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铖
[摘 要]“公共人”是具备公共品格的道德人的简称,是相对于“个体人”而存在的。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公共人”角色旁落,公共理性失落、公共精神遮蔽、公共行动逃离已成为个体的时代标签。基于此,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社会公德,需从培养机制的完善、关怀场域的构建、践行平台的搭筑三方面出发,追寻个体“公共人”角色重塑。
[关键词]立德树人;公共人;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行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053-0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我国德育工作正式步入“立德树人”新时代。后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对新时代社会公德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公德的发扬离不开个体公共品格的发展,据此,个体“公共人”角色的重塑成为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立德树人视阈下个体“公共人”角色的时代内涵
“公共”这一概念首先由汉娜·阿伦特提出,在政治生活领域,她主张“公共是特殊市民之间进行非人格的、平等的对话”,[3]她所认为的“公共人”是在政治生活领域进行平等对话的行动主体。此后,哈贝马斯在阿伦特的基础上强调“公共是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东西能够形成”,[4]他所指的“公共人”是关注社会问题、表达公共意见的主体。基于我国立德树人任务对个体提出的要求,“公共人”应是根植公共生活、具备公共理性、拥有公共精神、积极参与公共行动、有完善公共品格的道德主体。
(一)是具备公共理性的人
公共理性是个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选择、理性判断,进而解决冲突、处理事务的能力。黑格尔言“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5]落脚于公共领域,公共理性则是“公共人”的身份建构基点。具备公共理性的“公共人”,首先要以公共利益为理性判断标准。“个人的理性就要服从公众,即服从上帝的代理人”,[6]个体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了解事件始末,关注事件发展走向,做出符合群体利益的价值判断及选择。其次,要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对公共事件、公共问题等做出理性判断和理性选择。
(二)是拥有公共精神的人
精神是人脑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思想和观念的集合,作为子分支的公共精神可定义为个体以公共利益为旨归,追求个体公共价值的观念态度的集合。罗伯特认为“公共精神是孕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7]公共精神是“公共人”的核心要素,拥有公共精神的“公共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关怀公共事务。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的核心内容,唯有关心公共事务,个体才会着力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公共行动。二是追求个体公共价值的发挥。公共价值即社会价值,个体参与公共事务,解决公共冲突及公共问题,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其公共价值发挥的必行之路。
(三)是积极参与公共行动的人
公共行动是公共领域中活动实践的集合,也是公共精神、公共理性落实的体现。公共行动主要是指个体将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践行于公共活动的行为,既是“公共人”公共参与能力的展现,又是个体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的落实。汉娜·阿伦特认为,行动是公共人最重要的特质,[8]参与公共行动才是“公共人”角色塑造的最终环,个体需通过合作、共享、解决问题等来参与公共行动,建设公共事务。
二、立德树人视阈下个体“公共人”角色的式微表征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个体“公共人”角色步入式微,导致公共空间中个体道德水准下跌,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受阻,其中群体心理的阻碍、个体情感的泛化、個体化社会的崛起及现代竞争主义的浪潮是主要影响因素。
(一)公共理性的“失落者”
公共生活领域应是以理性为显著特征的社会,“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9]然而由于群体心理和个体情感泛化的影响,个体评判逐渐偏离理性。公共生活是群体生活,个体必不可免以群体观念、群体选择为导向,这在利于群体团结的同时,也导致了个体理性的遮蔽。《乌合之众》中提道:“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他们的个性也随之减弱,异质性被同质性吞噬,无意识的个性占据了上风。”[10]可见,“非理性”被视为群体的首要特征。个体趋向群体心理,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即经由群体讨论之后所形成的群体态度往往比讨论之前的群体成员个人态度更趋向极端化。[11]这类现象在网络空间最为普遍,新闻一经刊出,评论区便会有人“带节奏”,以极端发言、恶意揣测吸引注意,便会有更多人选择“跟风”发表恶性言论。个体情感化选择也同为公共理性失落的影响因素。现代社会个体意识崛起,个人情感受到重视,生活中情感泛化现象日益严重,“对人不对事”现象随处可见,“情理”逐渐替代“理性”成为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判断标准。如桑内特所说“人们正在用个人情感的语言来理解公共的事务”。[3]
(二)公共精神的“遮蔽者”
改革开放以来,与集体化社会相对的个体化社会逐步成型,预示着个人更多的作为单个生存主体而存在。人们关注个人事务多过集体事务,趋向个体利益多过集体利益,行为上单打独斗也多过合作共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个体孤独化遮蔽公共精神。“我们只要生活在一个由自己和亲朋好友构成的私人领域之中就够了”,[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避公共事务、对公共问题持冷漠态度,为自己贴上“社恐青年”的标签,借此逃避公共生活,躲避公共交往。二是个体的利己主义倾向遮蔽公共精神。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校愈加提倡竞争式教学,导致以自我利益为关注核心的“个体人”不断膨胀,竞争主义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同时,家长也将“赢才能出人头地”的竞争观念灌输给学生,家校双方合作意识教育缺失,导致学生关注个体利益,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下降,“公共生活也变成了形式的义务”,[3]“唯私主义综合征”占据了个体全部意识。
(三)公共行动的“逃离者”
“人们越重视内心的感受,就会越忽略社会行动。”[3]随着个体化进程的加快,“个体人”崛起,挤占了“公共人”的生存空间,人们关注自身利益,对公共利益置若罔闻,个体公共参与能力随之下降。交往是“公共人”开展公共行动的重点环节,然而现今“为了一些社会目的而和陌生人进行的交往越来越少了”,[3]人们的交往行为不再是为了公共生活的维持、公共秩序的维护,而是沦为个体获利的工具。更有甚者以个人生活空间为外圈,画地为牢,拒斥公共生活,逃离公共交往。正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火爆一时的热词——“社恐人群”,在网络传播的异化下,多用来形容排斥社会交往,拒绝参与公共事务、公共生活的系列行为。“社恐人群”成为“个体人”的代名词,站到了“公共人”的对立面。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个体“公共人”角色的重塑路径
