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2022-05-30 08:21:09田成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摘  要:革命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鲜活素材。文章分析了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不断增强教师将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意识,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开发精品实践课程,拓展实践教学载体,提高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实效。

关键词:革命文化资源;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4-0185-04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重视和关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革命传统教育,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革命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文化底蕴和育人价值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包括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遗物遗址、文学作品以及革命精神等。探索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传播革命文化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教育,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一、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内涵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二者在指导思想、主要内涵、核心精神和重要目标等方面一脉相承,能实现深度融合与有机衔接。”[2]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运用好革命文化资源,既是对大学生继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精髓,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有利于深化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革命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意蕴深邃,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同时又富含鲜活的时代气息,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优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薄弱,高职思政课的教材与本科院校学生使用的思政教材都是全国统一的版本,课程教材未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党史、国史的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价值,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和载体,为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路径创造更多可能性,可以大大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思政课的說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和参与到课堂。

(三)有利于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培根铸魂

革命文化资源的价值追求与时代赋予思政课的使命担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内在联系。思政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阵地,主流话语不去占领,错误社会思潮就会趁机而入,并产生恶劣影响。”[3]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释好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引领学生思想,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各门课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心受到洗礼,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社会新风尚,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民办高职院校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革命文化资源的运用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化和内容虚化现象较为严重,单纯为了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没有与教材内容精准对接,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起到的作用甚微。虽然革命文化资源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在实际中,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未将革命文化资源很好地运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主要是由于思政教师自身的革命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平时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研究不够、底子薄,而且缺乏结合当前时代精神的创新思考和与教学知识点的深度融合,甚至与教学内容相脱离,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革命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条件有限、生源紧张,办学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巨大。由于受到经费、场地、时间及班级人数等方面影响,学校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还不够丰富,略显单一。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一些易于操作的形式来开展,对于革命文化资源的运用除了偶尔组织少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或革命纪念馆外,通常以在课堂上讲革命故事和革命人物、展示图片、观看影视片段等形式为主,因为这些实践内容基本不需要经费支持,对场地等其他条件也没有特殊要求,基本上在课室、校园内就可以完成,不会产生交通费用和承担外出的安全隐患,组织起来相对简单容易,但单一的形式育人效果不够理想、感召力不强。

(三)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利用不充分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地方革命文化资源也日益丰富,但目前在思政课中运用得还是比较少。一是教师平时素材挖掘积累不够,缺乏对革命文化资源系统的整理归纳,素材过于老旧,学生产生厌倦感;二是学校教学实践条件受限,比如学校的场地、设备、实践经费等;三是教学设计没有较好地将内容与相应的革命文化资源衔接,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革命文化资源的运用;四是忽略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利用率不高。

(四)革命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受益面不广

目前还有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行大班教学模式,一个教学班可能有2~4个不同的班级组成,大多数都在100人以上,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都存在学生难以100%全覆盖的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组织大批量学生外出又需要一定经费用于往返交通、餐饮等各种费用支出,往往至少需要半天时间,各班级时间也不好安排协调,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应积极拓展在校内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载体,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亲身参与。

三、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增强运用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自觉意识,让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让学生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革命文化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旧址以及生动故事和人物,这些都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着很高的契合性和一致性。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革命文化资源的研究,真正认识和把握革命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高度一致性,认真寻找和挖掘革命文化资源中与各个教学章节的匹配点,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此外,教师还应广泛收集和整合革命文化资源,既综合运用革命时期的文字、图片、影音影像、实物实景等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媒介,又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运用新素材。如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二章“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时可以结合影视剧《觉醒年代》《长津湖》让学生进行影视配音,从激荡人心的台词中去感受曾经那群有志青年是如何去追求理想的。

(二)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创新实践教学形式,让思政课实践教学百花齐放

教师要把握教材和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好革命文化资源,可结合各门课程的实际内容和侧重点开设革命文化专题实践教学模块。一是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体验式教学。近年来,相关部门对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比较重视,而且基本都是免费对外开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观革命纪念馆或博物馆,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农讲所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赏析革命影视作品,从影片中了解革命历史故事,理解革命精神。二是围绕教学内容,结合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重大历史事件开展案例式教学,如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家庭美德”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整理革命时期家教家风的案例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讲述。三是可邀请当地老红军、老革命进校园作专题报告或人物访谈式教学,通过身边人物亲身讲述革命故事,面对面地交流,更好地阐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四是情景式教学。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不断揣摩和刻画人物中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五是开展调研式实践教学。调研式实践教学既可以由学校思政教师统一组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利用假期在自己家乡通过走访当地的革命文化旧址、革命老战士,查阅革命文献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以提交调研报告、课堂分享检验调研实践成果,这样也可以解决由于人数太多、时间有限等导致的参与率和受益面较小的问题,但前提是教师必须做好实践调研的指导、跟踪及安全教育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实践调研流于形式。

(三)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思政课现场教学精品课程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思维活跃、实践能力较好,挖掘和运用当地革命文化资源建立一批稳固的、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课程系统化的构建,也有利于学生的组织和课程的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覆盖面。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4]学校可以就近在当地的革命文化博物馆、革命旧址等场所挂牌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点,选派优秀教师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课程,建设“一基地一主题,一基地一名师”的基地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式的现场教学、观摩等,还可以通过在实践基地组织“优秀解说员”“志愿先锋队”等让学生充当实践基地的解说员和志愿者,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把实践基地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

(四)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的载体,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参与度和覆盖面

学校要发挥全员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借助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各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活动项目。一是与团委或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合作,利用“五四”“九·一八”“一二·九”等重大历史事件开展主题升旗仪式、演讲、图片展等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学生通过有仪式感的纪念回顾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二是与学校艺术团合作,以革命历史故事、革命英雄人物等为背景题材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展演。让思政老师和艺术老师共同参与指导,通过音乐剧、小品、舞蹈、诗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舞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思想的洗礼。三是组建“革命文化研习社”等之类的学生社团,依托社团,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形式丰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安排思政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开展革命文化专题教学、影视赏析等培训指导,开展“红色嘉年华”趣味活动、革命遗址解说大赛等社团活动,在校园内外推动革命文化的传播和革命精神的践行。四是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融入革命文化元素,开发革命文化资源。如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建设声光虚拟场景体验馆,建立校内革命文化长廊,打造革命文化景观、红色思政园等,既可以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也可以开放供全校师生参观体验,将其打造为涵养全校师生革命文化素养的网红圣地。五是充分利用数字化革命文化资源。“革命文化教育要因时而进,就是要响应时代的呼声,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进。”[5]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革命文化资源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网上虚拟展览馆等多渠道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感受到丰富的革命文化教学资源,克服时间、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

四、结语

办好思政课任重道远,民办高校更是任务艰巨。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掌握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在提升自身革命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加强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转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造深入人心的精品思政课,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2020(17).

[2] 陈峥,蔡乾涛. 革命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10):45-49.

[3] 王磊,景飞. 用革命文化资源提高思政课水平[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6):33-35.

[4] 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J]. 人大建设,2019(10):3-6.

[5] 刘少文.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河南教育(高教),2019(08):7-14.

(荐稿人:王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途径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课题编号:2021MB005);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民办高校委员会2021年度思政专项课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MBSZ5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22年度党建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2DJSZY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成兰(1982—),女,硕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8:10:01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2:01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5:15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3:33:28
民办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