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颖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课文尤其是名家名篇,内涵丰富,主旨深远。仅凭阅读文本,学生难以开展有效对话。因此,教师要适当借助文本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在统编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涉及资料的学习。这些资料有分散出现的,也有集中安排的,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关注编者安排的资料学习。
一是关注资料学习的序列要求。在统编教材中,除分散出现的资料外,集中安排与资料有关的学习要求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在综合性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提出了与资料有关的学习要求。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学习中,第一次提出了“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就资料获取的途径、记录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另一种是在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中,也提出了借助相关资料开展阅读活动的要求。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提出了“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二是关注资料学习的单元要求。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在资料方面的学习要求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古诗三首》中,课后练习3的细化要求是:“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其中的“结合”就包括课文提供的注释这种课内资料,解决的问题是理解诗句的意思与体会表达的情感。在《少年中国说》中,课后练习2的细化要求是:“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结合”的要求没变,解决问题的要求提高为对全文意思的理解。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课后练习5提出的细化要求是:“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这里“结合”的对象重在课外资料,解决的也是涉及课文主旨与感情方面的深度问题。
在涉及资料的有关学习中,收集资料是重要内容。学生收集资料之后,并不代表资料方面的学习就完成了,还需要进行梳理与分类,才能为后续运用资料打好基础。
一是梳理助学系统的资料。编者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已经把相关资料通过不同形式融入课文助学系统中。如单元页呈现的内容、课文、注释、插图、课前导读、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助学系统中出现的资料进行梳理,以备阅读过程中能够适时运用这些资料。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助学系统中出现了大量资料。文本中包含圆明园的建筑史、毁灭史等方面的资料;课文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课后练习3的资料突出了圆明园毁灭给国人带来的痛楚;阅读链接出现的诗歌及相关注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分类梳理课外的资料。学生自主收集课外资料后,还需要将资料加以分类。如教学《七律·长征》,课文中虽然有一些注释,但多数只是简单解释了相关的地名,对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并未加以解释,这就需要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输入“红军长征”等关键词,就能获得大量的资料。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比如,可以用诗句中涉及的地点——金沙江、大渡桥、雪山等,作为关键词对资料进行分类。在学习诗句中的关键词时,学生就可以选择相关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运用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受文本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因素影响,学生需要借助资料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如教学《示儿》,诗人陆游在绝笔诗中说的不是钱财的处置问题,也不是关心子孙前途的问题,而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诗人会有这种表达呢?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收集的资料来理解诗人的行为。一是陆游生活在南宋,民眾普遍希望国家统一;二是陆游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运用这两方面的资料,学生才能理解陆游临死前为什么念念不忘的事情是嘱咐儿子将来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告知收复中原的消息。
二是运用资料感受人物形象。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完全有时间撤离,他为什么没有离开呢?课文只是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只有借助资料弄明白这些话中的“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现在是什么时候”的具体内涵,学生才能理解李大钊不离开北京的原因——李大钊是掌握革命力量的核心人物,如果不在斗争前线,就会给革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从而感受到李大钊是一位伟大的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坚强的领导者。
总之,阅读教学离不开资料的学习与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把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拓展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