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晴晓
如何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古诗文内容的基础上,体味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呢?笔者在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文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据义定音,贴近诗意
教师对选编入教材的优秀古诗文,尤其是诗中读音有争议的字,应该先通过多种渠道正确解读,再巧妙设计教学步骤,让学生经历辨析的过程,更好地体味古诗文内容。
笔者执教汉乐府作品《长歌行》时,刚开始,学生对“焜黄华叶衰”中“华”和“衰”该怎么读意见不统一。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有学生从《辞源》中发现“华”古又同“花”;有学生通过《现代汉语词典》证实“华”是“花”的初字,也就是说,“华”最初就是表示草木之花的“花”,读作“huā”;还有学生根据工具书中“魏晋朝之后出现花,‘华‘花才分工”推理:这首《长歌行》是汉代的作品,那时的“华”应该表示花,且“焜黄华叶衰”的意思是指草木、花朵凋零的样子,所以该句中的“华”应该读“huā”。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衰”确实有“shuāi、 cuī”两个读音。读“cuī”时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等衰(等次),另一个同“缞”,指粗麻布做的丧服;读“shuāi”时有“衰败、萎缩”的意思。诗歌中的“焜黄华叶衰”正有植物的叶和花衰败、凋零之意,所以,“衰”在此诗句中应该读“shuāi”。
二、探究節奏,感悟内容
古诗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正确朗读古诗文必须准确把握古诗文的节奏和韵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把握古诗文的韵味,感悟古诗文的内容。
笔者执教小古文《学奕》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惟弈秋之为听”的朗读节奏。在学生借助课文注释4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诲”后,笔者出示“惟听弈秋”“惟弈秋之为听”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发现两句的意思相同,都在表达“只听弈秋的教诲”,只是第一句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一致,第二句有点奇怪——“听”到了句子的最后面,且多了“之为”二字。多出来的“之为”是什么意思?笔者引导:“这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倒装句,且是一种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作者把自己想要强调的‘弈秋提到前面,把‘听倒过来放在句末,用‘惟……之为……的固定搭配形成倒装句,强调第一个学生在学下围棋的过程中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弈秋一个人的讲解上。其中‘之为没有实际意思。”随后,笔者出示现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情境,如“你领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唯你是问。”学生发现此句中“唯你是问”强调就单单问你,不问其他人。最后,笔者出示了“惟弈秋之/为听;惟/弈秋/之为听;惟/弈秋之/为听”三种停顿方式,让学生判断哪种方式正确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二种方式正确,因为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把“之为”断开了。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指导学生按照节奏辅助线读好停顿。
三、联系词义,品味情感
古诗文中总有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密切相关的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深入探究词义,使学生真正体味诗歌的情感。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诗的前两句明写渭城清新的雨后春景,实则暗喻离别之愁,后两句从内容上更好理解,学生容易品出作者所表达的依依不舍之情。“依依不舍”中有怎样更深层次的情感呢?诗中的“朝”“更”暗藏玄机。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思考诗中哪个词点明了时间,学生都能指出是“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朝”,且知道“朝”表示“早晨”,但具体指早晨的哪个时间段,学生不是很明晰。于是,笔者出示“朝”的甲骨文“”,学生从中看出了草丛、太阳和月亮,并由此推断“朝”是“天快亮的时候”。笔者引导:“按常理,此刻人们刚起床,应该不会一起床就喝酒,但我们从‘更尽一杯酒的‘更可以知道,他们已经一杯接一杯地喝了多杯酒。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喝送别酒的呢?喝了多久?会说些什么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以下推断。①他们可能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喝了,喝了一夜,也聊了一夜。前面老师介绍了王维也去过安西,他可能会和元二说说那里的情况,叮嘱他要照顾好自己。②他们可能是从半夜开始喝的,喝了几个时辰。因为渭城离长安有一段距离,王维得知元二要走的消息可能是在前一天晚上,他连夜赶去渭城送行,直至半夜赶到,他们就开始喝送别酒了。二人聊天的话题可能是祝福元二,也可能是追忆他们之前相处的美好时光。③他们可能喝了两天了。从诗中的“客舍”可以看出,送别的地方是旅店,他们早就约定在这里分别了,因为彼此有说不完的话,白天就喝着、聊着,累了就歇息。直到这天早上,元二必须要出发了,王维只好说“劝君更尽一杯酒”。笔者总结:当时的情形到底怎样已无法考证,但是从“朝”“更”两个字,我们读出了他们喝酒时间长、感情深,体会到他们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最后,笔者让全班学生再读最后两句。这样教学,把诗歌中的关键字“朝”“更”联系起来,挖掘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四、推敲词义,涵泳立意
词义是句意的基础,准确掌握词义是深度阅读的前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句,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构思和意图。
笔者执教李贺的五言绝句《马诗》时,针对“燕山月似钩”中的“钩”字,先从教材注释(“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入手,让学生思考:“钩”是一种弯形大刀,作者把月儿比作弯钩,从形状相似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就形状而言,月儿也可以似舟、似眉,作者为何不做这样的比喻,却要写“月似钩”呢?学生联系前文发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要通过写景来表现战场,“钩”是兵器,能喻指这是边塞的战场,由“月”联想到“钩”,由“钩”联想到古代兵器给人带来的不寒而栗的感觉,再与上句的“沙如雪”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苍茫辽远的古代战场的画面,表现边陲之地令人倍感凄凉。笔者引导:这样的画面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凄凉的,但是对像李贺这样有抱负、想作为的将士来说,却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从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可以看出。如何理解此处的“走”呢?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走”的意思在课文注释中未标明,但是在古代汉语中“走”一直是“跑”的意思,诗在“走”的前面加了“快”,说明是骑着马快速地跑,即“驰骋”。学生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了这样表达与李贺想尽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心情相吻合。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汉字部件运用于小学语文识字与阅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XB032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