不高兴地缓缓散开,走入路下边的冷杉林深处。在血雉的眼里,我们大约也是一群狼狈至极的家伙——是的,那一刻的我也极为狼狈,虽然全副武装,可大雨之下一脸都是雨水,甚至懒得用手抹一把脸,更不用说取出背包中的相机了。

理所当然,这又是一次没有用相机定格下来的遇见,我的苍山图库中,一直保留着一个其名“血雉”而没有其图的空文件夹。

可后来,我在那个文件夹中放入了一张图片,虽然不是我拍摄的,但那是一张温暖的充满期待的图片——

苍山西坡一位村民五月上山采竹叶菜时,在靠近山顶的竹林里,发现了一只血雉,血雉受惊跑远后他特意查看,发现了蛋,于是拍摄下来。那四个一窝的白色大蛋,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孵化着,孵化着……

血雉

雉科血雉属的一种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多在1700~3000米。

红隼

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小型猛禽之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广布,在中国北部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南部的繁殖种群为留鸟。

辽宁大连

小英子趣事

文 · 图 / 谷国强

非专业人士往往将所有的猛禽都称为“鹰”。我曾经饲养过一只小型猛禽红隼,同事们都叫它小鹰。由于它温驯恬静,像个小姑娘似的,后来大家便拟人化地叫它“小英子”。其实小英子是“男孩子”,真正的雄鹰。

那是2007年初夏,金州区一家热电厂的门卫师傅在厂区院里捡到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红隼。接到电话后,我立即赶到那家工厂,发现小红隼是从厂区边缘的山崖上的巢中坠落的。但巢位太高,无法将它送回巢中,我只好将它带回单位饲养。小红隼的神态很温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因而很招同事们怜爱。小英子非常听话,让它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天我一到单位,打开笼舍的盖子,它就会“吱吱”地叫着飞出来,落到我的工作台上,静静地望着我。如果我需要外出,只要说一声“回去”,它就会立即飞回笼舍中。

最有意思的是,每天我带它去单位附近的商店为它买肉,一路上它都站在我的肩头上,从来不会离开。那时它也成了那家商店的一景,每当我带着小英子走进商店,便会引来顾客们的关注,有的人还会跟着走一段路,问长问短。商店的售货员也喜欢小英子,每次都会少收钱。在买肉时,小英子往往会像馋嘴的孩子似的,冲着肉扇动着翅膀,轻轻地鸣叫着,一副馋猫相,引得围观者大笑。

每到周末,我都将小英子带回家。它在我家里似乎比在单位更惬意,也更活泼。在家的两天里,照顾它的责任便被我的女儿主动承担了。她不仅细心地喂它,还带它到院里玩,每当这时,小英子便不再理睬我,而是成了我女儿的好朋友。每当我女儿呼唤它,它便愉快地扇动着翅膀,而我呼唤它,它却看都不看一眼。到了周一,当我带它去单位时,它便又和我亲近起来。我觉得它在这方面也像孩子,很会讨人欢喜。

有一个现象令我大为惊奇。小英子每天都要到我的肩头上待几次,却从来没在我身上拉过屎,对别人则不一定。我办公室旁边屋子的一位女同事特别喜欢小英子,经常从家里带肉给它吃,每天只要有空就会来探望它。但是一次小英子飞到她的身上,不客气地拉了一泡屎,害得这位女同事立即跑到水房去清洗漂亮的花衣裳。我本来以为这是偶然的,但几天后,小英子再次飞到这位女同事的身上,又拉了一泡屎,害得这位女同事从此一见小英子扇动翅膀要飞便立即逃走。我注意观察,凡是被小英子在身上拉过屎的都是穿着鲜艳衣服的女士。这是为什么呢?

