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启趣,和阅读“一见钟情”

2022-05-30 05:18吴扣香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自传体阿廖沙高尔基

吴扣香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要素,关注从情节、环境体会人物形象的整本书阅读方法。

2.运用预测阅读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3.借助图表支架,自主规划、制订个人阅读计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篇”到“本”,回顾方法

1.小说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又有生活的影子,在这个单元,我们读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小说,你有没有学到一些读小说的方法?

预设: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阅读中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也可以凸显人物形象。

2.我们学到的单篇小说的阅读方法,可以继续使用到整本小说的阅读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成长小说《童年》。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单元已经学习过的三篇小说阅读方法上的梳理,既可以再一次回顾语文要素,又可以引导学生由“篇”到“本”,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童年》的阅读中。)

二、故事激趣,初识“自传体”

1.大家知道吗?关于《童年》的创作,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列宁和高尔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列宁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列宁深深地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坚定地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的。”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于是就有了这部《童年》,后来还有了《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本书被称为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2.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预设:《童年》中应该有高尔基自己的童年生活。)

3.浏览小说开头,发现第一节就是阿廖沙的“父亲去世了”,来看下作者高尔基的童年经历,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表1)

(预设:阿廖沙和高尔基的童年经历非常相似,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感觉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就是高尔基的童年生活。)

4.小结:小说是虚构的,但是自传体小说很特别,它当中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影子,作者高尔基就是小说中阿廖沙的原型。虚构中有真实,真实中带着些虚构。由于自传体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艺术加工而成,读来特别打动人心,不光列宁有这样的感受,也有作家这样评论:

在俄国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法)罗曼·罗兰

《童年》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苏联)丘科夫斯基

(设计意图:整本书阅读指导,应该做到兴趣与方法并重。通过阅读高尔基创作《童年》前的小故事,既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传体小说”与一般小说的异同,又激活了阅读《童年》的兴趣;书评的出示,更是让学生懂得关注书评也是读整本书的一种方法,从而更好地认识小说内涵。)

三、猜测“性格”,初识人物

1.图文感知,初窥人性复杂。

(1)刚才我们从自传体小说开头了解到,自幼丧父的阿廖沙跟随母亲来到了外祖父家,开启了怎样的生活呢?封面的插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可怜的阿廖沙被按在了长凳上,你能想象这个举鞭的人竟然是他的外祖父吗?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他像发狂的野兽般怒吼着,用力夹住我,后来索性把我扔向了长凳,向我脸上打去……“捆起来!我要打死他!”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你能猜猜这位外祖父的性格特点吗?

(3)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想到“凶狠残暴”“人性泯灭”等词语,书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你借助目录猜猜是哪位人物?

……伸出冰凉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还在生气吗,小老爷?”……从口袋里摸出了饼干和糖果……弯下身吻了吻我的额头……

(4)大家都猜错了,这个人就是你们刚才认为残暴的外祖父,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人性是复杂的,跟随情节,你能体会更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书的插图,引导学生聚焦外祖父的形象特点,再出示书中人物描写片段,引发学生大胆预测描写的对象,最后揭示答案,让学生初步感知人性的复杂。)

2.情节对比,初探人物多元。

(1)“快乐读书吧”向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段情节:

那时我病得很重,剛能勉强起身。我清楚地记得,我病着的时候,开始是父亲开开心心地照顾着我,后来他突然不见了,照顾我的人换成了外祖母,一个很奇怪的人。

“你从哪儿过来啊?”我问她。

她回答:“从上面来,从下城来,不是过来,是坐船来!人怎么能自己从水上过来呢,真是个小迷糊!”

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让人糊涂。上面,楼上住的是几个染了大胡子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个卖羊皮的黄皮肤卡尔梅克老头。下楼梯可以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话就滚下去,这我一清二楚。可是这关水什么事?简直都乱套了。

“我怎么就迷糊呢?”

“因为你吵得人迷糊啊。”她说完也笑了起来。

——选自高尔基的《童年》,黄       玫译

(2)聊聊这位外祖母给你的感受。(预设:慈爱善良、风趣幽默……)

(3)小说中有一段染坊失火的情节描写:

染坊的屋顶在燃烧,那敞开的门洞里,火舌盘旋着往上蹿;尽管是深夜,但火势非常凶猛,到处是火光闪烁……

(4)你猜外祖父和外祖母谁是火灾现场的总指挥?(预设:外祖父,因为外祖父是一家之主,从他毒打阿廖沙看得出是个凶狠、厉害、胆大之人……)

(5)有的时候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读小说,关注不同的情节,你会更深地体会到人物不同的形象。

(设计意图:在小说阅读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结合具体的情节。通过出示外祖母与阿廖沙的相处片段,初步感知外祖母的人物形象;对火灾现场总指挥的预测,既引导学生结合人物形象特点大胆预测,又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化的。)

我们课文中的单篇小说人物较少,之前在《桥》中,我们已经学会用人物关系图来梳理(见图1)。

长篇小说出场的人物较多,同学们阅读时也可以试着用鱼骨图(见图2)和圆环图(见图3)来梳理人物。

(设计意图:“很多小说中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这是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倡导的重要阅读方法,尤其是《童年》中,人物有数十个且关系复杂,人名较长,不易分清,但都是围绕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采用鱼骨图和圆环图这富有童趣的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小说人物关系。)

四、自主规划,记录阅读

1.制订阅读计划。

同学们,刚才我们分享了阅读小说的方法,那和我们以前一样,你准备用多长时间读完这本小说呢?有没有合理的阅读计划推荐?[预设:阅读阶梯(见图4)、阅读打卡(见表2)等。]

2.记录阅读卡片。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阶梯的设置很有趣。《童年》像一幅斑斓的油画长卷,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的一段生活。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和事给他留下了温暖和美好,有些人和事又给他的心灵抹上了灰暗的一笔,阅读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色彩记录法”,用不同的色彩记录这些事件带给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提高阅读速度是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之一,以阅读阶梯的形式设置阅读计划,计时量化,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相应的任务意识和紧迫感,进而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读书记录卡体现了读记的习惯引领,“色彩记录法”可以丰富学生阅读记录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郭艳红

猜你喜欢
自传体阿廖沙高尔基
向着光亮生长
——走进《童年》,走进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我与阿廖沙的童年
父亲的群星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自传体小说中的童年叙事及其时空艺术
不随意自传体记忆的研究进展
新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
梦里客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