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简史》创作策略研究

2022-05-30 22:19韩荣云赵丹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韩荣云 赵丹迪

关键词:《中国哲学简史》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冯友兰是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所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1931、1934)奠定了中国哲学学科基础a,为民族文化和传统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至1947年,冯友兰受邀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访问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其教学所用的英文讲稿源于对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后文使用“两卷本”指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浓缩和修改。这些讲稿经整理成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由麦克米伦公司于1948年出版。英文原版出版后,又有法语、意大利语、南斯拉夫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和中文等译本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一直是世界多所大学有关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书籍,也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b

目前,学界对《中国哲学简史》的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包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译本对比、跨文化阐释、教育思想、哲学研究、策划营销等。孙文龙和田德蓓对《中国哲学简史》体现的翻译思想进行了系统评述c,认为冯友兰讨论了当时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即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译者(指冯友兰本人)的翻译策略受读者群体反应、读者阅读、读者阐释期待和读者已有阐释资源及能力的影响。张瑞华对比了“两卷本”和《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冯友兰翻译策略的出发点始终是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哲学简史》有两个中译本,涂又光译本和赵复三译本。涂译本是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由冯友兰亲自审阅和修订的唯一译本,应更贴近冯的著作本意,故本文引用涂译本作为参考)d这种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和创作的思想也与接受理论不谋而合,笔者受以上两篇文献的启发,试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哲学简史》的创作策略进行分析,以涂译中文版为参考 ,考查《中国哲学简史》创作的历史语境以及冯友兰如何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来提高作品的接受效果,并进一步阐述《中国哲学简史》广受西方赞誉的原因。

一、接受美学理论和期待视野简介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aesthetic theory) e,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欧洲的文学研究重点从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作品的接受和影响。它将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的具体阐释、接受度和传播效果的影响。1982年,以德国康慈坦斯大学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汉斯发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f为标志,接受美学成为一个独立学派。“接受美学”又被称为“读者回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强调读者是任何文本的构成要素,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阐释和评价与作品及作家形成联动,共同建构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读者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接受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视野”包括文学和生活两大部分g: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读者的社会历史环境、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生活经验、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文学的“期待视野”则是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对文学规律的认识和审美观等。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就必须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如必须考虑读者是否能理解、阐释、欣赏其作品的文学题材、表达方式和引用案例等。如果他以往的习惯表达是当代读者不易理解或接受的,那他就要重新分析读者的“期待视野”,调整表达方式,促进作品的接受和传播,因为只有被读者接受和理解,作品才完整,才会有生命力。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简史》的创作策略分析

1946年抗战胜利后,冯友兰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讲授中國哲学。次年,在与布德博士(Professor Derk Bodde) 合作英译《中国哲学史》第二卷的时候,冯友兰决定面向西方读者创作一本有关中国哲学的通俗著作。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h,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对中西方哲学的研究均颇有建树,自然也深知国内读者和西方读者的差异。笔者认为,虽然冯友兰在“两卷本”的基础上创作了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但该书并非是“两卷本”的简单浓缩,而是基于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进行增减、修改和阐释的成功典范。下文笔者将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中国哲学简史》的创作策略。

首先,《中国哲学简史》前两章i的内容是“两卷本”所没有的。在第一章中,冯友兰试图消除西方人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误解。西方认为儒家和道家等中国哲学是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宗教是哲学、正规组织、教条以及仪式的结合体,这样的结合体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哲学以提升精神境界为传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基础,而宗教将人限于“尘世事务”,力求提供实际的信息为人生提供指引。因此,中国哲学和文化与西方的宗教和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此外,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简短而富有暗示,这增加了西方学生学习中国哲学的难度。所以,在第二章中,冯友兰从大陆国家的地理背景、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背景、以土地为基础的家族制度等角度,阐释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哲学的表述方式和方法论与西方如此不同的原因。比如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表述的“天下”和“四海之内”都是指“世界”,而像希腊这种海洋国家的人必然不会使用“四海之内”表达“世界”;又如,中国人以农业为生,“农”的重要性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关注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由此,儒家和道家悟出了物极必反、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哲学思想;再如,农业的重要性和土地的不可转移性也催生了注重家庭内部等级和祖先崇拜的家族制度,因此论证家族制度合理性的儒家也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哲学。

