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霞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绝美短片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有的四时之美,惊艳了世人。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二十四节气,一起来了解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歌谣。从歌谣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更迭、气候变迁的直接关联。上古时代,二十四节气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斗转星移”。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而我国正处于北半球,因此这便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此后随着对天文现象的更多观察和了解,我们还利用土圭测日影,通过日影的变化进一步清晰了四季的界限,固定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认知。这便是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也正因为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它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农事生产。传统中国作为一个农耕为主的国家,对日照、降雨、氣温等变化规律的把握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才积累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事劳动经验。可以说,没有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依据。时至今日,“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旱”“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小满芝麻芒种谷”等节气农谚依旧在发挥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最重要的价值。
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物候”。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常常远离大自然,缺少观察这些物候的机会,但是仍能从先民的发现中,去感知每个季节的独特风景。比如“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节气:春风开始吹拂大地,蛰伏的小虫们开始苏醒,江河初融,鱼儿开始浮上水面。这样的情形如同一帧帧美丽的四季风光图片,令人对大自然赞叹神往,同时也激发了很多的精彩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摹了春夜里一场体贴的雨水,“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再现了立秋时一段嘹亮的蝉鸣。
山河草木的荣衰,草木虫鱼的动静,一代代中国人生活发展的身影,都被这二十四个词语概括着。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也是当下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中国智慧。
▲老师自评▼
本篇从北京冬奥会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切入,分别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作用,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文章阐述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简洁。阐述过程中,一方面将相关的专业知识、历史背景引入,一方面以谚语、诗句等佐证,说理周全,行文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