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恬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在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教学过程适当导入日本文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助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优化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8-0110-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也被提上日程,第二外语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日本经济的活跃以及日语人才需求量较大,带动了日语教育的迅速发展,其中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
第二外语日语虽然是一门第二外语课,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课程内容量大,需要足够的学时给予支撑。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基本上是零基础起步,对于日语没有任何的基础和积累,要想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外语能力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然而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开设在学生二年级至三年级阶段,不同学校开设总学期数有所不同,有的为三个学期,有的为四个学期。在学时设置上,大多数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课为一周2~4个学时,对于课程教学内容复杂、课程量大的第二外语日语课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致使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有限。如果每周2课时,四个学期共计128课时,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为例,整个课程结束后也只是完成课本初级上册的学习而已,学生刚刚日语入门,对日语才发生了兴趣就停止了學习,这对他们接下来的日语学习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
(二)教学模式和内容方面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首先是复习上一堂课学过的内容,然后对新课的单词、语法进行解释,然后布置课下作业,基本形成这样一种固定的模式,周而复始没有新意。第二外语日语虽然是面对非日语专业学生讲授的课程,但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二外语教学要求,“通过第二专业日语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具备日语运用的基本能力”。[1]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由于很少有“听”和“说”的机会,导致学生实际沟通能力欠缺。此外,对于课本中的相关文化知识等的讲解,教师往往是几句话简单地一带而过,整个课程就变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难以了解日本的文化、社会、历史等综合知识,无法对日本产生应有的认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由于课程学时设置以及学生零基础等原因,在第二外语日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停地说,学生盲目地听,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阻碍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手段方面,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的必备手段。然而在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是将课本的知识搬到多媒体上,虽然看似形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这种联系方式,但是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这一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也丧失了吸引力,这也间接影响到第二外语日语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关乎教学的进展和效果,其中最重要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学习积极性。就整体而言,第二外语日语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据笔者调查,学生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可以分为考研的需求、对日语感兴趣以及修够学分三种原因,这也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以及日语与英语语言特征的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减退,大量的单词和语法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除了有考研需求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则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学习劲头不足的状态,甚至有的学生还对日语产生了抵触心理。
二、解决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在教学中第二外语日语存在着上述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走出困境,优化教学效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一)优化课程设置,弥补课时不足
课时量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课时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改变课时量不足的现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课时量,达到每周4学时,四个学期一共256学时。如此在课程结束时能基本完成《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的学习,为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无论是对学生考研还是今后的学习都奠定了基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课程的课时量很难做出改变,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善课时量不足的状况,就不能只依靠课上的时间,需要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例如可以利用微信、QQ建立班级群,还可以借助超星、雨课堂等媒介建立线上第二外语日语课堂,教师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视频等发布在平台上,并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后作业等,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的提交,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导入日本文化
对于第二外语日语这门课程,“从长远的培养目标和最终的教学目的来看,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于在日常会话的单句水平上进行语言训练,而且还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语篇上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跨专业的阅读能力”。[2]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对单词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讲解,还应当适时导入日本文化,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知识储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下,跨文化交际成为重要一环。在课程中对日本文化内容进行扩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在对日本假名、单词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入对词语文化背景的详细解说。以“和服”一词为例,通过对和服样式、特征以及产生历史的讲解,让学生不仅对单词本身印象深刻,还知晓了单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虽然日本文化最初是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发展而成,但是在某些方面中日文化之间有着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寒暄”和“赠送礼物”等方面,中日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要特别对其中的不同之处加以说明,避免学生的误解,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三)改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容易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甚至使其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尽量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二外语日语的学生来源主要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日语单词中有很多是来自英语等西方语言的外来语,因此在学习单词时就可以使用“日英单词对比法”,通过与英语单词相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改变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者”地位,使教师转变为“引导者”。教师提出一个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既可以自己思考、查资料,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又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业。例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模拟情景会话和分角色扮演;将每一课涉及的文化知识作为探讨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提交ppt作业。在小组成员共同协助下,作业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示出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助力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類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展示图片,还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网络资源利用方面,除了建立线上第二课堂之外,还可以将互联网引入到课堂上。例如,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近几年出现并备受瞩目和肯定的慕课结合在一起,将慕课中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视频片段放映出来,相对于枯燥的语言讲解,这些声音和图像并存的慕课自然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问题,教学效果突出。此外,还可以开展移动学习,借助手机登录学习app的方式进行碎片式、交互式学习。教师还可以在线对学生进行测试,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评价。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国际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3]第二外语教学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教学内容适当导入日本文化、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优化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效果、培养新型外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伟.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读书文摘,2019(11):29-30.
[2]朱奇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刍议——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学为例[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3):75-78.
[3]韩冰,江春华.综合大学二外日语教育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4):88-94.
(责任编辑:王义祥)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of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 Xiaotia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 Japanes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new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Japanese teach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i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which affect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we can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appropriately introduce Japanese culture from the teaching process, adopt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use multimedia and network resources to help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exploration ability, optimize the effect of Japanese teaching i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ivate new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Japanese; Teaching; Innovation;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