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教学中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2-05-30 11:07施晓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8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

施晓燕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游戏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改善情绪、提升意志力的作用。心理健康游戏的种类很多,包括责任型游戏、探究型游戏、竞争型游戏等各种不同的种类,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基于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兼顾个人和集体的提升,在设计具体策略时要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参与过程,引导其分享心得体会。

[关键词]游戏教学;心理健康;小学班主任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认识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预防、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剖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继而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得到全面成长。将游戏引入心理教学中,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能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进而真正帮助他们改善心理问题。

一、躬身实践,探析心理健康游戏基本类型

(一)责任型游戏,锤炼坚强意志

游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团体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明确游戏规则,并引导他们总结游戏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责任型游戏是心理游戏的一种,能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和任务时尽心尽力,在面对困难时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在“超市大赢家”这个游戏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营业员,一组扮演顾客,“顾客”要想尽办法给“货物”挑刺,说出不买的理由;而“营业员”则要想方设法地介绍、推销货物,用各种促销方案吸引顾客。最后看看哪一位“营业员”的“销售额”最高,就是胜利者。在这个游戏中,扮演“营业员”的学生会面对他人的刁难,要想办法解决商品数量不足、质量不好等各种问题,如果他们能坚持不放弃,坚守好岗位,最终成功营销,那么他们的意志力也会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和发展。同时,这个游戏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百态,认识到各个职业的艰辛,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感。

责任型游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在集体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在面对难题时不要困惑、犹豫,而要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尽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升自信心,缓解消极的负面情绪。

(二)探究型游戏,大胆接受挑战

探究型游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常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却少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有些学生因为性格问题,遇到困难容易逃避,产生消极心理。所以探究型游戏能帮助他们大胆迎接挑战。

如有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觉得枯燥乏味,上课时也无精打采,充满消极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了“抢数字”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探究其必胜法门。以“抢30”为例,两人从1开始报数,每次可以报1或2个连续的数字,两人依次报数,谁先报到30,就是胜利者。有学生发现,要抢到30,必然要先抢到27,要抢到27,就要先抢到24,以此类推下去,他们发现只有后报数的人才能抢到30。这样他们就总结了“反推法”这个学习方法。教师让他们将反推法用在解数学题等其他活动中。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兴趣,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学习态度逐渐进步。

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寻找规律的过程。教师要将科学探索、解密解惑等方面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掌握学习技巧。此外,该游戏还可以起到学科融合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各个学科的兴趣。

(三)竞争型游戏,引导团结协作

竞争型游戏主要考验的是团队合作和竞争能力。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孤僻,還有的学生对待胜负的态度不对,太过于追求胜负,又或者对输赢太无所谓,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竞争类游戏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争取胜利,逐步融入良性竞争的状态中。

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参加班级大扫除,也不愿意帮助他人清理房间。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小小清理师”主题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担当清理大师,蒙上眼睛擦黑板,另一人则担当指导者,用口令指导对方如何擦黑板,擦什么方位。最后看看哪一组的队员先将黑板擦干净。这个游戏需要两名队员齐心合力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埋怨和矛盾,教师把握好教学时机,让他们反思,说说团队成员是否需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这样就能让学生少一点埋怨,多一些包容,并相互讨论,该如何提高游戏效率。不仅如此,该游戏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美化班级,他们的劳动意识、集体意识都随之提高,因此,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在理想的竞争游戏中,学生和伙伴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融入到愉悦的班级合作氛围中。

二、端本正源,探析心理健康游戏设计原则

(一)契合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在结合心理健康问题设计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游戏设计的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适合小学生,也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结合其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游戏,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

在设计“责任型游戏”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责任心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避免揠苗助长,而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在设计游戏时,可以从针对性、层次性、持续性这三个角度入手。针对性指该游戏主要针对那些责任心不强的学生展开,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步提升。层次性则是说游戏难度逐步提升,以“小草保卫战”这个游戏为例,参与者先和同伴一起,一人一天,管理班级中的绿植,这样的活动,难度不大,容易做到。此后慢慢增加难度,负责一个星期、一个月,看看谁负责的绿植最先开花。最后则是每人认领一盆绿植,一直看护下去。这样就体现出了第三个要点,那就是持续性,学生逐步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它体现了发展性、体验性、生活性等特点。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策略,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尊重个性情感,因人而异

