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彤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方法以文学性和审美性为导向,以《昆明的雨》为例,探究文本细读在散文中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欣赏散文。在散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探究中,我们应当细读语言、参透意象、深入语篇、了解背景以求能够发现新奇点,咀嚼空白之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发挥文本细读的作用。
关键词:文本细读方法 散文 《昆明的雨》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的优美的散文,细细品读这些散文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审美素养。但是和小说,记叙文等文体比,散文大都故事性不强,语句散乱,注重表达情感与描绘美景。再加上对散文的意形难以掌握,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容易出现读的不深,读的不透,甚至是理解有偏差的窘迫状况。文本细读是上个世纪出现的文学批评方法,深刻影响了当代的阅读的方法探究。语文阅读的文本细读方法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有所不同,在新批评方法的基础上,语文阅读的文本细读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语文文学作品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文本细读的方法。针对学生读的不深、读的不透、读的有偏差的情况,教师应该掌握相关的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思考,细品散文的语言,体会其中真切的情感。
一.文本细读方法与散文阅读
文本细读是新批评文学的主张,出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批评文学角有意的回避和屏蔽文本的作者和背景,他们要求读者回答文本之中,并且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分析文本的标准。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文本本体论,必须以文本为中心,坚持表意的独立自足性;文本细读也是一种语义结构本体论,必须要深入文本语境研究字词句篇“对立调和”的内在联系,从语义结构中细读文本,强调文本内部组织结构的解读是文本细读的重点;文本细读还是一种修辞效果论,抓住“隐喻”“张力”“悖论”“反讽”等修辞探究文本的文学魔力。[1]总之,新批评文学非常注重文本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刻意规避作者、社会背景等除了文本以外的东西,从文本的本身入手,主张发掘文本的文学艺术。
“文本解读是读者依据自身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以文本本身相对独立的完整表意体系为中心,关联融贯作者原意、作者身世与社会自然背景、读者生活体验,经过综合、周延思考和完整表达得出的对于文本表意的系统、周密认知。”[2]语文阅读中的文本细读与新批评文学的文本细读是有本质区别的。新批评文学注重发掘文本的艺术,而语文阅读的文本细读则是以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为导向,遵循文本细读一般方法,以文本本体为核心,联系作者的背景以及意图和读者本身的经验融会贯通,对文本进行细致而又周全的细读。
散文与诗歌和小说文本不同,细读的角度和手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我们在细读小说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等,在诗歌的细读中,我们关注感情与韵律。由于散文的文体较为特殊,结构开放,没固定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掌握散文“形散而什不散”的特点。学生在掌握散文的语言、意象、结构等外部形式外,还需要意形合一,把握散文的所要表达的意。所谓词不达意,散文的文本特点决定了掌握他的难易程度,初中的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往往找不到切入点,难以品味散文的深层意味,会出现读不懂散文,甚至是惧怕散文阅读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语文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细读,品味其中的奥妙,与学生达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使散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得以展现。
二.散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探究
时下的课堂,不少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往往不够深,不够广,如蜻蜓点水一般使得语文课堂寡淡无味,这样语文阅读也就失去了活力。因此,语文老师不仅需要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还要结合文本的语言、语境、背景等方细微因素挖掘与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空间,体会深层意蕴,下面以《昆明的雨》为例,谈谈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细读语言,体味别样韵味
1.细品词语,抛出问题
语言文字蕴涵丰富的知识,人们通过细读语言文字能够从从中有所感悟。文本细读就是沉入字词,“视而可识”,“察而见意”,透析关键语句,领会言语的精细微妙,品味语言的节奏与机理,探寻语言形式背后的“千山万水”,这样才能激活文本生命。[3]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对散文语言的透析不是很深,很多时候只是浮于表面一带而过,不能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和细细品读。但是所谓的细细品读并不是逐字逐句的去分析文本,这样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反而得不偿失。作为老师,要有“鉴别”的眼光,欣赏语言要有敏锐的眼光,挑选重点语句,以起到发人深思,启迪心灵的作用。