由以上论述可见,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根基与西方差异颇大。初学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若不具备以上背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必会出现许多困惑,不能全然了解中国哲学的内涵,毕竟在冯友兰之前,英语世界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著作,尤其是通论和通史性著作极其缺乏。j冯友兰显然考虑到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认知不足,通过前两章系统阐述并分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成因,充分融合作者和读者的视野,为读者整体上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做好了铺垫,提高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度。

其次,冯友兰在讲述各家思想时,对关键段落做了阐释和评论。在第一章中,冯友兰就提出翻译是解释,一个译本只能提供一种解释。然而中国哲学的表述方式简短而富有暗示,一个译本必然无法解释出原文蕴含的所有信息,译者(此时也是作者)必须要提供译文之外的其他信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因此,冯友兰在讲述各家思想时,除了用英文译出相应的著作原文,还会附上个人的阐释和评论,减少读者的理解障碍,提高作品的接受度。比如,冯友兰在第六章介绍道家观点的发展时,引用了《庄子·山木篇》中的故事,故事借“山木无用却能保全”和“雁不能鸣因而被杀”这两则事例引出庄子的观点。冯友兰在翻译了故事原文后,紧接着添加了如下阐释k,以解释体现在故事中的道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山木无用得以保全”体现出道家思想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杨朱的全生避害观点;而“雁不能鸣因而被杀”则体现出道家思想第三阶段代表人物庄子的观点,即超越生死,从更高的观点看事物,而不是简单避害。

《中国哲学简史》的首批读者主要为选修了冯友兰哲学课程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也欠缺对中文典籍文学规律的认识,甚至是因为年纪尚轻而缺少生活经验,因此期望他们仅从译文中理解各家观点实在是巨大的挑战。冯友兰在创作时也充分考虑到这些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水平,因此除了翻译典籍原文外,还会对原文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评注,对原文中的象征、意象、隐喻等元素进行明示,帮助读者理解有限篇幅背后所蕴含的无限观点,同时也贯彻了他“翻译即解释”的翻译观。

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少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冯友兰采取了“以西释中”的创作策略。第一,冯友兰引用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等著名西方哲学家的观点阐释来中国哲学。比如在第十章,引用斯宾诺莎的观点来解释道家“以理化情”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人可以利用理解来削弱愤怒、失望等感情,减少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冯友兰引用斯宾诺莎在《伦理学》l中的表述对该观点作进一步阐释,即“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m。第二,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引用也常见于冯友兰的创作中。比如在解释入世和出世时,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大约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具备一定西方文学基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必然知晓古典主义强调社会责任、重君权,而浪漫主义强调自然而发的情感、重自由,以此为纽带,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中入世和出世的內涵。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先前的文学阅读和积累成为读者阅读《中国哲学简史》的前理解水平(preunderstanding)n,是“期待视野”的构成部分。冯友兰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前理解水平,缩短了读者和作家之间的审美距离,重构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三、 结语

冯友兰在创作《中国哲学简史》时,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即考虑到目标读者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础缺乏系统性了解,对汉语的理解以及对中文典籍文学规律的认知有限,却对西方文学和哲学具有丰富的积累。以上的“期待视野”导致目标读者无法完全体会《中国哲学史》中众多象征和意象背后的蕴意。基于对目标读者“期待视野”的把握,冯友兰在创作中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成因,在援引典籍原文的同时附加评注以显化原文中的象征、意象、隐喻等元素,“以西释中”借用著名西方哲学家的观点和西方文化知识解释中国哲学各家的观点。综上,冯友兰尽量缩小了作品与读者的审美距离,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逐年保持高质量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和地位也在发生改变。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落差,中国的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也存在反差。面对这样的现状和挑战,今后的对外翻译工作需要重视分析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提高外宣文学和作品的接受效果,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