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数字报纸应运而生,促进了编辑出版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图书的编辑出版改变了传统线下出版的流程,依托网络技术和平台便可实现在线出版,出版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出版社若想在竞争激烈的数字图书出版市场中存活,需要实现出版流程和内容的转型和创新,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出版服务。文章在分析数字时代编辑出版转型与创新的基础上,得出了数字化的编辑出版思想尚未建立、编辑出版流程尚未得到优化、编辑出版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产品数字化营销和宣传不足、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缺乏等问题,提出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各项流程、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宣传影响、注重用户沟通的建议,旨在推动编辑出版行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198-03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我国社会开始朝数字时代前进。编辑出版行业同样不例外,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道路。在整个过程中,编辑出版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前进的脚步。因此,出版社有必要对目前的转型情况进行梳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予以解决,不断优化编辑出版流程,为作者提供多元服务,推动编辑出版数字化生产模式的进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出版图书、报纸、期刊等资料是出版社的主要工作内容,出版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作者对出版社的信任和服务评价,进而影响出版社的口碑和声望。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出版社具有数字化出版的能力,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和多元的网络出版服务。对于出版社来说,改变传统的出版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满足作者和读者的各项需求,能够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二)有利于顺应行业发展
新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深化,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整个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信息资料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同样影响了编辑出版行业。整个编辑出版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走数字化转型道路的出版社抓住了机遇,实现了盈利,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没有顺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出版社,故步自封,最终被消费市场所淘汰。由此可见,出版社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顺应行业发展,积极主动迎接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有利于出版社在竞争中提升自我。
(三)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
数字经济时代,出版社的工作内容得到了丰富,不仅可以出版纸质图书资源,还可以根据读者需求开发数字化新闻、电子书籍等产品,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服务范围,吸引了更多作者和读者关注。由于数字化出版服务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可以接受来自全国各地作者和读者的订单,加之数字化出版流程高效、便捷,在很短时间内便能够完成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一)数字化的编辑出版思想尚未建立
以往,管理规范能够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在数十年的规范、严格管理之下,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较为保守和传统,一时间很难接受新事物,建立数字化思维[1]。虽然很多出版社走上了数字化出版道路,但是其经营策略和理念仍然受到传统生产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存在产品制作创新力不足、遇事决断力不足、作决策保守等问题,阻碍了数字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和落实。数字化的编辑出版思想是根本性的问题,其影响了数字编辑出版各项工作的规划和推动,对出版社的转型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出版社应积极调整思想观念,从顶层设计层面做好数字化转型。
(二)编辑出版流程未得到优化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的时效性较强,人们一般通过数字新闻、图书等产品获取信息,很少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等待。部分出版社已经走上了数字產品开发和服务的道路,但是其出版流程仍然受到传统烦琐程序的影响,还存在一些较为冗杂的审核程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无法及时满足网络作者和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编辑出版流程未得到优化是转型过程中的较大难题,出版社需要积极进行调整,去除不符合数字产品出版流程的程序。
(三)编辑出版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出版社的人员较为固定,流动性不强。从现实情况来看,出版社的主编和相关工作人员资历老、年龄偏大,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面对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发布和宣传等工作时,会出现无法应对、技术落后等问题。出版社的人员构成不合理,年轻的专业力量匮乏,社内无法形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氛围,多数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出版人员素质的低下无法适应数字时代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无法为互联网作者和读者提供良好的在线服务,阻碍了出版社的口碑和影响力。总之,编辑出版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问题。
(四)产品的数字化营销和宣传不足
从传媒行业市场来看,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出版社往往会借助各类营销和宣传手段。在数字经济时代,出版行业的竞争局势更加严峻。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早早走上了数字化转型道路,实现了数字产品生产、宣传和营销工作的优化,占据了数字服务的高地。而一些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出版社,受到思想、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被动走向数字化转型道路,忽视了数字化营销和宣传的重要性,缺少网络平台的宣传,自身的优势和产品特点无法被大众获悉,导致大型出版社仍然拥有更多的消费者,中小型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
(五)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缺乏
传统媒体时代,出版社处于出版服务的支配者,很多情况下作者和读者需要妥协出版社的服务内容,出版社很少积极主动与作者和读者进行沟通,产品的出版完毕代表着服务结束,不重视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2]。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有效提高,服务选择的自主权更大,各大出版社成为消费者挑选的对象,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愈发紧密。很多出版社虽然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但是缺乏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无法有效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无法为服务内容和形式调整提供参考思路。由此可见,与消费者沟通和联系的缺失阻碍了出版社服务的创新。
(一)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出版行业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原来的线下出版发行工作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出版服务模式。为了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出版社的领导层、管理层与工作人员都应转变思想观念,逐渐建立数字化服务意识,为数字化服务的拓展和升级做好思想准备[3]。只有出版社的各级人员都做好了思想准备,服务内容的转型和创新才能落实。