在现有的资料中,都认为猛禽是不可能理解人类语言的,在驯化中它们能够听从驯化员的口令,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但小英子似乎是个例外。我同事老张特别喜欢逗小英子,比如将塑料杯子扣到它的头上,因而小英子很怕他。每当老张从外面回来,小英子就会立即钻到我的工作台下面躲起来。小英子能够分辨出喜欢折腾它的人的声音不奇怪,可以用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解释。但它竟然能够记住其名字就不可理解了。一次我正在工作,小英子不安分地不断拍打翅膀,影响到我工作。我随口说了声“张×来了”,没想到小英子立即钻到了桌子下面。我将小英子一次次地从工作台下面抓回来试验,竟然屡试不爽。我曾经就这一现象与鸟类专家探讨,他们也都感到不可思议。

一次我外出,因为下班前还要回来,所以就没让小英子回到笼舍中。但我回来后它却不见了。我把整个楼层找遍了也没找到,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了家。次日上班不久,旁边办公室的同事来告诉我,小英子在他们屋子里。我跑过去,见到它站在曾经被它两次拉一身屎的那位女同事工作台上。整个桌面乱成一团,尤其令人气恼的是,它还在人家的一叠稿件上拉了一泡屎。好在人家喜欢它,并未深责。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小英子已经长成了漂亮的小雄鹰。它属于山林和天空,应该回到它的家园了。那天我与动物园联系好,让专业饲养员对它进行野化训练后放归大自然。小英子送去后,我每隔一两天便会抽空去看看它,见它一天天进步,心里很高兴。

大约半个月后,我再去动物园,饲养员愧疚地告诉我:小英子丢了。原来,由于小英子很温驯,从来不乱飞,因此饲养员也一直没有用绳子拴着它。那天饲养员又像往日一样将它放在园中的一个木桩上,但刚一转身小英子就突然飞起,冲进了旁边的山林。饲养员在林中寻找了很久,也没有见到它的影子。

小英子不辞而别令我很担心,但也很高兴。担心的是它能否在野外存活下来,高兴的是它终于敢于离开人类独自飞向它应该栖身的山林,这不正是我救助它的目的吗?

那年从夏季至冬季,每当闲暇时,我都来到那片山林,在林间小道上边走边轻轻呼唤。我多么想再见到小英子啊,哪怕只有一次。虽然山林中百鸟争鸣,却唯独没有小英子的回声。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难忘的记忆。与小英子相伴的时光就是我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小英子,但愿你在大自然中活得健康快乐。

山东菏泽

北风烈雁南飞

文·图 / 屠彦博

随着冬季的到来,雁鸭类的鸟儿逐渐开始从北极圈附近的繁殖地南迁,这也给了人们一窥这些大型水鸟的机会。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观察雁鸭类的最好时期。在这段时间,许多雁鸭喜欢集成大群来抵御南方各种猛禽的侵扰,通过群飞的方法,能够很有效地让猛禽(比如游隼)在追逐时难以确认和锁定目标,这也给了人们更好的观测机会。

由于大部分雁类都沿中国中东部的迁徙路线迁徙,这也就使得冬季的中国中部成了令人向往的雁类观察地。就在不久前,武汉刚刚出现了中国罕见雁类中的一种:小美洲黑雁;河南开封附近也发现了中国罕见雁类中的两种:红胸黑雁和白颊黑雁。这些雁类在中国每年的记录不超过三笔,所以成了许多观鸟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鸟种。

结合路程和便捷性,我原本打算去武汉看小美洲黑雁,可就在整装待发时,小美洲黑雁却没了消息,所以我只能把目标转向河南开封附近的白颊黑雁和红胸黑雁,同行的还有严老师和来自北京的李老师。

鉴于白颊黑雁和红胸黑雁所在的位置偏远,我特地拉上了负责开车的爸爸,顺便当作家庭旅游,出去放松一下。我们周五晚上坐火车到达开封,预计花两天观鸟。下了火车,我们驱车来到距离两种雁最近的县城——兰考。

天气寒冷,第二天早上,我把自己裹成“米其林先生”后便坐车向红胸黑雁出现的地方进发。

发现的第一个雁群的位置在黄河中央,我们架起单筒望远镜,开始一一扫描。雁群以短嘴豆雁和豆雁为主。不久,李老师找到了一只目光不离雁群的游隼,它正对着这群胖嘟嘟的豆雁虎视眈眈。在雁群中,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豆雁,还混着5只白额雁和3只小白额雁,它们腹部的黑色纹路可以让我们很轻松地将其和豆雁区分开来,由于光线比较好,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小白额雁金色的眼眶。在雁群的后方还游着2只灰雁。

