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辉 黄冠
[摘 要]给下属和部门安排工作是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责。厘清层级关系,分清部门职责,排出轻重缓急,明确检查程序,定出工作标准,则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重要手段。校长唯有科学安排工作,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思考、研究学校事业发展的大事中去。
[关键词]学校管理;校长工作;工作安排
现在校长都很忙。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调查统计:71.68%的校长每天加班2至4小时,22.29%的校长平均每天加班4小时以上,97.89%的校长经常周末加班,且周末平均加班时间为6.18小时。[1]分析中小学校长很忙的原因,既有学校沿袭行政部门管理的方法,行政事务太多的客观因素,也有校长自身素质不强,不会管理时间,不会科学安排工作的主观因素。调查发现,不少校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学校大小事务一概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不懂得授权分权,结果使自己陷入繁杂的事务之中,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因此,校长欲把自身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就要善于授权分权,科学地分派工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那么,校长该怎样科学地安排工作呢?
一、校长派工作要弄清层级关系
弄清层级关系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前提。层级管理是现代学校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在学校内部进行统一管理。它强调分级管理,分层负责,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乱管理的层级关系。学校校级领导属于管理的核心层,负责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校长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对学校的所有决策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对所分管的工作负责。中层干部是学校的执行层,在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对所管理的部门的工作进行具体地管理。全体教职工是学校的落实层,他们在各个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校长委派工作,除了按照学校的工作分工,自己所分管的部门可以直接给中层干部委派工作外,其他部门的工作原则上应通过分管副校长去安排,也就是说,校长一般不应该打乱层级直接给中层干部或者教职工布置工作。
分级按层布置工作的最大好处是工作的责权明确。工作是谁布置的,该谁执行,执行不通该向谁请示,出了问题该谁负责,有非常明确的管理路径。管理学认为,一个组织从最高主管到每一个下属人员的职权系统越明确,则决策和信息的沟通工作就越有效。下级人员必须知道是谁授予自己职权,当遇到超出职权范围外的问题时该向谁请示。[2]因此,厘清层级关系,按层级安排工作,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首要原则。
有的校长认为,按照层级布置安排工作太麻烦,太费事,所有工作都要通过分管副校长去安排落实,不如自己亲自安排效率高,落实快。如果遇到分管副校长不负责任或者没有弄清工作意图,还可能误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校长都喜欢越过分管副校长,直接给学校中层干部甚至教职工布置工作。如果从单一的某件事来看,校长直接给中层或者教职工布置工作,也许确实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则不利于学校科学民主管理机制的运行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
校長越过层级关系直接给中层干部或者教职工布置工作,危害极大。它不仅架空了分管副校长的管理职权,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造成领导班子内部的不团结,而且还会形成校长的“一言堂”,造就一批“特殊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只要有越级安排工作的情况存在,就一定会有越级请示和越级汇报现象的出现。当有的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能够快速高效地把事情办成,并且受到校长的表扬和奖励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越级请示和汇报当成经验而发扬光大;当校长觉得越级安排布置工作具有“省时省事”“快速高效”的优点时,就会越来越多地越过其他分管副校长直接安排布置工作,并最终形成“一言堂”“家长制”。这样,越级行事的倾向就会越来越严重,夹在中间的学校其他领导,其地位和作用就会越来越小,工作积极性就越来越低,学校正常、和谐、健康的工作关系就会被破坏。一所学校,如果校长习惯于越级安排布置工作,喜欢越级听取下级的工作汇报和情况反映,长此以往,就会打乱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学校离开了校长就无法开展工作,从而导致学校矛盾丛生,人心涣散。所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梯告诫说:“绝不应超越责任领导向下属人员下达命令。否则,当事人应被撤换。”[3]
二、校长派工作要分清部门职责
