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言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13:59:33郭少芳
天津教育·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郭少芳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长时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置于词汇与语法方面,忽视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整体的理解,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难以有效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读—思—言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究加强初中英语阅读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一、读—思—言模式的内涵

在新一轮教育优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方式、模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探究符合新时代初中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教学方案。读—思—言教学理念的提出,符合英语教学中学习、内化、应用的教学观念。因此,对读—思—言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阅读主要分为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两种,而读—思—言教学就是指导教师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力求引导学生在浅层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学习阅读文章的内容、内涵和哲理等。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灵活采用读—思—言模式,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感受阅读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读—思—言模式中,“读”代表导读、默读和诵读等阅读形式;“思”是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思考以及学生思维;“言”则是在“读”与“思”的基础上,对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读—思—言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未能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因此,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多为浅层阅读。教师将显性知识和基础知识作为教学方向,将通过各种考试作为教学目标,仅仅让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无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自身经验,将读—思—言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之处进行总结。

(一)目标不同

传统英语阅读模式力求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便于应对后续的各种考试,可以说其目的是提高英语考试成绩,具有功利性的特点;读—思—言模式则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巧,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更加丰富和多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文化意识等,意在促进初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过程不同

传统英语阅读模式關注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积累和学习,侧重于学生理解英语阅读文章的内容,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期间常以问题导入、知识讲授等手段,进行知识理论的教学;读—思—言模式的教学关注点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注重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包含浅层阅读,还有对文章内容的深度探究,找出其中的隐藏性信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并针对文章中出现的观点进行思考,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果不同

教学目标与过程不同,势必会导致教学结果的不同。学生使用传统英语阅读模式后,能够扎实基础知识,掌握多种应试技巧,有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使用读—思—言模式进行有效阅读的结果,则是在保障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同时,使其在文化素养、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依赖教材

开展英语教学期间,大部分教师都会依赖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忽视对阅读材料的补充和扩展,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读—思—言模式的应用。首先,英语教材确实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能够被学生轻易理解,不需要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其次,英语教材虽由专家学者共同编制,但其中的部分内容与西方国家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无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不足以与外国人交流。最后,受到教材篇幅等因素的影响,教材阅读文章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实力背景等知识相对匮乏,不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阻碍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认知。

(二)浅层阅读

教师习惯使用浅层阅读的教学方式,忽视对阅读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也未能开展有效的知识、文化扩展教学,因此,难以充分地将读—思—言模式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比如,部分教师讲解阅读文章时仅重视对重点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的讲解,忽视文章内容中的话题背景、价值观念、观念态度等方面,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部分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学生阅读速度方面,为学生讲解快速阅读、解题的方法,忽视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切身感受阅读文章的内涵。还有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师期间,忽视对学生进行相应文化的扩展,致使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无法理解,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

(三)注重结果

目前,仍旧存在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方式等,对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认知不明确,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仅注重眼前,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日常教学期间,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关注点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多少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为学生布置的练习任务多为客观题,并将学生完成练习的结果视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在此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效果必然难以提升,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缺少动力

受到教育观念、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会将教育重点放在成绩上。教师关心学生能否根据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知识,巩固其知识体系,增长解题经验,期望学生能够练习更多的题型,便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家长关注孩子能否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是否认真刻苦;学生自己则注重如何通过对更多题型的练习积累自身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在此环境下,学生课业压力较大,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读—思—言模式的教学策略

(一)补充阅读素材

想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仅依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补充,丰富阅读资源。首先,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阅读资料的补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扩展学生文化、历史、理论视野。比如,在教授“When is your birthday?”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从《威廉·莎士比亚》中为学生摘录带有莎士比亚生日的文章内容,将其作为阅读材料。同样的主题能够降低学生对阅读资料的陌生感,易于学生接受,还能起到扩展眼界的教育作用。其次,注重为学生推荐多种课外阅读的材料。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积累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为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的课外材料,扩展学生知识库和文化视野。教师还可以利用定期阅读一本课外资料,组织学生以读后感、辩论赛、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在活动策划中采用读—思—言模式,做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学生终身阅读的意识与能力。

(二)注重深层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关注到阅读材料的内涵与深度,为学生合理扩展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从以往的浅层阅读转变为深层阅读,促进学生认知、思辨等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讲解“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单元时,当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引入相关的扩展内容,站在另一个话题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度探究。如,教师提出“How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your life?”“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net?”。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加强对文章中观念的认知,有效实现教学扩展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内化教学知识点和阅读文章的内涵。比如,为学生布置“以互联网利弊为题,写出你的观点”等类似作业,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三)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也不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落实读—思—言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优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案。首先,初中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理解英语教学的性质。正确掌握教学方向和教学性质,才能保障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是落实读—思—言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标准中指出,英语学科不仅具有语言的工具性,还有文化、社会层面的人文性。因此,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期间,要意识到这两种性质的关系以及对学生发展起到的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兼顾两者。不仅要依据语言的工具性开展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充分探究阅读文章的内涵和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其次,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关键部分,教师要重视制定完善、多维的评价机制,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深度英语阅读的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价方向,其中包括考查评价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理解能力、解题技巧以及阅读、思考、表述等能力。开展教学评价期间,教师要将日常考试成绩、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性、团体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动力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从而落实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和考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评价形式也要多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互评。

(四)提升阅读动力

学生阅读动力的形成与英语阅读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可从学校、班级、家长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构建起优质的全方位英语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与相应的能力。首先,从班级的角度着手。站在英语教师的角度上来说,构建班级的学习环境要比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更好掌控,这是教师最熟悉的教学环境。在班级环境中,可以通过设置板报、张贴海报、英语阅读角等方式,或是将学生分为阅读学习小组,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朗读英语材料,为学生构建英语阅读环境。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着手。学校环境与班级学习环境的创建有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在校园多个地方张贴英语海报,在公告栏中为学生推荐英语读物等,保障校园环境充满英语阅读氛围。或者教师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不定期地举办英语阅读活动、英语朗诵比赛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知识迁移能力和口语能力等。最后,从学生家庭的角度着手。家庭環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连接,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了解构建英语阅读环境的重要性,为家长普及读—思—言教学模式,鼓励家长积极支持和帮助学校的教学工作。比如,让家长支持孩子进行英语阅读或购买相关的阅读材料。有能力的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英语阅读,并与孩子进行心得感悟的交流等。通过全方位英语阅读环境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动力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未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巩固知识、加强技能的关键手段之一。将读—思—言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等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对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了解读—思—言模式的内涵和作用,从补充阅读素材、注重深层阅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阅读动力等方面着手,扩展学生知识体系和视野,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分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推动教育优化改革工作进程。

注:本文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读—思—言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SZJ21169)(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对高考英语阅读文章及命题特点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4年34期)2014-12-23 09:04:05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神奇的胖大海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