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情感等也各有不同。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情感,设计因人而异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切实解决情感问题,让他们激发积极情绪,更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和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教师设计了探究型系列游戏“我的好朋友”,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究如何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对于性格火爆,容易和他人争吵的同学,教师让他们用“不说话”的方式和他人沟通,试着用不急不躁的方式讲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和同伴绑上相邻的手,在一段时间内要同进同出,他们必须要和对方交流,共同面对生活。在他们各自参与了游戏后,教师指导其总结归纳,说说在游戏中得到了哪些收获,给自己什么启迪。学生加入到互动探究中,他们分别认识到自己在性格、心理上的问题所在,并意识到要尝试改善这一切。如有一名内向的学生,他决定挑战自我,从每天和遇到的人打招呼开始,渐渐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加以引导,那么游戏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但是,如果能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情感,设计因人而异的游戏内容,那么就能让学生都得到提升。

(三)兼顾集体个体,并行不悖

游戏教学要体现出集体和个人融合,让两者并行不悖。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参与个人游戏,提升他们自主行动的能力。然后让他们在一起讨论游戏规则,更好地完成游戏任务,从而提升团结合作的能力。

“你行我也行”是一个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的竞争型游戏。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什么别人做不到的地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改善个别学生自卑的心理。然后,学生围坐在一起,参与竞赛活动,当某人说出一件“我行”的事情后,其他人如果做不到,则要收起一根手指头,最后看看谁的手指头先收光。在个人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相互合作,组成小组,他们要回忆此前在“你行我也行”的个人赛中,每一个人擅长什么,尽量和自己互补的同伴组成一组,然后在集体竞赛中,看看哪个小组的人员最全能。在最后的反思中,学生激发了自信心,认识到有很多事情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很难十全十美,要和同伴合作,才能让团队的竞争力更强。这样的游戏既有竞争性,又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个体能力和集体意识,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增长个人能力和提升集体合作能力,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教师要设计一些同样适用于集体和个人情境的游戏,让他们学会处理矛盾,提升个人修养,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问题。

三、笃行致远,探析心理健康游戏开展策略

(一)激活情感体验,培塑乐观心态

在设计心理健康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优化策略,提升工作效率。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逐步形成乐观的心态。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扰是什么,然后再设计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放飞心情”的游戏中,教师先让学生将自己近期遇到的烦心事以匿名的方式写在纸张上,然后,将纸张折成纸飞机,进行“放飞仪式”,在纸飞机脱手而出后,他们想象烦恼也随之消失不见了。此后,再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境,学生随意在地上捡起一个飞机,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思考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扰,然后给同伴出谋划策,说说自己遇到这样的困难,会如何做。如有学生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因此而困扰,学生出谋划策,让他询问老师,找同学求助等,积极面对困境。最后,学生总结了该游戏给自己的收获,他们认识到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那么不良的情绪就会像纸飞机一样,逐渐远离自己。此外,他们还认识到可以和同伴分享困扰,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逐步培养了乐观心态,同时也明白了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激发情感、提升乐观心理后,学生逐步认识到该如何面对烦恼,面对挫折,这样他们渐渐地提升了乐观的心态,也学会了结合具体情况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二)强化参与过程,形成价值观念

游戏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并结合游戏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体现出心理健康辅导的积极意义,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在“各行各业”这个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选择白领、公司老板等职业,很少有人选择快递员、清洁工这样的职业。此时要把握好机会,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心理,看看他们选择职业的理由是什么,并加以引导。“在刚刚的角色扮演中,发现白领因为加班,所以必须要快递小哥给自己送饭。还看到公司办公室很脏乱,在商务伙伴马上就要到来时,是清洁人员快速整理干净,让公司老板能顺利接洽业务。从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启迪呢?”学生认识到自己此前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工作不分贵贱,每一个职业都对社会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让游戏环节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

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情况,如果学生在游戏中展现出了各种负面情绪,就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活动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价值观念,重新塑造健康的心理。

(三)分享心得体会,懂得感恩生命

在游戏活动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看看从游戏中获得了什么启迪。这样既能更好地提升游戏的价值。如在参与和生命、感恩等有关的游戏后,要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反思自己需要向哪些人表示感恩,该用什么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在“故事接龙”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一人一句的方式講述故事,故事的开头则由教师设定,如设定“小王是一个腿脚不方便的人,有一天……”“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很早起床……”等。在讲述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讲述社会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又或者讲述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希望社会能和谐,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还有学生认为:“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所以记在了心里,用在了故事里。”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值得感恩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不经意间编写到故事中。此后,他们又开始思考要如何对父母等,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心理健康游戏具有诱导性教学的特点,能让学生先在游戏中获得感受,然后结合这些感受获得新的认知,最后还要在反思中获得感悟。由此可见,在游戏过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心得体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游戏教学的采用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他们带入积极的情绪中,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心理问题,解决内心的困扰,得到情感和态度的激发。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压力和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危机,设计有针对性地游戏活动,让他们调整情感态度,得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微.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浅探[J].三明学院学报,2007(3):343-345.

[2]刘强.游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团体活动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1(6):108-109.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