分清部门职责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基础。学校因工作的需要,设有大大小小的管理部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职责,校长安排布置工作一定要分清部门职责,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部门去做。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既不要把总务处的工作布置给教务处去做,同样,也不要把教务处的工作安排给办公室去做。但有的校长为了图工作方便,在安排布置工作时往往不分部门职责,错位安排,乱点鸳鸯谱,学校工作布置毫无章法。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学校处室、人员工作分工错位。学校各个处室的职责职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学校往往也是根据不同处室的职能配备不同的管理干部,各有其长。比如,办公室主任擅长综合协调、材料撰写,教科室主任擅长课题指导、教育科研,教务处主任擅长课堂组织、教学管理等,校长就应根据各个处室的职能和处室负责人的长处安排工作。但有些校长偏偏不按规矩办,有的学校安排教科室负责学校办公室的工作,比如,学校各种会议材料的起草、年初计划、年终总结等;有的学校安排办公室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比如,教师的出勤、师德考核、外出学习安排等。还有的学校,专职党委副书记不管党务,而是分管教学和招生工作等等。如此错位分工,必然导致错位安排布置工作,影响部门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部门间的合作。如果校长确实觉得某人的工作水平不适合在某个部门工作,应该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人事调整,而不能随意安排布置工作。
二是校长经常把工作错位安排给老实听话的人去做。有的校长安排布置工作时不分部门的工作职责,总喜欢把工作安排给老实听话的人去做。老实人听话,办事踏实认真,能保证布置的工作落到实处,能让校长放心。但如果长期这样安排布置工作,一方面部门的工作职责无法落实,不能有效考核部门工作,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谁老实谁就多干活,老实人吃亏的不好局面,不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是工作安排缺乏统筹考虑,抓到谁就是谁。有的校长安排布置工作缺乏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抓到谁就是谁,不管合适不合适。有的校长,只要谁去给他反映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他就把这项工作布置给谁;还有的校长,当他接到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时,谁在他的跟前,就把工作任务安排给谁;也还有的校长,把一项工作同时安排给多个部门去做,不仅造成学校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猜疑,影响同事之间的团结合作。如此等等,都是缺乏统筹谋划的表现。长此以往,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都不愿去给校长反映情况和意见了,都不愿同校长接近了。有的校长还暗中得意,认为学校管理得好,职工都不提意见了,而实际是学校管理不得法,工作局面万马齐喑、人心涣散的表现。
因此,校长安排工作,首先必须对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其次根据学校工作的分工安排给相应的部门去完成。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萝卜都要填好自己的坑。缺位、错位、越位都是不利于工作开展的。
三、校长派工作要排出轻重缓急
排出工作的轻重缓急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保证。任何单位、部门的工作都有轻重缓急,学校的工作也不例外。校长安排工作是一项艺术,它要求校长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水平和缜密的思维水平,对学校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认真评价工作的性质并创造性地做出决策。如果校长不能对学校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排出次序,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就会变得毫无头绪,有时甚至会耽误大事。只有分清主次、轻重,工作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卓有成效。
管理学中根据事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事务的优先级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且不紧急。排在第一类的需要尽快处理,最优先,如学校突发重大安全事故,上级临时布置的重大接待事项等;排在第二类的可暂缓,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安排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完成,只是在时间上不那么紧急,如学校职称评聘、绩效奖金的分配、五年规划编制等重大制度的建立与修订,在时间安排上虽然不紧急,但它涉及学校的发展与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校长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安排最强大的力量去完成。而现实中有的校长恰恰相反,对制度的建立与修订、远景规划的编制与落实,认为是写在纸上的软东西,因此,既没有深入地调研,也没有充分地讨论,制订的制度、编制的规划往往同现实情况不符,对学校的工作缺乏指导性,所订的制度、所编的规划也就只是个摆设。因此,“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常常是校长最应该重视的事情;排在第三类的事情“紧急不重要”,需要校长尽快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也可能酿成重大的事件,对此,校长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排在第四类的事情“不重要且不紧急”,大多属于学校的常规工作,按照常规的程序进行处理即可,只要学校建立了基本的工作制度,维持了基本的工作秩序,这类事情即使校长不安排、不布置也能完成。
