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提高高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育媒介,特别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网络课堂资源的引入,使得高中教学课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对于时间有限、内容繁多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来说,科学应用微课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影响,微课的应用还存在较大问题,影响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探索微课高效应用方式。
一、微课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微课往往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展开,注重在复杂知识体系中总结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延展或深入讲解。因此,语文教师结合文本或单元主题科学选择微课内容,不仅有助于明确文本或单元主题,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教学目标的理解,给予学生积极指导和重要参考。
微课的获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可以从网络平台、教辅资源、教育机构获取微课,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自主录制微课资源,教师通过整合微课资源不仅能够帮助拓展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辅助性的教学资源来延伸學生知识面,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积累学习素材,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接触更多知识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鉴赏能力、语文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引进微课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选择不同侧重点的微课,提高教学针对性,攻克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而轻素养的问题;与此同时,微课的展开形式更多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积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扮演串联者、引导者的角色,有助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微课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微课是延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微课应用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微课资源和内容的选择仍然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从而落实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但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上,部分教师选择的微课资源缺乏重点、与文本或与学生学习诉求的匹配度不高,使得微课选择呈现出缺乏科学性的特征。
视频时间短、不同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是微课资源的重要特征,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教学包含文本阅读、古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写作教学等多元内容,部分教师在利用微课渗透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关注知识教学、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而忽视微课的重要作用,使得微课实际使用率较低;二是结合微课视频短小的特征,在单元教学中使用微课过多,忽视不同微课之间的知识衔接,给予学生较少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反思和学习反馈,影响教学实际效果。
微课不仅具有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还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重要特点,能够与其他教学活动相互配合,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教学课堂。但由于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对微课应用方式的探索,微课的实际应用形式较为单一,没有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难以发挥互联网资源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的重要作用,使得微课教育脱离学生语文兴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的优化
(一)形成校际教育合力,加快微课教学平台构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主体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互联网平台的构建给予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媒介的全新选择,学校更应该关注网络教育资源,特别是微课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形成校际教育合力,为加快微课教学平台构建,为教师应用高质量微课提供硬性条件。要形成校际合力,首先要求学校之间达成关于微课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共享的重要共识,在信息技术方面寻求合作,开发共同享有、共同使用、共同丰富的微课资源库;其次,学校之间还应该定期举办教育合作活动,邀请具有微课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分享教学成果、展示教学案例,相互汲取经验,提高语文教师应用微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相互合作,共同为高中生构建高质量语文微课教学课堂。
(二)整合语文教师队伍,共同开发微课资源
微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资源获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仅能够运用网络现有微课资源,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进度自主设计、录制微课。这就要求学校整合语文教师队伍,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起,鼓励语文教师共同开发微课资源。在实际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电脑录制+PPT讲解”模式,将一个完成的课程教学PPT分解为不同的板块突出不同教育内容,录制微课讲解视频,在学生跟随PPT学习的过程中实时运用微课,强化学生教学效果;也可以采取“手机录制+课外拓展”模式,利用电脑整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信息,并通过手机将相关资料的解读录制下来,整合成单元教学资料包,让学生在熟悉的讲课方式中集中注意力,接受教师通过微课施加的积极教育影响。
四、高中语文教学微课的创新利用
(一)要探索“微课+层次化教育”,提高科学性
“微课+层次化教育”是针对微课资源选择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提出的,要求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主体导向原则,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语文基础选择微课资源,特别需要关注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增强微课教学实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语文基础和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备一定语文基础、能够跟上微课教学的节奏,找到自己的问题;(2)语文基础较好,在微课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完成自主学习目标,理解微课内容;(3)语文素养较高,不仅能够完成微课教学目标,还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拓展,提出新的语文问题。其次,教师要注意在播放不同微课的过程中,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予以针对性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最终教育目的。
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明确知识目标、素养目标: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着重理解“引证法”;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体会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依据选择讲解新闻评论文体、本文写作方法、工匠精神内涵的微课,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尾为学生展示,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关注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的衔接,一方面为较低能力层次同学解决关于新闻评论和写作方法的问题,一方面关注较高层次同学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二)要探索“微课+知识衔接教育”,提高全面性
“微课+知识衔接教育”是针对微课具有分散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重要特征来说的,分散性是指微课的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知识点,整体性是指不同的微课都是以服务某一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应用微课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微课在衔接前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强调微课教学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引导学生建立起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双向关系,帮助学生牢固语文知识基础。
比如,教师在进行《琵琶行并序》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首先为学生展示一段5分钟左右的微课,引发学生思考:“音乐和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入《琵琶行》正文,通读文章、梳理文言文结构和大致意思,提出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然后为学生播放关于这一层次的教学微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答案:文章主要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主要人物是琵琶女和诗人,其共同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是音乐描写的语句。通过课前预设建立起前后知识点的衔接,通过教师提问建立起整篇文章知识内容的衔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要探索“微课+情景创设”,提高感染力
作为视频形式的教学资源,微课不仅是知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利用其丰富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感染力的重要媒介。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针对部分语文教师应用微课中存在的缺乏形式创新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微课+情景创设”模式的探索入手,利用与教学内容、主题相一致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发挥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对高中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强化作用。
以《拿来主义》的教育为例,首先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较为熟悉的情况,结合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微课资源中选择出与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与对待中外文化有关的解说视频,在上课铃响后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立足当时社会背景讨论“拿来主义”的含义,然后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整理出“①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②礼尚往来,首提拿来主义③送去主义危害④指出抛来、抛给、送来都不是拿来……”等主要内容,在学习鲁迅先生论证思路的过程中形成关于文化借鉴与文化创新的重要认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四)要探索“微课+活动设计”,提高吸引力
“微课+活动设计”是针对微课缺乏与其他教学活动的融合而提出的,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找到应用微课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交叉点,在活动之中渗透微课或利用微课设计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微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微课教学实效。教师在探索这一模式时,要始终以学生语文兴趣为导向,将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动作用放在首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微课教学活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吸引力。
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进行有机结合。高中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接触网络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微课资源和相关教辅资料,在课堂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以《虞美人》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自行查找关于《虞美人》的教学视频,在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鉴赏、关联作品中寻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拓展,形成一篇简短的学习记录,在第二天结合微课展示给其他同学。教师可以将选择同一内容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不同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整合的视频和资料,融合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并结合生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纠正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发挥微课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资源设计《微课学习伴我行》的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上课过程中记录自主学习心得、微课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利用微课解决的特殊问题,还可以对教师提出微课教学的相关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微课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并借助定期的分享和评价寻找微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形成微课教学反馈。
(五)要探索“微课+教学环节设计”,扩大影响力
完整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包括课前预习、目标制定、内容教学、教学评价、课后作业布置等相互衔接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微课往往更多应用于内容教学方面,在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环节实际应用率较低,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养、构建完整教学课堂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到微课在完整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全方位提高微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课前预习环节,发挥微课视频可以在学生有效预习工作中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在观摩前置性微课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和难点,自主預习、有效预习;其次,教师可以发挥微课在巩固学生所学内容上的重要作用,把微课应用于作业布置环节,针对传统语文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把微课与实践性语文作业、探究性语文作业相结合,提高作业趣味性。
以《烛之武退秦师》的预习环节设计为例,教师要结合“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才能;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的教育目的,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烛之武个人的历史记载等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资源,引导学生从微课资源中汲取有效信息梳理文言文内容、找到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在第二天上课时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解决。
语文教师在运用微课展开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发挥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科学性和现代化水平。
陈龙,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2020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