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晶
南宁二中2021年高三8月月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8月8日第32届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16天的赛事里,运动员们一次又一次书写了自己的“青春的故事”。
运动员超过30岁即进入了运动竞技不可能的阶段。可是,32岁的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夺得金牌,她说:“年龄不是阻碍,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加值得坚持。”她以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青春力量,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重要拼图。
还有昕雯组合的憾失金牌,女排的伤痛与泪……他们一次次改写历史,实现新的突破,为祖国荣誉、中国精神而战,他们的“青春故事”比获得金牌更珍贵。并非夺冠、登顶或成功才有“青春故事”。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班级准备就此召开一节以“写好青春故事”为主题的班会课,你作为班干,将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脱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学会学习:理解和思辨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一)真实情境限制
1.主题范围为“写好青春故事”
那么“青春故事”意味着什么?
从题目提供的材料看,我们首先要理解具体情境“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们谱写了哪些精彩的青春故事。考生必须在题目提供的运动员相关素材中筛选、理解和概括出“青春故事”的具体信息。
2.在情境设计上,任务明确
题目给出关于“青春故事”的两则东京奥运会材料。
第一则材料,30歲即进入了运动竞技不可能的阶段的金牌获得者巩立姣书写了坚持不懈、突破自我、不断挑战、奋斗不息的青春故事。
第二则材料具有思辨性,丢掉了金牌固然遗憾,但材料也指出比金牌更珍贵的当属运动员们不断突破,不畏艰辛,为祖国荣誉、中国精神而战的青春故事。
综合两则材料可概括,“青春故事”应当是由“青年人特有的坚持不懈、不断挑战、奋斗不息、为国而战的奥运精神所书写的人生历程”。
从启示意义方面谈,应当学会从正面认可、赞美夺金和登顶的精神,也要赞美未获成功的奥运精神。写作不应该只是就事论事,从奥运精神的青年故事说开去。
3.价值限制:主题“写好青春故事”,重点落在“好”字上
考生需要凭借题目材料思考“好”的价值指向,除了向奥运健儿学习坚持不懈、不断挑战、奋斗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外,还要走出小我,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才是“好”的积极意义。
4.背景设计:班会课
班会课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是特殊的教育场域。发言内容应当具备一定的启示性和号召性。
5.对象限制:青年在校生,班干
身份是青年班干,演讲对象是同学们,因此作文表达应当有一定的对话、交流意识,不应该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表达过程中尽量以“我们”“你们”为陈述议论人称,让作文论证更有亲和力。
6.体裁限制:发言稿
发言稿类即演讲稿,格式要符合体裁特征,符合标准。
(二)扣题任务
针对主题和两则材料的关键句子,考生作文都要紧扣,不得脱离。题目中的“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加值得坚持”“以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青春力量”“改写历史,实现新的突破,为祖国荣誉、中国精神而战”等观点句,都可以截取入作文,为观点所用。
不懈拼搏挑战,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是不是冠军并不重要,奋斗、挑战才是“好的青春故事”注脚。
(一)建构分论点
分论点的架构,直接考查学生审题扣题准确、建构思维逻辑的立体面能力。
1.分论点尽量突出,围绕主题,扣题明确
分论点设置位置要突出,分论点当注重“点”的特色,即短小、点睛。短小精悍,不冗长,正如一本书的目录,恰恰是一本书的精华;点睛,分论点要做到准确、扣题紧密,这是让阅卷者认可考生的思维构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是老师耐心阅卷并给出高分的前提。总之,分论点的架构要能围绕主题,逻辑层次感分明,扣题意识突出。
2.分论点呈现明显的逻辑关系