尽管用单筒望远镜仔细扫描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找到两种黑雁,我们决定开车到黄河对面——也就是河南(我们现处在山东)去继续寻找。遗憾的是,在河道的对岸我们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黑雁。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天上传来了响亮的鸣叫声,一群大鸨突然出现,悠然地从我们头顶掠过,四周响起一片相机的快门声。在回去的路上,又有两只大鸨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严老师开始在草地上匍匐靠近拍摄大鸨,直到他爬了一圈回来后大鸨也没有飞走,依然在原地吃着草籽。

再次穿过黄河回到山东,我们回到了最初的位置,简单和其他观鸟的朋友聊了几句,得知还有大量的雁群在其他地方。就在这时,那只等待已久的游隼终于对雁群发动袭击:第一步是将大量的雁群吓飞,由于对群飞的雁不容易确定目标,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惊扰筛选出离群的豆雁,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俯冲追击了,在望远镜里看着游隼一次又一次的俯冲,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尽管游隼速度极快,却迟迟没有抓到豆雁,被追的豆雁依靠自己灵活的转向,一次又一次摆脱了游隼的追击,然后快速回归雁群,就和打车轮战类似,游隼下一次筛选出来的又是不同于上次的个体,如此一来雁群很好地保存了体力,而游隼在不断的追击中消耗了体能,最终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美餐。群体抵御天敌的策略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下午,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当到达时,我们彻底被震惊了,这群雁的数量比上午那群多得多。选好位置后我们马不停蹄开始了扫描。

扫描了一圈后,我便将单筒望远镜交给了李老师。经过一段无聊的等待,我打起了瞌睡,但李老师低沉的声音让我瞬间清醒了:“白颊黑雁!找到了!”我马上跑到了单筒望远镜前,然而此时白颊黑雁却刚好把头埋了下去,完美地隐藏在雁群中。换严老师看时,白颊黑雁抬起了头,可当我凑过去时,雁群突然齐刷刷地起飞了,我只好无奈地拿手机拍几张雁群飞翔的照片,表示拍到了……

万幸的是,这群雁并没有着急离开,在空中绕了一圈后,密密麻麻地回落原来的地方,但位置彻底打乱了,所以需要重新扫描一遍。在两台单筒望远镜的加持下,严老师迅速重新发现白颊黑雁,并向我们传来了吼声——此时我们相距50米,我用上了百米赛跑的速度,负重快速跑向他,再用一秒滑行至单筒望远镜前。在我身后,是一群听说我们找到了白颊黑雁匆忙赶到的观鸟爱好者。当在单筒望远镜里看到这只黑脖子白脸的小雁后,我便迅速闪开,让给下一位观鸟人看。就这样,约2分钟后,在场的十几名观鸟人都井然有序地看清楚了这只可爱的白颊黑雁。

当我们沉浸在看到白颊黑雁的喜悦中时,严老师已经在寻找红胸黑雁。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严老师就发现了一只可疑的黑雁,并示意我们过来看一眼,就当我对准那只可疑的小雁时,它抬起了头,花的脸,红的胸,是红胸黑雁无疑!我一边在心中赞叹严老师找鸟的惊人能力,一边大声呼叫其他人过来看。

没多久,我们都看清楚了这只红胸黑雁,它在豆雁群中个头明显小了一号,比起白颊黑雁,它的颜色更深,加上逆光,如果它不抬头,还真是难以寻找和确认。严老师凭借着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极强的眼力,让我们都看到了这两种雁。一下子见到两种国内罕见的雁,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原地连跳带转了好半天才逐渐恢复理智。

大鸨

鸨科鸨属的一种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

白颊黑雁

鸭科黑雁属的一种鸟类。中等体型,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在中国属于罕见的迷鸟。

红胸黑雁

鸭科黑雁属的一种鸟类。小型雁类,是雁类家族中体羽最艳丽的成员,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极地冻原带,越冬于东欧、南欧和中东地区,在中国属于罕见的迷鸟。

