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静 潘帅英
【摘 要】KWLS模式是对唐娜·奥格尔(Donna Ogle)提出的KWL模式的拓展和提升。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文章以“K(已知)—W(想知)—L(新知)—S(分享和仍想知)”四个环节为导向,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A Christmas Carol”一文进行教学设计,探索KWLS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教学范式。
【关键词】KWLS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的发布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机遇。这一机遇在于,“双减”要求下,社会和家庭更加看重校内教育,希望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一味地拉长教学时间,寻求校外培训。这对教学革新而言,自然是一大推动力。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常规教学法,机械的教学流程在英语课堂中难以避免,重视总结性评价及轻视学生思考等弊端阻碍了“双减”的顺利实施。就教学法革新这一角度来看,KWLS模式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由于该模式提出时间较短,以“KWLS”为关键词能搜索到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因此,文章将以KWLS模式“K(已知)—W(想知)—L(新知)—S(分享和仍想知)”的四个环节为导向,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Section B的文本“A Christmas Carol”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案,为KWLS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找到路径。
一、KWLS模式概述
KWLS模式是对美国学者Donna Ogle于1986年提出的KWL模式的拓展和提升。在KWL模式中,学习者根据原有经验和学习需求,经过“K(已知)—W(想知)—L(新知)”三个学习阶段,自主建立阅读目标并积极反思所学。[1]
这三个学习阶段中,K(know)意为“what I have known”,即“已知”。学生在KWL模式中,教师利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学生脑中与课文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然后引导学生把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该环节在学生正式展开阅读前进行,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为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同时,该环节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根据学情更好地调整教学节奏。
W(want)意为“what I want to know”,即“想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他们阅读后想要了解的信息,然后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该环节是KWL模式中最为巧妙、最有新意的一步,脱离了教师预设问题的常规教学法,由学生提出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L(learned)意为“what I learned”,即“新知”。学生在读中和读后阶段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阅读后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和回顾,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比常规的阅读教学模式,KWL模式具有充分調动学生思维,通过阅读记录掌握课程进度及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等优势。但是,阅读教学如果仅仅进行到L环节便戛然而止,那么学生就只是完成了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缺少知识的输出及对学习成效的反思。针对这一弊端,Moore、Alvermann和Hinchman将KWL模式扩展为KWLS模式,此处的S(still)意为“what do I still need to know”,即“仍想知”。而陶佳丽等人更重视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外化表达能力的提高,因而把S解释为“share”,意为“to share what I have learned”,即“分享”。[2]庄海滨和李琼则把“still”和“share”两种观点进行整合,认为S包括两层含义,“仍想知”和“分享”同样重要[3]。本文采用第三种观点,将KWLS模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S解释为“分享和仍想知”,并为该模式设计教学用表(见表1)。
二、KWLS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
(一)教学文本
根据上述对KWLS模式的分析,下面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Section B的文本“A Christmas Carol”进行教学设计。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讲解《圣诞颂歌》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圣诞精神应该是分享以及把爱和喜悦传递给身边的人。文本内容简单,但是涉及故事叙述、观点讨论、文化思想,学生有较大的探索空间,适于利用KWLS模式进行阅读教学。
(二)学情分析
该文本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强且精力旺盛,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习惯于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经过初中前两年的学习,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和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却较为薄弱。对于圣诞节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深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经验,笔者从下面三个维度为本课制订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借助KWLS模式,了解并掌握文本大意及结构框架。
2.过程与方法
有效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及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敢于用英语分享自己学到的圣诞节知识;了解中西方节日差异,树立文化自信;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活跃度;学会分享,把爱和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教师向学生发放空白的KWLS表以便学生记录文本信息,并以PPT的形式展示KWLS表的用途。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按英语水平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英语水平要几乎相当。
1. K:激活已知,引出话题
(1)热身活动
教师随机找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进行课前热身。
①Whats your favorit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②When is it celebrated?
③What do you eat during the festival?
④Why do you like it best?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伊始提出以上4个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上问题既贴合本课主题——节日,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同时,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讨论对象,有助于学生回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中外文化对比和树立文化自信做好铺垫。
(2)头脑风暴
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印象后,教师展示一系列圣誕节的照片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利引出话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头脑风暴,回答下面5个问题:
①What is the special festival in the picture?
②When is it celebrated?
③What are its symbols?
④What do people do during the festival?
