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英
应试教育下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这种评价形式过于凸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了满足实际教学进度,一些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推进,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充分反映出来,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应注重课堂评价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同时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具备灵活性和多样化,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点评,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评价理念滞后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呈现新面貌、新形态,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评价成了小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点。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当学生回答一个比较浅显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给予这名学生肯定和鼓励。当另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同样得到了表扬。一节课下来,掌声此起彼伏。事实上,对学生而言,过度鼓励并不能持久保持其对学习的热情,一旦遇到小小挫折,容易使其倍受打击。当然,如果学生确实提出了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或者学习有了明显进步,仍然需要适当鼓励。但如果仅仅是回答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这种赞赏便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回答并没有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评价结果逐渐失去准确性和有效性,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度。
(二)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教师十分注重的问题,很少有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学评价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不断优化及完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仅仅检查学生的学习表现,更不是筛选。在教育教学中,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发挥着良好的教育效果,适当批评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三)教师对自我教学评价的缺失
大多教师一致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殊不知课堂教学评价实际针对两个方面,分别是教与学。对学生而言,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发展;对教师而言,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学评价除了包括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内容之外,还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点评。而这两部分是大多小学数学课堂所缺失的方面。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
(一)对评价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蕴涵丰富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教学评价内容应与时俱进,及时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内容,在保障评价工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评价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豐富与完善,以此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重点关注,并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评价内容应与学生实际特点相符,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贴合实际生活的“植树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设疑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具体来说,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教师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保障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接下来要求各小组成员紧紧围绕“植树问题”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在纸上设计具体的植树方案,通过对比与分析,从而筛选最佳的植树方案。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需要对各小组提出的植树方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植树”课题知识点的讲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实际中的“植树”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活动的最后,从多方面多度出发,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合理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势与短板,以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其坚定学习信念,大步朝着目标前进。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重新建立学习的自信,又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有乐趣的事情,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更加专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进一步优化。再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相关数学知识点时,为了保障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教师不可偏离实际。想要获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开端。在新课堂导入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可先对学生当前的状态进行点评,促使他们快速融入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合理问题,引导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律进行自主分析与探讨;接下来,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标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与探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出相应的评价。
(二)巧用评价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将教学重心从以往的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为了保障学生能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或方法,则需要教师加强重视评价内容的创新。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知识点时,这些数学知识点中包含着迁移、转化等数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加强对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的应用,从而对学生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考核。根据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包括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等数学知识点,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习题,且这些习题一定要具备贯穿性,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将之前学过的相关数学知识串联起来,将复杂的组合图形转化为单一简单的图形,然后利用现有的数学思想,通过对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对各部分的图形面积进行计算,最后再计算整体的图形面积。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表现,采用定性评价方式,准确地判断学生构建数学思维的程度。如分析问题时,对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的学生,给予其评价内容应具有激励性;反之,对数学思想不能够熟练掌握的学生,评价内容应多具备鼓励性。并以此为依据,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优化,最终呈现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为了深度落实评价工作,教师还可以从数学问题和练习方面入手,通过合理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此外,教师的评价方式应避免单一化,这是因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掌握及整合新旧知识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对课堂测试进行科学总结,掌握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利用情况,从而准确查找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对学生来说,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各种数学解题技巧进行充分掌握,还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充分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优化课堂评价体系与手段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手段,以此构造良好的评价工作环境,保障评价工作全面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其全面综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以此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往的小学数学评价方式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从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想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小学数学评价工作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通过科学完善的数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表现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技巧、学习态度等方面。
比如,在“小数除法运算”这一课程中,要求学生对小数点的规律进行全面掌握,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以此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以及需要继续发挥的闪光点。当然,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时可充分发挥小组评价的优势,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点评,更能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學交流与互动,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现有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优化。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数学学习表现记录到该档案中,之后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情况进行科学评判,从而制定符合实际学情的教学目标。
再如,在开展“找次品”这节课程时,教师应结合该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对该课题教学评价体系及手段加以完善和优化,致力于从不同角度对每个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该课题教学目标为中心,加强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尽可能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素材,通过呈现生动有趣的事例,分析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这节课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尝试用现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通过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新课程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寻找次品的有效方法,以此加深学生对“找次品”课题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作用下,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之后根据学生对课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后实践作业进行科学布置,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寻找生活中的次品。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多种寻找“找次品”的方法,看看哪种方法计既准确又方便。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数的方法由于数量多的因素,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掂的方法,在质量差异很小的情况下,结果的准确度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找不出来;天平“称”的方法又快又准确。通过分析与对比,明确最佳的寻找“次品”的方法。 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将完成的课后实践作业传送给教师。教师对各个小组课后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综合的点评,通过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对每个学生课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查找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各方面评价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不断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及失败的教学教训,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数学思维,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数学教师应对素质教育要求进行正确解读,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数学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与完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满足小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