青海格尔木

寻找褐头朱雀之旅

文·图 / 越冬

自从多年前知道国外观鸟爱好者在青海格尔木附近发现了褐头朱雀,我心里便有了想去寻找这种极罕见鸟类的期愿。

我每年夏季都会在青海待上2~3个月,但由于工作比较忙和目的地信息不全等因素,一直没能好好计划这件事。

2020年6月,一批资深的国内观鸟爱好者先行前往格尔木昆仑山附近探索,并且成功找到褐头朱雀。这在当时的国内观鸟圈子是相当轰动的,因而大家都跃跃欲试,想一睹褐头朱雀的风采。受限于格尔木昆仑山附近自然条件恶劣、海拔较高、信息不全等因素,一些当年冲动前去寻找的鸟友都扑了个空。

直到2021年6月,我和几位鸟友相约,准备一同前往青海格尔木挑战寻找这个困难的目标。我们的队伍在德令哈集合,第一站先到附近的可鲁克湖热身观鸟,寻找玉带海雕和西域山鹛,之后到格尔木市区准备物资。

出发之前,除了准备物资,还要预先规划好路线,我们此行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褐头朱雀,也没有具体的行程軌迹。

好在同行的王女士在几年前曾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前去褐头朱雀活动的大致区域寻找过,虽然当时没有找到,但这让我们对路况的把握更大了一些。

6月7日清晨5点,目的地距离我们前一晚住宿的地方大概有3小时车程,我们4辆越野车从109国道出发,沿途穿越了冰雪覆盖的冻土路段和一些比较难越过的湍急河道,在8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大家认为合适的环境。

眼前是一片海拔5000米的流石滩,遍地都是垫状植物,大家开始出现高反症状。我们在流石滩上缓慢地爬升寻找目标,很快,一只鲜红色的鸟出现在我们眼前,“是藏雀!”对讲机里传来声音,大家都在各自不同的位置看到了,再接着遇到了角百灵和高山岭雀,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的目标褐头朱雀仍然没有出现,大家开始讨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否有偏差。我们再次用GPS对着法国鸟友在网上公布的点位对比,发现确实偏离了一些,目标区域应该在山的另一头。

我们沿着冻土路段,大约开了半小时车,到达山的另一头。和刚才的环境相比,海拔也在5000米左右,不过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再次比对了GPS之后,我们确定这次来对了地方。这时已经是中午11点了,太阳高照,流石滩上的石头反光特别刺眼,我们10个人在这片区域“拉网式”搜索,两个小时之后,依然只找到了和隔壁山头一样的鸟种。在海拔5000米的环境连续行走了两小时,大家的体能消耗非常大,我们回到越野车上吃了午餐,伙伴们商量着下午几点准备撤退。因为回程还需要3个小时,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所以必须得预留足够的时间,我们才能够在天黑之前安全回到住宿点。

第一天的寻找以失败结束,我们回到了109国道的住宿点,晚饭时间,大家一起商量第二天的方案。我们认为第一天的问题在于出发时间晚,到达之后又走错路,导致可能错过了褐头朱雀最佳的活动时间,计划第二天4点就出发,直奔上午的那片开阔流石滩。

6月8日清晨4点,天空很通透,在国道上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昆仑山的主峰,我们再次出发,沿着昨天行进的轨迹,7点10分就到达流石滩。此时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还是按照前一天寻找的方式在这片区域认真探索,本以为会很快找到褐头朱雀,我渐渐地感觉到气温升高,一看手机,已经临近10点了,还是没有褐头朱雀的身影。我们都开始有些着急了,明明是合适的时间,也遇上了一个很好的天气,为什么还找不到呢?我们反复沿着GPS坐标点附近搜索,累了就坐下来发会儿呆,心里觉得可能又会扑空了,这么艰苦的环境,难道第三天还要再来一次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都非常疲倦的时候,对讲机里传来“我看到褐头朱雀”的声音。走在最后面的队友看到了一只雄鸟,用对讲机呼喊我们过去,处于不同位置的队友们顿时就精神了,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小跑了起来。

最后,我们在距离GPS坐标点不远的位置发现了两只褐头朱雀雄鸟,这时,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这两天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舒缓舒缓了。回到车附近,我们欢呼着拍了合影,当天直接回到海拔2600米的格尔木市区,终于不用住在高海拔的住宿点了,等待我们的是一顿青海美食大餐,庆祝这次胜利。

格尔木市

地处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境内辖区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两部分,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褐头朱雀