个体“公共人”角色的重塑是个体公共道德水平提升的基础,更是立德树人落实的必经之路。于个体而言,理性选择能力的提升、公共关怀情感的增强、公共行动参与的践行是“公共人”角色的重塑的主要路径,是消解“个体”,达成“公共”的根本保障,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磅礴力量。
(一)完善培养机制,增强个体公共理性能力
“我们是有理性的存在”,[12]公共理性是“公共人”身份构建的内核,要想达成公共理性,必须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平台,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拒斥群体心理和个人情感倾向的干扰,落实公共理性。首先,学校应将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纳入德育板块,协助学生抵抗群体心理和个人情感倾向的消极影响,进而在公共事务中能理性思考、理性评判。其次,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以公共利益为准绳的理性选择判断教育。学生必须认识到公共利益、公共福祉是他们作为“公共人”发挥公共理性效用的遵循,在面对环境保护问题、公共秩序问题时,须从公共福祉的角度出发,省思、批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最后,学校道德教育应帮助个体开展理性协商。理性协商是个体公共理性在行为上的展现,也是个体开展公共交往,融入公共生活的重要前提。當与他人产生价值冲突,理性协商的获得能帮助学生立足他人视角,理性思考、理性对话、理性交往。
(二)构建关怀场域,厚植个体公共关怀情感
公共关怀情感的缺失导致个体陷入公共冷漠的囹圄,个体日益远离公共生活,沦为社会交往的孤岛。为涵育个体公共精神,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构建关怀场域,以“关怀之境”育“关怀之情”,以“关怀之情”养公共关怀精神。首先,学校必须创设关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情感功能,能在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校应以“关怀”为价值引领,创设人人和谐、人人关怀的文化氛围,将相互关怀、相互成就嵌入制度、融入师生、纳入课堂。其次,父母必须营造关怀的家庭氛围。“大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13]家庭氛围在个体的人格发展、道德生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上行下效”,家长须得从自身入手,相处间融入关怀之心,以父母慈爱培育孩子的爱人之心、爱人之力。最后,政府必须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已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类空间”,其虚拟性和复杂性挑战着网络个体的公共道德伦理,但同时,网络也为个体公共德性的培育提供了新路径。政府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弘扬正能量、正观念、正行动,引导网络空间个体关怀自身、关怀他人,维护网络秩序,将立足于他人视角、关怀他人身心融为个体在网络空间行为的基本准则。
(三)搭筑践行平台,落实个体公共行动参与
行动是“公共人”的特质,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唯有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为“公共人”角色的重塑发挥效用。为了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为个体公共行动参与提供路径。首先,学校应提供公共事务模拟实践平台。公共事务模拟实践指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以学生团体为单位,就当前时事热点或时事问题开展讨论,并提交解决方案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负责讨论主题的筛选以及程序的引导,学生则围绕主题搜索资料、开展讨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2002年起,由中国致公党发起的“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让青少年模拟人民政协工作开展的过程,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体会人民政协议事程序,[14]提升政治参与能力,激发政治参与热情。其次,学校应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平台是学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而设立的中介平台,能帮助学生累积公共参与经验,展现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涵养公共参与热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或教师为大家开设沙龙,传授服务技巧、唤起服务兴趣。最后,学校应开辟校园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为学生在网络上开拓一片“发声地”。网络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学校须完善自身网络平台建设,如官方网站、论坛、贴吧话题等,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学习经验,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但同时,学校须加强平台管理,引导舆论风向,鼓励学生发表正当理性言论,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公共人”是个体在公共领域中的身份象征,其式微彰显了个体公德的衰落,其重塑预示着社会公德的崛起,对落实立德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5]人是群体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公共人”角色是个体社会属性的集中展现,其重塑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理查·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4]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25.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13.
[8]冯建军.公共人及其培育:公共领域的视角[J].教育研究,2020,41(6):27-37.
[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杨波,杨忠谷,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11]夏倩芳,原永涛.从群体极化到公众极化:极化研究的进路与转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6):5-32,126.
[12]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颜之推.颜氏家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14]朱永新,汪敏.教育如何不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J].教育研究,2020,41(2):61-7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