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公园中千篇一律的静态雕塑逐渐引发了人们对景观环境的审美疲劳,而交互式公共雕塑的出现,很好地改善了这一状况,并增强了公共雕塑与人、与景的交流和融合。从公共雕塑的互动性概念谈起,举例分析城市公园中公共雕塑的互动性表达方式,并对我国当下城市公园中公共雕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
关键词:互动性;公共雕塑;景观;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中的公共雕塑不仅有美化环境、纪念传承等作用,还具有连接人与景进行动态交互行为的“桥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对公共雕塑价值的呈现方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静态模式中解放了出来,人在景观环境中与雕塑发生互动,这一参与其中的行为使公共雕塑的互动性价值尤为显著。互动性、公共性、创新性成为了当下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公园中公共雕塑的互动性释义
“互动”一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互”是交替、相互的意思,是双方发生联系进而改变原有状态的行为,这本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学概念。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从人际交往来说,凡是某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所表达的意愿或所传递的信息得到另一方的反馈,就构成了互动。“动”打破了静止状态的壁垒,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过程。由此可见,互动不是某一方的单向行为,而是你来我往、互相起作用的,其意义凸显在“以人为本”的交流体验。
公共雕塑在城市公园中,其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雕塑与景观的互动;二是雕塑与人的互动。《大英百科全书》有“环境雕塑”的定义:“二十世纪的环境雕塑艺术往往会将参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包含在作品创作中,不再是仅仅把它们展示在观众面前;作为主流艺术发展的一部分,这种创作形式试图打破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历史隔阂。”[1]正因为公共雕塑的“互动性”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才使得人在环境中从被动欣赏转变为主观能动的参与,既激发了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将景观和雕塑作品的互动价值呈现出来,形成了雕塑与人、与景的和谐画面。“这种关系的建立,也就是创建了一个以人为主体、艺术作品作为媒介,从而使作品与环境、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也只有在互动中,在与观众的广泛接触中,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并最终达到人与人交流的目的。”[2]
例如,中国台北市立动物园于2004年“世界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年会”中打造的河马雕塑,后来还被网友们评为“全球最具创意的雕塑之一”。台北气候潮湿闷热,所以公园里的雕塑大多采用石材、水泥或青铜制造。河马雕塑位于园内的河马广场,广场的地面是由若干个小水泥砖块排列组合铺成,远远看去,砖缝就像是一层层荡漾起的波纹。但广场最大的特点是将地面看做水面,因此雕塑只能看见河马的上半部身体,下身则像是躲藏在“水面”之下,仿佛在告诉游客:烈日炎炎,卧在凉爽的水里最舒服了。河马雕塑的尺寸与真实河马体型相近,近距离地观赏雕塑,一幅动物闲适生活的场景便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有的正张着大嘴在打哈欠,有的脑袋倚在一起亲昵,有的正在帮同伴清洁卫生,还有的正慢慢潜入水面底下……此外,由于雕塑表面是被精心打磨过的青铜和水泥,因此在陽光下,河马的身体圆润光滑,如同真实河马(如图1)。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河马雕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互动,孩子们在雕塑上攀爬和嬉戏,大人们坐在上面闲谈,结伴而行的人们在一旁合影留念(如图2)。
在广场的一侧,还有许多木质或白色塑料材质的休闲椅,可供人们歇脚。周围的人、草地、树木、远山、蓝天、飞鸟……都和河马雕塑融为一体,谱成了一首“和谐之曲”。在河马广场,人们不仅能观赏到园内自然景观的美,还能身临其境与“河马”互动,感受轻松舒适的游玩氛围。正如黑格尔《美学》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艺术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不是等创作好之后再考虑将其摆放在哪里。
二、城市公园中公共雕塑的互动性表达方式
(一)公共雕塑与环境相融合
城市公园中的公共雕塑摆放地点多在户外,加上雕塑自身不便移动,所以位置的永久性要求艺术家在选址时合理考虑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雕塑和景观环境是统一和谐、互相依托的关系,二者互相衬托中展示出生机与活力,并能有效地提升整体景观节点的吸引力。雕塑作品不仅需要在形式与内涵上要与公园景观的主题相统一,在创作、摆放时的选址也需要考虑周围辐射区域内的交通流线、人流量、配套设施、功能和空间尺度等因素,充分考虑人在游园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并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视线范围供人们在雕塑旁开展观赏、休憩、留影、交谈等活动。若雕塑传达的内容、尺寸的大小、位置的选择不合理,则雕塑与周围的环境将会显得格格不入,也就不能带给公众良好的游园感受和互动体验。
(二)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雕塑的“公共性”与“互动性”要求艺术家在公共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怎样表现艺术美,还应将大众的需求也就是雕塑的功能性融入其中,考虑雕塑作品的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相结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当代人们生活中的产品设计思想深受20世纪德国包豪斯“以人为本”观念的影响,与产品相同,公共雕塑在创作时也应将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人是互动的主体,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将雕塑的功能性最大化,这样才可以增加公众与雕塑产生互动的可能性。“倚坐其旁,进入其间”,雕塑若有庇荫乘凉、搁置物品等实用功能,那么人在此处休息玩耍或欣赏园林景观的同时,还能受到雕塑作品的艺术熏陶,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无疑是锦上添花。
(三)参与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和身心疲劳,紧张压抑的精神状态需要找寻一些释放的出口。雕塑作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果能采用新奇、独特、有趣的设计手法,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活泼有趣的氛围,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并主动参与其中,趣味性的公园景观雕塑作品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感知方式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整体感知,所以互动性雕塑的创作可以从触觉互动、视觉互动、听觉互动、感应互动这几种方式入手,便可很好地激发人与雕塑积极互动的参与性。