出版社的领导应紧密关注行业内的新变化,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将数字化管理理念应用到出版社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策略中,为后续的工作指明方向。同时,还应起到动员员工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向员工阐述未来发展的趋势,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出版社的管理层应贯彻落实顶层规划的内容,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数字化出版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带领工作人员加入工作的转型队列中。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应转变自身工作理念,明确自身不足,丰富自身的数字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能力,以此适应工作内容的变化。
(二)优化各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传统媒体时代,出版社的流程烦琐,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图书的出版、电子期刊的出版成为主流,出版和发行只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便可实现,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4]。为了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出版社应优化数字出版的各项流程,解决程序烦琐带来的工作效率问题,及时为消费者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数字图书、电子期刊等出版业务的流程优化,符合数字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以电子工业出版社为例,其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方针,走“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道路,简化了数字图书的发行流程,缩短了数字图书的出版周期,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该出版社还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线上预约或订阅服务,作者和读者可以提前预约、办理相关事项,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该出版社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稿件、书籍校对,节省了人力资源,为出版社的运营和发展节约了生产成本。
(三)提升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队伍缺少青年骨干且信息能力薄弱。人员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和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出版社各项数字化任务的完成,阻碍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出版社应注重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行业交流三个方面出发,在优化人员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素质,使其能够应对并解决数字化出版工作中的各项难题。
在人才引进方面,出版社应与高校密切合作,通过春招和秋招的形式引进专业数字图书领域的人才,为数字运营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为数字图书的出版奠定良好人员基础[5]。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版社应定期组织员工信息素养培训大会,将数字化运营的知识以专家讲座、理论学习等方式传授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工作能力。在行业交流方面,地方出版社可以向省级和国家级出版社看齐,学习优秀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方法,派遣人才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数字化出版经验的互通、共享。
例如,各级出版社可以邀请新华出版社的专家和数字编辑出版人才到本单位举办讲座。专家能够向员工传授新华出版社数字图书的出版经验及出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同时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拓展员工的认知和思路,指导其实际的数字运营工作,有效提升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科学程度。
(四)加强宣传推广,扩大自身影响
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社应注重对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扩大自身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发酵口碑、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出版社应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交媒体中,借助社交媒体的强大社交能力实现宣传信息的分散式传播。若想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应做好营销和宣传的组合拳,提前规划好宣传内容,选择用户流量丰富、转载功能便捷的媒介组合,扩大宣传范围[6]。
以中华出版社为例,该社充分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媒体平台,从2019年开始就将各类出版信息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更新,既方便作者和读者查阅,又宣传了自身的数字期刊产品,每期推送的微信推文阅读量均破千,由此可见微信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因此,出版社可以学习中华出版社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宣传产品,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
(五)注重用户沟通,提供个性服务
数字经济时代,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和选择是出版社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尤其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时代,更应密切关注作者和读者的需求,获知其服务内容,根据出版社的实际产品情况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個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出版社与作者和读者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多元渠道了解作者和读者对产品服务的想法和意见。这有利于根据他们的意见调整原有的服务流程和内容,不断优化数字产品和服务。出版社与消费者的密切沟通符合现代服务理念,也是赢得更多消费者信赖的必由之路。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通过微博与消费者取得密切联系,拥有粉丝114万。出版社的微博运营人员经常通过微博评论互动的形式,与消费者密切沟通,获得他们关于数字图书产品的看法和评价。一些消费者表达诉求后,运营人员会及时答复,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又防止不良舆论的产生。
传统媒体时代,出版社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图书和期刊的出版和发行,向客户提供作品发表等服务。数字经济时代,出版社的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数字化的出版项目成为主要工作,这就要求出版社及时调整业务流程和人员配备,满足数字化时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出现了数字化编辑出版思想尚未建立、编辑出版流程未得到优化等问题,阻碍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因此,出版社可以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各项流程、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宣传推广、注重用户沟通这五个方面出发,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卢碧云.数字时代的新闻编辑转型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4):213-214.
[2] 周雪萍.浅析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20,4(16):110-111.
[3] 王淇.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5):246.
[4] 高磊.数字时代的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5):99.
[5] 肖博爱.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2):149.
[6] 周小斌.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2):106-107.
作者简介 张鹏,本科,主编,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