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机制及路径

2022-05-30 07:44孙悦群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8期

孙悦群

摘要:乡村旅游产业拓宽了旅游业和农业的边缘,促进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相互关系,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在机制,并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创新多元优质产品、提高土地资源有效供给、加大农村金融资本扶持、加强产业链整体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 农业供给侧改革 机制路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乡村旅游更是成为都市人群亲近自然、缓解压力的重要休闲方式。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旅游业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变革。农业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方面的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从供给端调整农产品结构及农业产业结构,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此背景下,依托乡村旅游产业来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对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相对独立性

乡村旅游是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的村庄野外空间为旅游目地的村野游居和野行的旅游度假形式。乡村旅游的兴起来源于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改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等价值,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有效融合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及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推进农业产业转型,旨在推进农产品供给优化升级,是指导我国“三农”工作改革的框架体系。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土地、劳动、资本及创新等要素的效率,逐步破除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农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等方面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有效供给。

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针对农业产业的改革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乡村旅游则是一个产业概念,是将乡村资源整合成旅游资源,属于旅游产业。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涉及的领域有很多,而乡村旅游仅是其中的一个领域。因此,二者在产业关系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契合性

2015年以来,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康养、乡村民宿等产业的发展做了指导和要求,并明确指出使乡村旅游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在实践中,具有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生态休闲等资源的乡村,普遍将乡村旅游作为支撑当地经济的新兴产业,以此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民收入增长。

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内在契合性。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在土地要素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将部分农闲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更加注重土地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在资本要素方面,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可以带来外来资本投入、政府投资和村民资本投入,激发了农民投资,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不仅为自身带来就业机会,还能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创新要素方面,乡村旅游通过不断创新,将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与资源开发、服务管理,推动了农业生产变革。

由此可知,乡村旅游产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途径,通过产业经营方式引导农业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指引,通过战略指引推动农业改革,二者在理念和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在机制

(一)乡村旅游产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不仅是农民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更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产业模式不一、形态多样,但都离不开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论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还是提高管理效率,均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集约化利用,以期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具体可分为三个内容:一是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开发,根据不同土地的类型和特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以集约化为原则,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促进土地资源最大化,物尽其用,一地多用。二是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将不同程度的流转农村土地,推动了土地资源的优化和规模化管理经营,农户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更愿将土地流转。三是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了土地资源整治,乡村旅游地开发在遵从严格耕地保护和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整治的资源,提高了土地使用质量和效率,推动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乡村旅游产业激发农村资本活力

2017年,原农业部发布《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明确鼓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采用PPP模式融资。可见,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够为农村带来外来资本,还能够促进农民资本投入,提高农村资本要素积累。具体而言,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带来外来商业资本开发投资。许多乡村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农民相对缺乏投资开发能力,地方政府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致使资源闲置浪费。外来资本的注入解决了融资难题和开发需求,通过外来资本运作,快速解决了旅游资源开发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民间资本推动农民创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使农民受益较大,自主创业甚至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一大特点。近年来,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相继推广了“景区带村”“企业+农户”“能人带户”等就业、创业模式,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创业者投入自有资本,带动其他农民投资创业,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

(三)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当前,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普及减少了农民农忙时间,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荒田弃田”现象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产业能够为当地提供多种多样的就业岗位,且要求门槛低,为农民在当地就业创业提供了机会。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培养新型农民,并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具体而言,一是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长足动力。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扩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能力,降低或打消了农民外出务工赚钱的想法。二是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乡村旅游产业拓展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农民经过一定培训,可快速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三是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有效平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根源是家乡的就业岗位少,而乡村旅游“农旅结合”的模式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搭建了平台。

(四)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创新

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激发了农业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并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并将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相结合,创造出农业农村新的资源价值。在生产方式上,将农业科技和创新理念融为一体,开辟出农业发展新空间,实现了农村资源价值最大化。在功能用途上,开拓了农业产业链新的功能,释放了乡村多种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多重功能。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创意农业。创意农业开发过程中,突出了产业科技创新,并强调价值创新。同时,创意农业在提高品牌价值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重视创意应用,加大农业创新,拓展农业外延,释放了蕴藏在农业资源当中的文化艺术科技潜能。总之,创新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要素。