雀科朱雀属的一种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5100米左右的高山裸岩地带。褐头朱雀是一种极其神秘的鸟,2012年6月9日,法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在青海省西部昆仑山脉中的野牛沟重新发现了它们。

江门新会

恋恋白鹭

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初二级   龙百川

指导老师   翁凤香

摄影 / 舒木林

霞光迎鸥鹭,秋水映长天。季节总在无声地交替,转眼间凉风萧瑟,秋意渐浓。迁徙早已悄悄开始,候鸟们如约而至。而在沙仔岛这片刚翻好的稻田里,它们可以安全地进行休整,待补充能量后继续前往越冬地的旅程。

候鸟们化作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卷,铺展在人们的眼前。画面随着天气而变化,时而霞光微明、水汽氤氲、朦胧似幻,成群结队的候鸟在水天一色中飞到浅滩,开始了新一天的捕鱼生活,仿如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时而霞光璀璨、薄暮冥冥、群鸟飞舞,归巢的鸟儿在余霞成绮中热烈欢歌,庆祝着一天的收获,此情此景又如一幅色彩浓艳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孤岛时光,沧海桑田。光阴流转,转眼百年。谁曾想,这美丽的沙仔岛在过去曾是一片滩涂。早在民国初年,三江人与双水人就在此居住,有农民围海造田。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印記是沙仔碉楼,它久经风雨,见证两场沙仔保卫战,保护银洲湖的航运安全。1961年,三江公社决定开发沙仔岛。1963年,正式成立沙仔农场。大家共同努力建设沙仔岛。从此,岛上有人居住,渡口有船往返,沙仔岛不断蜕变,渐渐变成了宝岛。

漫步围堤,远眺烟波浩渺。如果说新会的小鸟天堂是鸟儿们的宿舍,那么沙仔岛就是鸟儿们的食堂。清晨,白鹭从小鸟天堂成群结队飞出,来到沙仔岛。漫步在田野边,四处可见大白鹭和白鹭,这是本地常见留鸟,尽管它们样子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种物种。它们似那活泼机灵的孩子,躲藏稻田之中,仿佛在与我玩捉迷藏。这里的水网孕育了肥美的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是它们最爱的食物。专心觅食的大白鹭像绅士一般,伸长了脖子,昂首挺胸,不紧不慢地一步接着一步走。待它看见猎物,迅速把头插到水里,瞬间吃到了鲜美大餐。而白鹭,我们亲切地叫它“黄袜子”,因为它长着黄色的脚蹼。戏水的白鹭从这边飞到那头,像随风舞动的小精灵。吃饱了,玩累了,白鹭们便会打盹。单脚立在浅滩,闭合双目,低下头,神态悠闲,不失气节。在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也融进其中,以水墨之韵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图画。

行船破浪,近看阡陌纵横。傍晚,我来到河滩,脱下鞋子,卷起裤腿,下到水里。河水冰凉,我在那站了很久,想要把白鹭的感受体验得更真实一点。船夫的声音传来,上了船,发动机启动的轰鸣撕破了安宁,掀起了一片白鹭,恰如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天空中“咻”地飞过一只鸟。老师说那是游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船开了,沙仔岛越来越小,越来越朦胧。生机勃勃的红树林在外围组成了天然屏障,阻隔了岛外的喧嚣。鸟儿们深藏其中,自由自在地在浅水和草丛中觅食。红树林外,摇曳起舞的芦苇荡,银光闪烁的广阔滩涂,星星点点的白鹭在觅食。可爱的小精灵在树梢、在浅滩、在水面自由飞舞。白鹭飞舞时满怀虔诚,深深感恩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这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呀!

风起云涌,日出日落。红日映在江水中,该回家了。鸟儿被风带走,飞舞着,直冲云天。晚霞醉了,我也醉了,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赞叹:“太美了!”

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相信,只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筑起绿色屏障,维护生态平衡,那么为鸟儿们提供更加理想的安居乐园的愿景就一定可以实现。

白鹭

鹭科白鹭属的一种鸟类,在广东是留鸟,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林里。人们日常所称的“白鹭”,一般指的是国内分布的4种白鹭属鸟类,即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和黄嘴白鹭,它们体羽全白。

猜你喜欢
小英子苍山白鹭
苍山
白鹭
翠翠与小英子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