卡尔-约翰·埃克罗斯(Karl-Johan Ekeroth)的《互动游戏》就是典型的听觉互动式雕塑作品(如图3)。此雕塑放置在公园内的草坪上供人们游戏玩耍,小喇叭的一端说话,大喇叭的一端就会发出不同的、有趣的声音。不同声音的产生,是依靠管道身上所设置的几个金属按钮,人通过弯曲雕塑的各个部分和按下管道身上不同的按钮,就可以实时产生多种声音效果,新奇又有趣。这件雕塑与公园中常见的静态雕塑不同,艺术家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充分考虑了人的感知方式。首先从雕塑的外在形式上来看,艺术家选择将雕塑作品染成红色,而红色与作为画面背景的绿色草坪恰好形成了色彩上的鲜明对比,造型上也是将管道弯曲成了奇特的样子,趣味性十足,很容易吸引公众的视线,并引人前来探究,自愿与雕塑产生积极的互动行为。其次是内容上,艺术家以声音的互动为出发点,并设置了可调节声音效果的按钮,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一时忘了旁的事情,忍不住想多逗留一会儿。
此外,儿童题材的雕塑作品也充满了趣味性和娱乐性,除了孩童天生对这类事物有很大的兴趣和需求外,这类雕塑作品也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唤起成年人的美好回忆,不知不觉被吸引,并与其产生互动。当然,不仅仅是儿童题材的雕塑才具有趣味性,历史故事题材、科技创新题材等都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此外,雕塑作品鲜艳明亮的色彩、变化丰富的形式,也可以很好地引人注目。
(四)雕塑的尺度与形体相统一
形体和尺度是雕塑的外在语言,形体的轮廓和大小是人对雕塑最直观的视觉反映。在人与雕塑的互动关系、雕塑与景的视觉关系上,适宜的尺寸感能带给公众舒适、亲切、放松的感觉,是引发人们产生互动兴趣的前提条件。规模宏大的雕塑作品容易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宏伟、震撼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上的压迫、紧张感,规模较小的雕塑则不容易吸引人的视线和互动兴趣。除了外在视觉,雕塑的尺度还体现在内涵精神方面,公园中的公共雕塑无论是造型还是精神内涵,都应符合时代的文化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低级趣味”的雕塑作品既不符合时代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的亵渎,例如在某网站2012年发起的“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中,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郑州“流氓结”、广西桂林“扶老”等雕塑作品,不符合大众的审美品味,甚至给人以“吓人”“毁坏市容”的不良印象,也就更难让公众产生与之互动的想法,毕竟只有被公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公共艺术。
三、我国公共雕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现存问题
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发展。国内很多公园中的雕塑作品多呈现出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尺度不适宜、内容低俗缺乏教育性、形式不具创新性、脱离大众审美需求等问题,没有吸引力就很难激发人与雕塑互动的想法。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各种形式的影响下,外来文化的传入及一些崇洋媚外的观念影响,我国的公共雕塑在创作上,和建筑、景观设计往往都偏向于西方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公共雕塑就该成为西方雕塑的复制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国内的公共雕塑应该向世界传达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观,相信这类文化传承性的主题公园和与之互相搭配的雕塑作品,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此外,雕塑艺术家们也应不惧批评,积极接受大众对雕塑作品的反馈和意见。若不考虑公众感受,难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满意度,而对批评建议的抵触,可能会使雕塑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
(二)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艺术领域的审美,以及艺术领域的认知都发生着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很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新的技术,并且把他们所认知的融入作品中,去探索作品中更多的未知性。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整合,互动媒体艺术也介入当代雕塑之中。”[3]创新是发展的硬道理,动态化、智能化的互动媒体艺术的介入,改变了雕塑艺术以往通过“雕”和“塑”的传统形式,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式的艺术审美方式将成为主流。图像、声音、文本、灯光、新材料等应用于公共雕塑,刺激人的各个感官,使得观者的感受体验更加强烈,也使得公园景观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公共环境空间更加灵动有趣。“智能技术正在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景观雕塑的智能化发展真正体现了“艺术+科技”的融合。”[4]
此外,我国应用互动式公共雕塑必须立足国情。我国人口众多,当下三胎政策的开放与实施,及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注定了儿童和老人两个特殊群体是当前包括公园在内的城市休闲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对互动式的公共雕塑有更直接、更特殊的需求,尤其是安全和教育方面。因此,未来艺术家们在创作互动式雕塑作品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在趣味性、参与性、创新性、教育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多多思考,多做完善。
四、结语
互动性的公共雕塑可以引导人们与景观发生积极的互动,提升雕塑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形成人与景观、人与雕塑和谐发展的良好互动模式。面对我国现存的公共雕塑现状及老龄化等问题,在人与雕塑的互动性上,应立足我国国情,创作时也应更多地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的需求。未来应在公共雕塑互动性表達方式上有所革新,给予互动式公共雕塑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为现有的公园景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亢康.营造与互动:上海城市雕塑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5.
[2]汤和.当代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研究:基于城市雕塑的分析与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09.
[3]吴绍霞.当代雕塑与互动媒体的应用[J].艺术大观,2021(27):132-134.
[4]陈从林,成乔明.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31-33.
作者简介:代艳娜,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