如《昆明的雨》中有这样的描写:“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我们都知道“丰满的”是一般是形容人的词语,而“浓绿的”的雨季又会引人遐想。这里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明亮的”“豐满的”“浓绿的”各是指什么呢?这一段出现在文章的前端,有着启发下文的作用。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学生会认真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景会用丰满和浓绿来描绘,另一方面也会给一些没有认真研读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昆明的雨季是绵长而又不令人厌烦的,所以作者的心情是“明亮道德”,在雨季的时候,一些菌子会长势极好,所以用丰满的来形容这些长势好的果实是合情合理的。另外昆明地处低纬度地区,用浓绿来形容昆明的雨季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体现了作者用词既冒险而又准确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品读文章的词语,不会拘泥于表面,一带而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另辟蹊径,咀嚼句子空白之处
在文本细读中,学生品味文本的空白之处,就能从看似平淡的语言中发现其中蕴藏的深意,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学生可以将文本解读作为突破口,深刻体会文本的内涵,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4]现如今教育手段多种多样,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教师过于依赖教辅资料会禁锢思想,缺乏独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更不必能让学生的思想足够独立创新了,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长期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有另辟蹊径的勇气。
《昆明的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写景的文章,文章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按照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去鉴赏也似乎成为了共识。“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在开头的部分,是以宁坤找我要画为缘由,将雨季里的景、物、人展开描写。在这里,我们需要补充文章的背景知识,巫宁坤是作者在西南联大的同学,在这里同学向他要一副画也没什么不行。但是我们仔细了解一下巫宁坤的背景,便觉得下面作者送他的話有什么别的意味了。1957—1978年,巫宁坤在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历经磨难,而作为汪曾祺的好友,自然是同情他的遭遇的。“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昆明有许多鲜艳的花可以挑选,可为何偏偏选择了仙人掌?“仙人掌生命力顽强”用来比拟巫宁坤遭受一系列磨难而依然坚强的活着,而“在门头挂一片以辟邪”则用来比拟那些邪恶势力,仙人掌可以发挥作用去规避这些邪恶势力。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这句话似乎只说了半段,《夜雨寄北》是为了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但是否我是属于这许多久客中的人呢?久客的人来来往往,都是匆匆而过的,乡愁伴随着回到家乡便会消失不见,绝不会在四十年后还能留恋不忘昆明的雨。《夜雨寄北》表面看起来是一首思乡诗,但是实际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是体现出对妻子的思念。所以昆明的雨到底是单纯的写景的文章还是借写景来写人,值得学生和老师去共同探讨,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这个问题,并且让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发现旁人所不能发现的细枝末节,为文章添补空白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参透意象,体会言外之意
文本细读,不仅要探究意象的深层意蕴,还要关注意象的选用与描绘的详略,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究作者审美经验与人格情趣的投影与浸染,这样才能走入文本意蕴的深处。[5]作者描绘的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种类丰富繁多的菌子、美味的火炭梅、芬芳扑鼻的缅桂花,并不是单纯的所见所闻了,而是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经验和作者的艺术趣味的展现。
汪曾祺的这篇文章在描写《昆明的雨》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描写雨是什么样子的,而是通过描写了一系列雨季的意象来侧面描写昆明的雨。在昆明的雨季里,一切的意象都是具有生命的,充满着生命的色彩和情调。作者创造了物人合一的美好景象,才会在四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昆明的人和景。“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雨的意象很多时候是代表着愁丝,原本离开故乡到遥远的南部就是令人易感伤怀的,再加上雨的缠绵不断变更会让人思念家乡了。但是我们是否参透其中的奥秘呢?“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汪老怕读者不明白自己的用意,特意用括号解释了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故事。所以这里的“陈圆圆”石像到底是想说明什么呢?为什么作者看了“陈圆圆”石像之后,又写雨下起来了?在作者看来,雨的意象并不是单是表达了乡愁,怕是还是有关于爱情的情味。
(三)深入语篇,浸入文章的意境
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词句的解读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在教学中,需要有对语文阅读常见的字词句篇理解,更需要深入语篇语境,凸显文章的意境。如果一定要二元对立地分析,前者是语言性,后者是文学性;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境界。[6]深入语篇,培养语感,浸入语境,将学生带入语文的世界去品读文章。
