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晨露
这两年里,“东北”多次作为话题冲上热搜。东北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成为一种现象的代名词,这就是“东北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流失严重、营商環境不优等共性问题成为“东北现象”的主要特征。
笔者也一直在思考“东北现象”,直到有一天接触到“范式”理论,我发现,这一科学哲学领域的理论竟然可以更好、更科学地解释“东北现象”。
借用这一理论,我认为,“东北现象”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范式困境”。
“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科学界公认的信仰、理论、模型、模式、事例、定律、规律、应用、工具仪器等都可能成为某一时期、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范式,范式的出现为某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框架或规则。
从社会学的角度,我的理解是:“范式是在一个体系内自主运行的认知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模式。”
社会中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或群体,无论大小,都会形成自己的“范式”。这种“范式”让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在内部有相似甚至相同的评价标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表达方式、生活方式、个人好恶等等明显有别于其他组织或群体的认知和行为体系。
比如,从国家的层面看,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明显不同;从省际看,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各不相同;再往小了看,村与村、家庭与家庭也不相同;从群体看,公务员、教师、商人、农民都不相同;再往细了看,公务员内部做组织工作的、做宣传工作的、做政法工作的、做群团工作的又有区别。
这里面有文化,但不全是文化;有制度,但不全是制度;有强制,但不全是强制;有教育,但不全是教育,说不清,道不明,但又确实存在,而且能够自我运行,力量强大,一旦有外人进入很快被同化,这就是“范式”。
东北因其地缘、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范式”。虽然在内部也会有区别,但总体上会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一致性,所以,外界对东北仍然是一个整体印象。
我们要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思维,市场经济思维不是简单地追求利益、效益,不是只有经商办企业或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才需要市场经济思维。
我们要清楚市场经济思维的底层是什么,是契约、规则、开放、创新、效率、效益、竞争、合作、视野、格局,等等。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群体都要具备市场经济思维,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企业家、农民、普通群众以及行业、部门、单位,等等。不但要有个体思维,还要形成社会性思维。
“范式”一旦形成就会变得强大,新鲜的个体进入到这个“范式”中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淘汰。
“范式”不能与时俱进,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依靠“大一统”“范式”维持了2000多年。到了现代,这种“范式”阻碍了社会进步,于是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并没有建立起新的“范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动“范式”转换,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范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范式”。
当前的美国正在经历一次“范式”转换。二战后形成的美国“范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因此,出现了特朗普。特朗普开启了这次“范式”转换,但是,他没有能力完成。拜登想把美国带回到原来的“范式”,但是,“范式”转换开启后就不会停下来,所以,美国摇摆、混乱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确立新的“范式”。
东北“范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建国前的解放战争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东北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好像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那个时期,全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其他地区都实现了“范式”转换,唯独东北没有呢?早几年或晚几年的影响就那么大吗?如果说时间长就影响大,那么,现在改革开放的时间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为什么东北还没有超越计划经济的影响?
一个“范式”周期有四个阶段:破范、立范、规范、就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就无法打破原来的“范式”,再怎么努力,也是原地打转。
要实现突破,破除旧有“范式”必须找准着力点,也就是关键点。怎么样找到这个“点”?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看,纵向的是领域、行业、产业等,横向的是地区、城市。
选择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选核心指标、主要工作、重要业务,也就相当于企业里的KPI;二是要能够加得上“势能”,按照这个原则,非主导产业、不重要的领域不能选,因为影响力不大;省会城市不能选,因为加不上“势能”。可以下选一级城市,落差越大,“势能”越大。
这个“突破”点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冲击性。要能够对思想、观念、思路带来冲击和改变。东北开展过多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学习、研讨、培训、大讨论等活动,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标签?
学习、培训本身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东北需要渐变,但更需要的是突变。突变靠的是事件和行动。突变才能带来“范式”的转变。
牵动性。要能够牵动全局。有些工作很重要,但不具有牵动性,比如农业。农业无论对国家大局,还是地区经济结构来说,都极其重要,但是,因为农业本身的特点,它的传导力、辐射力都很弱,所以它的牵动性不强。有些工作比较薄弱,但也不具有牵动性,比如高铁。
东北的高铁里程和东部地区比是有差距的,但是,它的牵动性也不强,它不像有些地方的道路是这个地区的堵点,牵动性就很强。牵动性这个问题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要去建立这种牵动性,比如饭店的装修本来只起一个辅助作用,但是,如果通过装修把饭店打造成一个网红,就建立起高度的牵动性。
可验性。要能够在短期内验证其效果和真实性。一个需要长期验证效果的工作不能作为“突破”点,一个无法验证其真实性的工作也不能作为“突破”点。
示范性。要能够提供某种价值,这种价值会成为建立新“范式”的基础。
当然,还有很多的点,比如,可以选一个或几个中小城市;可以选择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或是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等方向,或者是这些领域中的关键环节。“范式困境”中的东北必须打破旧“范式”,实现突破,才能实现东北振兴。
从2004年提出东北振兴战略,到2012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再到2014年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可以看出,东北振兴早已进入国家规划层面,虽然经济增长并不是非常迅速,但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区域格局来看,东北经济增长乏力背后是我国整个北方经济发展不够迅速。如果从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力上看,南方优越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前国家批复了《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从深化供给侧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区域动力系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东北更应该走差异化路线,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高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重点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大数字、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力,实现“弯道超车”。随着“十四五”的全面开启,东北地区必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