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保
有人认为,人处在舒适地带,有安全感,避免了不必要的挑战,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宋代邵雍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曾作《无名公传》自况:“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唯求冬暖夏凉。”安乐窝对许多人而言,也许是修身养性所在,今天许多人提倡“躺平”与“佛系”,可能想法来源于此。而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的马伊琍认为一个女演员不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适地带。这给人许多启示。
走出舒适地带,要有不知足的冲劲。奋斗到一定阶段,总有一种功成名就的优越感,总喜欢回首过去的峥嵘岁月。一时回味尚可,沉溺其中害无穷。因而习近平在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这是一份自信,更是一份警醒,唯有不知足。早已声名显赫,8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还带着研发团队攻关海水稻,为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而奔波,将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做出了生动的注解。
走出舒适地带,要有自我革命的魄力。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常居舒适地带,势必形成得过且过,因循守旧,积重难返的状况,犹如黑箱子里面熟睡的人一样,好人主义、一团和气盛行。看似和谐,实则危机四伏。只有自我革命,才能冲出舒适地带。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迎接着一场场考验,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而在其中自我革命的持久性、主动性、坚定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一系列的简政放权到环保攻坚时的啃硬骨头,无不昭示着自我革命的强大魄力。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革的是传统,兴的是国家,留下的是美名。而历史上许多变法,受制于利益集团的羁绊,最后无疾而终,缺少的正是自我革命的魄力。
走出舒适地带,要有居安思危的担当。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对后唐庄宗的悲剧发表感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后唐庄宗由开疆拓土所向披靡的“意气”到国破家亡兵败山倒的“泣下沾襟”,只有短短的两年六个月。苏辙评价道:“然其克敌之后,幸一日之安,沉湎声色之虞,宦官、伶人交乱其政,府库之积罄于耳目之奉,民怨兵怒,国有土崩之势而不知也。”他在舒适地带之中飘飘然,“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却不知大难将至。大好形势却土崩瓦解,没有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为后人留下了一道悲壮的影子。
《周易》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体现了一种前瞻意识,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在革命胜利将至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应对“糖衣炮弹”的攻击。为新中国的建设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不少人被“糖衣炮弹”击倒,不少人在舒适地带蹉跎岁月,缺少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担当。
曾有人言:如果有一天觉得太过安稳、顺水顺风,那可能意味着你正在走下坡路。此言振聋发聩。走出舒适地带,求新求变,更多的是清醒。让理智克服情感,用长远影响现实,以敏锐抵挡惰性,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学子点评▽
针对今天的“躺平”“佛系”等思想,文章鲜明提出要走出去舒适地带,并从要有不知足的冲劲、要有自我革命的魄力、要有居安思危的担当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文章正反对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给人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