《昆明的雨》末尾这样写道: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在这里,作者勾勒的一幅湿雨沉沉的酒后图,与之前的对昆明的雨季的描写的情感有所不同。昆明的雨季原本是有丰富的菌子,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人们热热闹闹的穿梭在雨季中,而“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台痕一寸深”描写了在这样的僻静的地方,很少有行人到来,连最美的莲花也无人驻足观看,而店铺的台阶上的苔藓也足足有一寸深。两句都指向了人少,寂静的环境。“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看到好朋友原本是应该开开心心的喝酒,在这里作者说喝了“浊酒”而是不“新酒”,是“心浊”还是“酒浊”呢?木香花被雨水打湿,是打湿了花还是打湿自己的心呢?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作者此刻的心情,侵入文章的语境。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的联大好友德熙,他们饮酒座谈,喜不自胜。可是为何这一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呢?德熙与“我”是好的朋友,若是寻常的聚会并不会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必定是那一天我们谈到了什么话题,互相倾诉,心灵上手受到了极大震撼,才会几十年后都难以忘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上面我们说道,作者借用雨表达的不仅是乡愁,还有关于爱情的意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木香花,色白,小巧气味幽香。宋代晃咏之作《木香花》”朱帘高槛俯幽芳,露浥烟霏玉褪妆。月冷素娥偏有态,夜寒青女不禁香。”用木香花来比拟女子,诚然是一幅女子梳妆图,所以汪老在这里用的木香花也指向了女子。汪老在这天与好友饮酒相聚,相谈甚欢,由于雨季的绵长不断再加上心有所感,不免内心难过,把酒话桑麻。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侵入语境,体会文章不一样的感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别出心裁的教导学生,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呼应。
(四)知人论世,了解文章背景
孙绍振先生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中》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深刻的分析,只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起后中去。历史的还原,目的是抓住不同历史阶段艺术倾向和追求的差异。”[7]文本语言与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论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大环境还是当时作者所拥有的片刻的心境,都会对文章的运笔方向产生影响。在文本细读中,背景还原应该包括社会因素、个人遭遇、作者性情、作者所处的流派风格等几个方面,切不可一叶障目,用单个的因素推导出整个的背景,也不可用单个背景去串通情感等而得出确切的理论。
我们在《昆明的雨》教学中就要还原历史的背景,准确介绍文章的背景。作者在结尾说:我想念昆明的雨。短短的几个字,没有任何的雕琢便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作者究竟为何在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昆明的雨,不忘昆明的雨的人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背景一: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七年,他所处的生活是贫寒的,但是对文学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他在西南联大学生开办的中学担任国文老师,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也让它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生活和社会。汪老的文风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关系的,若是他的日子过的奢侈,是肯定不能觀察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的。
背景二:我们上文分析了文章中蕴涵了爱情的意味,这是有根据的。昆明是汪曾祺和夫人爱情开始的地方,承载着爱情的地方必定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更何况是淅沥的雨更是加持了爱情的美好。
背景三:汪老热爱美食,在很多文章中都表现出了对美食的细致描写和热爱,况且他的家乡是高邮,一个拥有美食的地方,所以在昆明的雨中有菌子等食材,并且对菌子的口味进行了非常专业的介绍和评价。
背景四:作者所处的年代是战争年代,西南联大正是为了逃避战争而组建的学校,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不论是寻得一两好友还是见到美景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将这些背景知识与文本结合起来,进行了仔细的揣摩,《昆明的雨》定不是单单表达了对雨的眷恋和思乡之情,而是带有在对雨的描写的同时,表现了爱情、乡愁、友情等多种情感。所以在分析《昆明的雨》这篇散文时,要逐步深入的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隐含的感情,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为什么作者难以忘记昆明的雨。
参考文献
[1]王元华.文本细读的含义与方法[J].语文建设,2018(08):25.
[2]王元华.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7:69.
[3]陈鲁峰.走进言语的生命深处-《故都的秋》文本细读[J].语文建设,2016(11):52.
[4]孙婕妤.论文本细读方法在散文阅读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21(33):19.
[6]陈鲁峰.走进言语的生命深处-《故都的秋》文本细读[J].语文建设,2016(11):53.
[7]王元华.文本细读的含义与方法[J].语文建设,2018(08):26.
[8]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5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