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聪
近日有媒體报道,一些服务户外劳动者的爱心驿站虽然设计美观、设备齐全,却长期上锁成了摆设,户外劳动者只能“望而兴叹”。好事没办好,令人遗憾。
爱心驿站本是给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热饭、休息等服务的地方,现在却大门紧闭,不仅使建设投入的资金“打水漂”,更寒了群众的心。怪象背后,是相关部门的服务理念和群众意识出了问题,没有站在为户外劳动者解决实际困难的角度,切实安排好爱心驿站后续管理与维护工作,让“民心工程”成了“门面工程”。
其实不只是爱心驿站,类似公共便民设施“建而不用”的现象并非孤例。要想避免此类问题,相关部门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想人民所想、办人民所需。还要提前做好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好项目建设、使用、维护等一系列环节。此外,监督工作也要跟上,该严格审批的不能放松,该整改问责的及时落实,让便民设施真正贴民心、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