考生如果能至少从三个角度分析论证总观点,且分论点之间能呈现出螺旋上升关系,三个层面,立体的论证,将一篇作文的论证空间拉大,充分写入自己的分析论证素材,充分展示论证分析过程,总论点才能得以树立、明确和深化。考生们还要注重修饰一下分论点,可以采用一些意象连接,或者是逻辑关系较强的动词连接,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果能再运用一些比喻、设问、引用等修辞,那就再好不过了。
例如比喻型的分论点:
我们的青春,应以不屈和挑战来书写彩色年华。我们的青春,应借遗憾和激情来开辟全新道路。我们的青春,应凭奋斗和奉献拼出美好的明天。
设问或反问型的分论点,例如:
谁说青春年龄有限制?只要坚持梦想,我们的故事照样精彩。谁说失败了,我们就不配有青春故事?只要拼尽了全力,我们的故事比金牌都珍贵。谁说我们写不好自己的青春故事?看我们这一代青年,就是最好的故事。
(二)段落材料排列逻辑清晰,有层次感
作文经典素材的运用,能在让作文内容充实的基础上,增加语言的精彩亮度。因此大量积累和运用经典、新鲜和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素材到文章中,论证有力度了,语言优美了,却也可能出现逻辑混乱、堆砌材料、烦冗复杂的无效性特点。因此,要让材料在准确性基础上有序地表达并发挥“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那么材料安排的联系点和逻辑顺序就要做到有序、分明和清晰。
素材排列叠加要有逻辑顺序和分明的联系点。比如可以按照时间关系举例。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实。这样的排比或铺排举例在时间上就形成了延续和延展的作用,强调分论点精神的传承性同时具备时代性特征。还可以按照空间关系举例。从国外到国内,从省市到乡村,方位空间的转移,强调影响范围广,震撼力强。更可以按照多角度、多层次的理念举例。从体育到科学再到扶贫攻坚,从医生到消防官兵再到扶贫干部等等。由点到面,以小见大,更能体现材料的典型性,充分发挥举例论证的作用。
從时间阶段的延续性角度举例,连贯严谨,体现阶段性、延展性。例如:
回溯过往,北大学子沉湎于埋首伏案,蔡公提倡美育之言掷地有声,开社团,设讲坛,力成心灵丰盈、人格健全的人才高地;揆诸今日,顾亚执着于乐队建设,为小学孩子们开辟心灵的净土,成就走出大山的梦想破土而出。
从多个门类角度举例,以小见大,体现全面性和范围性。例如:
脱贫攻坚战场上,君可见青年干部黄文秀鞠躬尽瘁,愚公毛相林打通天堑之路;抗战新冠一线上,君可见“组局者”汪勇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援鄂医生梁小霞不幸牺牲。
青春有梦 奋斗不止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青春有梦 奋斗不止》。青春是梦想的花园,是奋斗的舞台;青春是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绘色。作为班干代表,我将在这次班会课上,分享我对于奥运健儿“写好青春故事”的思考。
为书写春青敷上底色,梦想与信念是奋斗的航标。从奥运冠军巩立姣跨越年龄阻碍夺金,到苏炳添创造中国速度的新里程碑,不仅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场上的坚守所得,更是源自内心的梦想与信念的强大驱动。因为有梦想,全红婵每天400次跳水练习,终成就了奥运赛场上全满分的历史激动时刻;因为有信念,张桂梅深扎大山,与孩子同甘共苦,艰苦条件下也能乐在其中。或许是否得到金牌并不重要,赛场上折射出的奋斗刻苦、梦想信念的力量,才是体育背后的含金量。对于我们,纵使有着惊人的天赋,即使享有高处风景,缺少了梦想与信念的支撑,生命之树怎能常青?没有了这些,我们又怎能向生命更深、更远处迈进呢?
为书写青春勾勒模样,为家为国的拳拳之心是精神的支撑。从马龙、樊振东顶峰相见时“龙马振东赢”的豪迈,到昕雯失金、女排破防的经验教训,体育赛事有胜有败,诸多变数,但唯独不变的,便是“殚精竭虑以成之,舍生忘死以从之”的家国情怀。或许有人会理怨说:“明明妥妥的金牌还丢了,真气!”但是,你可曾想过,绝不是只有登顶问穹才是成功,不是只有赢得金牌才是为国争光,无论是博尔特那样桂冠满身的明星,还是阿赫瓦里这样“没成绩”的选手,在赛场上拼尽全力,赢得光彩,输得大气,才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同学们,每一个心系国家,在赛场上挥汗的运动员都值得尊重。
为书写青春装裱边框,脚踏实地才是仰望星空的前提。身为青年,要学奥运健儿,决不能只是好高骛远,空谈大话,正所谓“德不能空谈,道不可坐论”。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们,唯有在学术研究上,敢攀无人问津的“高寒带”,在管理上敢闯危机四伏的“无人区”,冷板凳沉静稳坐,在技术攻坚上刨根问底,上下求索,最终才能在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干一行弃一行,学一门放一门,则是最为青春所忌讳的。唯有怀梦出行,为国为民,奋斗不息,久久为功,才是青春路上应存的姿态。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者,荣光属于实干家,而归根结底,还是用我们的青春写家国情怀。
奥运健儿写好了他们的青春故事,看我们写下无悔的青春年华。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二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