因此,校长在安排布置工作的时候,要长短结合,有先有后,有急有缓,有重有轻,有粗有细。不怕工作多,就怕安排不好。既要有一学年的工作安排,也要有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一天的工作安排;要先重后轻,对所有的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细化,分清哪些工作是重要的紧急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推迟的。然后把这些细化的工作做成计划,按照时间的节点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如此,不仅工作秩序井然,而且效率高效。
四、校长派工作要明确检查程序和完成标准
明确检查程序和验收标准是校长科学安排工作的法宝。有的校长给下属或者部门布置工作,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验收标准,下属和部门接受工作任务后,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完成任务,因此,搞得下属左右不是,经常是费力不讨好。因此,要提高完成工作的质量,校长给部门和下属布置工作时,必须明确检查的程序和验收的標准。
一是选好布置工作的时间。校长什么时间给下属和部门布置工作,不仅仅是校长个人工作习惯的问题,更是校长科学布置工作的水平问题。多数校长习惯于每天上班后给下属和部门安排工作,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它很容易打乱下属和部门的工作计划。而要提高工作的效果,便于下属及早谋划工作,最好是在前一天的下午或者上一工作时段的下班前,这样便于下属或者部门提前做好工作准备。校长布置工作一般不要采用电话、短信、他人代转的方式,最好采用当面布置的方法,这样不但体现了校长对工作的重视和对下属的尊重,而且也有利于当面同下属沟通问题,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
二是适时检查工作的进度。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校长布置了工作后,不能大撒手不管不顾,而要适时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当下属的工作发生偏差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并予以指导,以防出现重大失误;当下属工作出色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予以表扬,以增强完成工作的信心。校长对下属工作的检查,关键是要把握好检查的节奏和节点。检查太勤,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会让下属认为你对他工作不放心;检查太少或者不去检查,不仅领导心中无数,容易出问题,同时也会让下属认为你对此项工作不重视。[5]因此,对于不同的工作,应该采取不同的检查督促方法。对于工作难度大、下属人员能力较弱的工作,校长要经常检查并且给予及时的指导,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重大工作,如学校重大基建项目、五年规划、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等,校长应该带领班子成员,分阶段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时间一般安排在上一阶段结束、下一阶段开始时进行检查,以便于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三是明确工作完成的标准。校长布置工作,不能太抽象空洞,应该越具体越好。在每项工作布置时,都要把工作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标准、奖惩的措施给下属和部门讲清楚,以便下属和部门知道何时做、怎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危害。有的校长布置工作时,不讲工作的标准,下属向他请示时,也不讲具体的要求,就一句话“你看着办”,而下属请他验收时,这也不对,那也要不得。如此布置工作,不仅完成的质量差、效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整个管理队伍工作水平的提高。
校长对工作的验收,要奖惩都硬。对于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并且创新了工作方法和措施的下属和部门,该奖励的要奖励;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质量较差的下属和部门,该惩罚的要惩罚。对于奖惩目标,校长切忌空头许诺。有的校长,在布置任务之初,许下很多奖励,而一旦任务完成,则只字不提。下属部门碍于校长情面,又不好找校长兑现。表面看来不兑现承诺没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降低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威信。
总之,校长布置工作,表面看来很简单容易,实则是对校长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安排得好,事半功倍;安排不好,满盘皆输。作为校长,唯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安排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伍肖,高政.中小学校长在忙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7-11-22(5).
[2]许红华,刘锋,曹文君等.关于如何有效授权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5,5(31).
[3]卡尔.海耶尔.美国管理百科全书选编[M].齐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
[4]杨昊,校长处理日常事务的艺术[J].中小学管理,1997(09).
[5]曾伯强.校长委派工作的艺术[J].广东教育,2008(1).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