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创新的机制研究

2022-05-30 07:02:49潘佳垠何朝银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旧小区创新机制治理

潘佳垠 何朝银

摘要: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青年在全社会各领域大力创新,参与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积极投身于基层社会治理,青年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在老旧小区治理中可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积极发挥青年志愿服务效能,帮助完善社区治理工作,使基层治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老旧小区;治理;创新机制

作者简介:潘佳垠,福州大学人文学院;何朝银,博士,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福州大学宣讲团成员、党史学习教育福州大学宣讲团成员。(福建福州350116)

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8-0114-03

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培养好、引导好青年力量是促进国家进步繁荣昌盛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努力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区治理工作的新观点、新思路,这标志着我国社区治理进入强化居民共同参与、提升社区认同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新阶段。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启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新篇章[2]。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由此进行创新性探索。

一、老旧小区治理的现状

在老旧小区治理中存在着“规划不完善”“安全性能差”“设施陈年老化”“维修资金短缺”“邻里矛盾繁杂难解”等现实问题。政府为解决老旧小区治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很多探索。例如,政府通过补贴、政策支持等手段,以购买服务、发挥国企社会责任的形式提供托底型或协管型物业管理,为老旧小区提供最基本的物业保障服务[3]。但是,政府介入过多容易引起其他问题,比如政府帮扶使得一些老旧小区过度依赖政府,甚至产生对政府“需求无限”的心理等现象[4]。目前,社区内大多小区都有物业负责处理公共区域环境等事项,大大减少了居民间的生活矛盾。但是,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环境脏乱和设施陈旧等突出问题,仅靠物业难以有效解决,无法盈利或收益不达预期,导致老旧小区物业弃管现象突出。

国内针对城市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国内关于城市老旧小区的治理研究不在少数,主要是针对城市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内在原因,提出治理策略。老旧小区的治理困境主要在于结构性的失衡,对此,有学者提出,发挥红色党建力量,将社区治理与党建引领相结合,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组织,实现“有人管事”“民主议事”[5];依靠“群策群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政府指导,推动社区自治发展。目前,已有很多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证明,要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桥梁作用,努力破解社区治理的“下沉困境”。

二、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的不足

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6]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括对居住环境等一系列要求,这些都使得老旧小区的治理迫在眉睫。据了解,青年志愿者作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组织,目前并未深入、广泛地参与老旧小区治理。

(一)青年志愿者思想意识和能力上的欠缺

目前,对于号召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的着力点在于倡导青年志愿者乐于助人、积极奉献,通过吸引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种同青年切身利益或者是心理疏导相关的讲座展开宣传。社区工作人员较少主动邀请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更多时候会优先考虑动员业主,而忽视青年志愿者的力量和优势。青年志愿者由于平时少有机会参与社区治理,而社区缺少专业服务工作者对青年志愿者參与老旧小区治理的培训引导,导致青年志愿者缺乏社区治理的组织实践经验。因此,青年志愿者从思想意识到具体操作实施上都需要加强培育。而老旧小区治理中要处理的问题颇多,且大多数涉及业主切身利益,许多业主对于青年志愿者的能力不够信任,很多没有经过系统理论培训和足够实践经验积累的青年志愿者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灵活地处理问题等情况。

(二)青年志愿者对志愿者工作不重视

在校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所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较少。没有专门负责培训相关知识的负责人或老师,活动多为鼓励参加,不做强制要求,大多活动只需要拍照留痕,并不在乎实际落地成果,参与内容及形式流于表面。同时,志愿服务工作在国内主要还是以自愿、无偿的献爱心形式为主,在对于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方面一直收效甚微,没有引起社会各方尤其是青年这一庞大且新兴的力量群体的广泛关注。很多区域的志愿者活动仍然以发放传单和社区讲座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为主,宣传的范围非常有限,社会各界对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老旧小区因为沉疴痼疾较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收效甚微,以至于在一些人眼里,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是一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三、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创新机制的具体构建

(一)构建多方合作的志愿服务平台,加强思想引领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奉献青春、服务人民的志愿服务实践中锻炼成长,丰富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引导广大青年奋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7]。在社会整体大环境下,青年对于志愿服务和传统慈善事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欠缺,在参与专业的志愿服务中积极性不够。尤其是在社区常态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求全国上下齐心抗疫,从小家到大家的各个环节的沟通融合都需要志愿者。面对反复的疫情,志愿者们甘于奉献,志愿服务传达的不仅是乐于助人的热忱,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助人自助精神。要多方面建构起国内志愿服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平台,在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等多种环境下增强“互嵌式”影响。关键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念,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加强思想引领,帮助青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将学习思考转化为奋斗动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鼓励青年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开展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讲座,帮助青年志愿者提升专业志愿服务技能,坚定理想信念。建议青年所在学校或是企业单位可以配合将志愿服务时长加入优先入党指标,以此来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

(二)开办社区红色青年志愿者站点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乡社区管辖区域细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实践创新[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青年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在老旧小区治理中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引入青年志愿服务,帮助其完善社区治理工作,让基层治理更有效果。

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主要是通过培育社区红色青年志愿者站点,由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为青年志愿者参与老旧小区的治理提供坚实的支撑。社区红色青年志愿者站点是在党的引领下结合志愿者服務而形成的新兴平台,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平台,并由此平台提供服务,返惠于政府与社区人民。设立社区红色青年志愿者的固定站点让青年志愿者有归属感,专业化的站点可以及时、高效地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增加了社区居民黏合度,缓解了政府公共治理压力、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让基层治理更有效,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米”。青年志愿者切实参与老旧小区治理中,可以通过网格化管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第一线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相关渠道。网格化的管理可以实现不同网格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同治理办法,每一网格的青年志愿者可以借鉴其他较成功的社区网格工作者的经验,优化网格化的管理与计划实施。

社区红色青年志愿者站点的设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尤其要发挥好社区现有力量的支持,如在社区内居住和生活的党员和有闲暇时间的居民。社区居民与党员和青年志愿者与专业志愿服务工作者就是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社区通过红色青年志愿站点这一平台将这些力量协同发挥。网格化的管理可以找寻社区内的老人或者是党员来作为辅导者,充分发挥社区内部资源治理社区,促成老旧小区内部自治力量的再生。通过网格内的自治力量,帮助配合青年志愿者和专业的志愿服务者在了解社区内部情况的同时形成“成规模”“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好老旧小区内部居民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让其成为社区内部的第一批“明白人”,配合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了解社区的设施设备、人员组成、邻里关系等使青年志愿者入区易、入区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20-07/20/content_5528320.htm.

[3]杨旎,韩海燕.共益型社会企业对老旧小区长效治理的驱动机制——角色重塑与资源重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1(3).

[4]王宇.西方学者关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论述[J].经济学动态,1993(6).

[5]唐忠新.“院落自治”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成都市武侯区的探索性实践[J].中国民政,2019(23).

[6]志愿服务条例(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2017年8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公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7/content_557 4451.htm.

[7]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8]吴结兵.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J].人民论坛,2020(29).

责任编辑:周玉婷

猜你喜欢
老旧小区创新机制治理
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权责划分和资金筹措机制
沈阳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文明养宠,共建和谐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1:11:15
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机制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41:02
“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42:13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57:38
谐波分析与治理措施探讨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8:49:34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1:37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