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窄”入口,知新“大”命题

2022-05-30 03:37:37江世亮
书城 2022年9期
关键词:追星气象科普

江世亮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  黄  卫著  黄缨童绘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以下简称《一只早飞千年的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二○二二年出版的一本以科技信息图讲述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的科普图书。

这本书的装帧无疑是精美的,拿在手上怎么看都是一件印刷艺术品。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李良序主任在本书序言中专门就本书的装帧给出了很高的赞誉,我很认同。但更多的认同,主要还在于本书内容的不同凡响。类似融科技、文史的科普读物是不少的,但本书的作者在材料处理上作了深度挖掘呈现,如介绍“风向标—相风铜乌”的一节中,作者从殷商时期甲骨文篆文“风、天、云”碎片的演变引出古人对风的认知的深化,从殷墟卜辞、古籍和出土文物中引出对风向标的记述、性状的描绘,合理演绎出相风铜乌及其不同的形貌、功能,而后作者的视角伸向当时西方文明的中心,结合彼时欧洲的风信鸡的各式形貌、贝叶挂毯的图案,显示人类在探求自然规律方面的主动性和进取性。

“贝叶挂毯”而后,作者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东汉末年的一处大墓中的随葬器物、壁画中,合理推断出墓的主人在车马出行中使用了观测风向、风速的相风鸟和测风旗。同时,作者又在今天仍存、逾千年的山西浑源圆觉寺塔顶,找到中国现存的最早的风向标—瑞鸟。这一路写来,书中用了近五十页的篇幅,融进了古籍记载、考古物证、绘画图片、相风鸟连带的建筑结构图示及为推动测风原理、装置做出贡献的中外代表性人物的人物传略、贡献等。

“相风鸟”和“风信鸡”此章结语:“风向、风速是气象观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变迁,已经出现了许多重要且引人注目的成果。但这只早飞千年的‘鸟会永远被记住!”可称点睛之笔。过往,对于中华民族能自傲于世的发明创造,人们讲得比较多的还是古时候的四大发明。这本书通过对千余年前古代中国人独立创制的风向标,汉唐时代先人创制的防雷电的避雷装置—鱼尾铜瓦等的研制,把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在气象观测与测量上的成就作了考证和具象化的表述,为科技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可信的案例。

由此而言,本书的意义不一般。回到知识性读物本意,本书是一本予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明史、考古、历书、机械、建筑等文史科技知识,立论考据、为文作图无不精致精巧,严谨有据,打破了人们对科普图书认知定式的科普书。

讲到科普书,大家都会马上想到一些既能把高大上的科学知识表达得比较通俗可读,又图文并茂,富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文化性的科普书目。这类书很多,比如汪品先先生写的那本《深海浅说》和卞毓麟先生写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以下简称《追星》)。但是它们仍然还是在我们理解的熟悉的科普类图书的范畴内,是作者通过各种表达手段非常准确、艺术化地表达了某种科学进展及其内涵的普及性图书。

相比而言,《一只早飞千年的鸟》开了另一条路,它在叙事表达上有这样几个突破。首先是突破了科学和中外文化,和历史、考古、建筑等诸多学科的学科知识圈。当然这不是本书作者编者的首创,之前有不少优秀的科普书都是破圈后获得成功的,如卞毓麟的《追星》就是跨了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不同领域追溯人类的寻天历程、追星之路的代表作。尽管如此,《一只早飞千年的鸟》在破学科知识圈方面做得也是很成功的。

其次,本书在表达上突破了时空。本书纵览了千余年人类古代社会对天象、气象的观测与测量的史实及其对今世的影响。当然时间跨度长的科普书也很多的,单就这一项而言,本书也并非很突出。

但是本书还破了第三个圈,就是在表达上它把教科书般的缜密(如第74-75页,天池测雨中对各种量杯形状、尺寸比例示意图及其计算推演)、建筑工匠出建筑图般的精密(如第115、125页对1752年法国人收集闪电的装置哨兵箱的设计草图和1573年明代广西容县真武阁内避雷装置的设计图)和对历史典籍、古代文化文字引用的绵密(如第146-147页,悬碳天平湿弦线一节中从古诗词中引出诸多融物候、天象和生活常识的表达,让人感叹千余年前中国古人的观测力、表达力)有机融合为一书,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个人愚见,本书是既可以作为科普书,也可以作为历史书、古文字书来看的,书中的绘图制作精美,文字读来琅琅上口,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字之美。

本书的作者还意图凭借“破圈”的多维表达,激发读者对科技创新的深度思考,发现成就“科技创新”背后的密码。书中能见到看似形散,实则藕断丝连的各个关于气象科技创新的故事。

说到政令律法和国家实力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书中记述了我国秦朝的秦律首次对自下而上的“雨泽”上报制定的律条细则、清朝官员上报的奏折、历朝历代因为对农时迫切、及时的了解的重视和需求而设立的相关机构和职位。另外,朝鲜参照我国明朝的管理制度上报和执行,英国气象学家则专注并创立了管理气象数据的统计收集机构。

在这本基于气象科技产品的科普书中,还出现了大量对创造者、发明者、研究者的人物素描。有中国的李淳风、黄履庄、秦九韶等,有欧洲的弗朗西斯·蒲福、丹尼尔·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霍勒斯·本尼迪克·德·索绪尔等。他们都惊才艳艳、知识储备强大、实践能力卓越,在各自的时空,对人类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人学识、經历、人脉,以及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是如何影响了科技的进步。

所以,本书从气象科技这样一个“窄”入口,经科普创作和构思的不停破圈,衍生到了科技创新的“大”命题,并以舒适的图文配比和呈现,带领读者阅读,触发读者思考,堪称一部精心创制的原创气象科普图书。

猜你喜欢
追星气象科普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气象(2021年2期)2021-07-01 06:19:58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我们班的追星风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气象战士之歌
心声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2
编辑部追星日常
意林(2019年18期)2019-10-07 12:28:58
大国气象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