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英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俗称,是由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全球以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人虽然也可以罹患棘球蚴病,甚至有些牧区人的感染率可高达7%以上,但人仅作为本病的受害者,通常并不参与循环链的传播。
包虫病患者肝、肺、脑及骨骼等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都会受损,健康危害严重,经济负担沉重。可以说,包虫病是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包虫病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占75.13% )。囊型包虫病棘球蚴可寄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可同时累及多个器官,主要以慢性消耗为主,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泡型包虫病泡球蚴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肝脏,但可以通过浸润扩散、血行扩散和淋巴转移等方式累及肺、脑等器官,对组织破坏严重,有“寄生虫肿瘤”和“第二癌症”之称。
本病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和部位。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常见症状有:
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受累部位有轻微疼痛和坠胀感,如寄生肝可有肝区疼痛;在肺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在颅脑则引起头痛、呕吐甚至癫痫等;骨棘球蚴常发生于骨盆、椎体的中心和长骨的干骺端,可破坏骨质,易造成骨折或骨碎裂。
2.包块。位置表浅的棘球蚴可在体表形成包块,触之坚韧,压之有弹性,扣诊时可有棘球蚴震颤。
3.过敏症状。常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
4.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发育障碍和恶病质现象。
一旦棘球蚴囊破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如肝棘球蚴囊破裂可进入胆道,引起急性炎症,出现胆绞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破入腹腔可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肺棘球蚴囊如破裂至支气管,可咳出小的生发囊、子囊和角皮碎片。囊液大量溢出可產生过敏反应,如进入血循环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上,对已发病者,可外科手术摘除囊包。药物治疗可选择适应性好的药物,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如:可口服阿苯达唑片,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15~20mg,早晚餐后服用,1个月为1疗程,停药7~10天后可进行下一疗程用药;若使用阿苯达唑乳剂,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0.8~1ml,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早晚2次餐后口服,1个月为1疗程,停药后7~10天继续口服下一疗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控制发病源,树立防治意识在包虫病防治过程中,应适当缩减感染源,降低牧区及非牧区人群感染率。针对不明加工食品,应当树立警惕心理,慎用及禁用非正规皮毛制品,缩减包虫病高发地区的游玩量,将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科学饲养宠物,定期对犬类展开接种工作,对宠物犬器具进行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及污染物,禁止喂养宠物犬内脏,降低感染率。
及时消杀虫卵 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在4℃的水中保存16个月仍具有感染力,通过60~80℃水煮10分钟,或者100℃水煮1分钟,可有效杀灭虫卵。
有效使用化学消毒剂 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在酒精中(50%、70%、90%)5~60分钟仍具有活力;在福尔马林溶液中不仅不能被杀灭,反而虫卵的活性会增加。使用3.75%次氯酸钠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可使虫卵崩解,消毒的作用依赖活性氯的实际浓度、温度和溶液对材料的穿透力。因此消毒时应使用高品质、新配制的次氯酸钠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