(五)乡村旅游产业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一是乡村旅游产业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综合了第二、三产业特点,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通信、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农业、农村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之间发展的协调性。二是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产品及其服务供需结构调整。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有效缓解了农产品信息不完全问题,为城市居民采购安全农产品拓展了渠道。许多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打造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甚至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食品制作公开透明,保证了游客或消费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农产品的供应信息。三是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机会,促进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素质。

三、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乡村旅游发展专业人才支撑

乡村旅游产业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依靠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当前,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就业、创业过程中,仍然面临自身综合素质不足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问题。因此,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并储备相关人才,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方面,应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民搭建培训平台和创造学习机会,打造农村本地人才优势。针对即将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村居民,应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在业务流程、环境保护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针对已在岗从业人员,应重点提升业务技能、服务能力、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水平。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部优秀旅游人才,特别是懂管理、懂营销、熟悉乡村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可与当地高校进行合作,通过高校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还可以校企合作进行定向培养,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特色,着力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乡村旅游产业以旅游产品的形式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商品在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产品种类单一雷同、产品质量粗糙低劣问题普遍存在。对此,一方面,在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状况基础上,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创新自己的产品体系,开发多元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同时,进行差异化的营销宣传,塑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以满足游客追求自由与个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创新、生态、养生、文化等乡村性和旅游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到具体产品形态中,如开发民俗村落观光、生态康养、民俗节庆活动体验等,打造出品质化、高端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高品质、高层次产品的需求。

(三)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乡村旅游土地资源有效供给

土地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带动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聚,进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规模化经营。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不足等问题。对此,一方面,要深化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根据乡村旅游项目实际,适度规模流转土地,最大水平发挥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鄉村旅游拓展农村土地产业化经营渠道,同时带动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增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开发要特别重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绝不能随意占用耕地或林地,严禁改变土地经营性质。同时,应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依照土地类型,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应用,如利用闲置的宅基地提供餐饮、住宿,利用四荒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利用生态公益林开展休闲农业,利用农用地开展农事体验等。

(四)完善农村金融优惠政策,加大乡村旅游发展金融资本扶持

乡村旅游产业有效激活了农村资本,促进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调整、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然而,我国许多乡村因缺乏相应的资本投入,制约了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无法发挥资源优势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农民作为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也要提供相应的金融资本支持。一是政府应给予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提供信用贷款或利息补贴政策,降低旅游服务项目经营成本。二是应重点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对相关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安全保障服务体系进行长期重点扶持,并推进银行业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支持,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三是设立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推动政府财政扶持和社会资本投入,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PPP模式,完善乡村旅游产业涉及的公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关联产业资源整合,助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体协同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及相关产业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与跨地域的综合性产业。目前,许多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在产业关联上缺乏稳固的支撑,如交通运输不畅、保险业务不到位等,致使产业链资源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对此,乡村旅游的稳步发展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联结并发挥协同作用,以促进关联产业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要加强横向产业链资源整合,从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性出发,深入挖掘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资源,提升每一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各产业的横向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纵向产业链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长度。以乡村旅游餐饮业为例,延长餐饮产业链就要对农产品种植及采摘、农产品加工及销售、餐饮垃圾处理等环节链条进行深入拓展,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并加强餐饮链条各环节的紧密联系,提高乡村旅游在餐饮方面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瑞萍.我国乡村旅游的供给侧改革路径[J].农业经济,2017(7):60-62.

[2]毛峰.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6):58-60.

[3]瞿华,刘荣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J].消费经济,2017(5):65-69.

[4]赵爱民.供给侧改革下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8(11):241-245.

[5]王敬超.新常态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6)1-4.

[6]時宇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1(12):46-49.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