⑤What stories do you know about it?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分别发言。学生将自己知晓的圣诞节知识汇总整理后填入表格K(know)一栏里。(见表2)。该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在正式阅读文本前尽可能激活学生脑中的相关信息,以便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联系。同时也帮助基础知识薄弱、对主题相关知识不甚了解的学生填补缺陷,保证学生在基本相当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2. W:发散想知,提出问题
文本中谈及的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有同名改编电影A Christmas Carol。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此处仅播放电影的预告片,让学生在简短的视频中看到故事最精彩的片断,激起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兴趣。视频播放后,随机邀请三名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看收获及感想。
有了视频激趣和K环节的话题讨论,学生对圣诞节的文本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测和期待。简单观察教材配图,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兴趣的问题填入表格W(want)一栏(见表3)。同时,教师应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一要剔除过于偏离文本主题的问题,二是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于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不尽相同,教师要在学生填表期间不断巡视课堂,随时为学生提供指导,掌握学生的提问情况,以便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与常规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KWLS模式不是由教师预设问题,而是让学生受到启发后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表3可以看到,学生对文本中的几个关键人物提出了疑问,而这些问题正是文本的主要内容。第1和第7问涉及圣诞节的核心,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回答了文本的核心观念。第6问的提出证明,K阶段的热身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效果,学生能自觉将两种不同的文化放到一起相互比较。通过阅读前的兴趣激发和话题讨论,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拓展,阅读难度自然相应的得以降低。
3. L:归纳知识,总结所学
(1)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由于此次文本的阅读难度较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文本。比如遇到生词时,鼓励学生不要立刻查找字典,尝试通过阅读上下文推测词性和词义。“He warns Scrooge to changes his ways if he doesnt want to end up like him.”一句中几乎全是学生熟悉的词汇,唯独warn是一个生词。前一句说的是Marley曾经和Scrooge一样,而Marley受到了惩罚,可见像Marley一样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事。changes就是Marley让Scrooge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要像他一样。这样学生就可以推测warn应该是一个动词,句子的大意是“如果Scrooge不想落得和他(Marley)一样的下场,就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生词warn应该有劝告、告诫一类的意思。
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可以获得5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回答W栏中自己提出的问题,随后教师会邀请部分学生回答一些典型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对what、who一类问题都能在独立思考后自行解决,而对why一类难度较大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也能逐渐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恰当运用阅读策略能提高阅读效率,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英语教学要与阅读策略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阅读策略的自觉与习惯。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独立思考,并适当放宽评价标准,这有益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表述时,难免会因为紧张和语言组织问题出现一些口误和语法错误,教师不必做到有错必纠,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梳理回顾,填表总结
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填写KWLS表的L栏(见表4)回顾自己学到的知识,对阅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实践证明,学生在L栏所填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对W栏所提问题的回答。因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所问(欲)和所答(得)之间有明确且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以列表的形式呈现时,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直观。可以说,W栏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学到什么。因此教师在上一环节就应仔细引导、挑选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的提问符合教学方向,且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如此才能避免偏离主题、无助于文本理解的问题出现,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4. S:分享所得,探索未知
(1)搭建平台,交流分享
“双减”政策下,要让学生摆脱以机械重复的方式巩固所学,还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有成就感的行为,以一种更自然活泼的方式展现学习成果。在S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在L栏中所记录的信息,或是创造情境让学生创新运用所学知识,搭建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就本课的收获和感悟进行分享,可以就课上没有明白的知识点进行讨论,也可以联系生活交流类似的经历。分享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4]。
此外,本课的教學文本也很适宜用戏剧教学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快速激起学生展现学习成果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把文本改编为剧本后,学生以原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一人饰演Scrooge,一人饰演Marley,剩下的学生可以分别饰演Scrooge的邻居和不同阶段的ghost of Christmas。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在“双减”政策要求下,作业的布置要合理且适量,因而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设计质量来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多布置一些分层,有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对于这一要求,笔者安排了三项比较新颖有趣的作业将文化素养融入英语学习。
①观看电影
推荐学生和家人一起观看A Christmas Carol完整版电影,并且提醒学生在观影时留意英语表达和发音,感悟电影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可以在观影结束后,和家人或同学交流观后感,甚至向同学推荐其他自己喜爱的圣诞主题影片,说说这些影片值得观看的优点,片中是否都体现出了爱与分享喜悦的主题。
②查找资料
在S环节,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W栏中的个别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如表3中的第6问“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和第7问“What is the origin of Christmas?”就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的关系,未能及时得到解决。这些未能当场解答的问题,可以设置为课后拓展的主题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往学校阅览室查找资料或是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信息,汇总后以“汇报会”的形式召开主题班会,拓展文化视野,深化文化认同。
③仿写文章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依照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圣诞节与春节的信息,仿照文本写一篇介绍春节的小短文,内容应该包含节日的内涵、节日的来源、主要庆祝方式,并且要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去论证节日的内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养成“三观”的关键期,教师应将课堂与文化自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学生建立自信而开放的文化视野。
三、实施建议
经过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想要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KWLS模式进行教学,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在设计教学方案前,教师要对教材、学情、课程标准都有清晰透彻的认识,要十分熟悉KWLS阅读模式,这样才能精准把控课堂节奏,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第二,在设计阅读活动时,不能照搬模式流程,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学情、课时做适当的调整,反复实践得到最佳的方案。如果在设计和实践前期不好拿捏细节安排,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指导及修改。
第三,由于KWLS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功底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是难度较大的任务,建议多采取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解决难题。
第四,正如Donna Ogle 所说,KWL模式更适用于说明文和议论文,散文、抒情文等文体则不太适用。因此教师在使用KWLS模式进行教学时,也要留意文本是何文体,不要生搬硬套。
KWLS模式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该模式具有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及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等优势,为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与学生“减负”提供了现成且有效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由于KWLS模式还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加入研究队伍对其进行修正,使之在日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李琼. KWL阅读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2]陶佳丽,赵茹兰,孔令兰. 从KWL到KWLS:以语言输出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J].高教学刊,2021(3):120-122,126.
[3]庄海滨,李琼. KWLS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49-54.
[4]范本华.在“悦”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从一节英语阅读公开课说起[J].陕西教育:教学,2021(12):65-66.
(责任编辑:朱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