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工作坚守“七彩”初心

2022-05-30 21:42于光皓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落实双减

于光皓

摘 要: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变量。建立清晰完整的作业管理逻辑,全过程、多角度完善作业过程管理,厘清作业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作业管理的实效性,推进“双减”工作真正落实。

关键词:落实“双减”;作业管理;七彩课程

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的素养发展、学业质量,教师课堂诊断、协调家校关系等都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实施作业管理,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只有将“双减”政策的理念与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作业管理文化有效对接,深入实践,把握精髓,不断创新,才能探寻出低成本、高效益的作业管理路径。

一、丰富作业的内涵管理

1.厘清作业的功能定位

作业管理变革应该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变量。“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过去我们对作业的功能定位认识还不够全面,更多的将作业定义为巩固课堂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改进课堂教学上。经过对“双减”核心理念的研究,我们逐步完善了对作业功能的认识,明确了作业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习过程依然会延续,通过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让作业作为课堂教与学的延伸,成为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的定位。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2.厘清管理的逻辑链条

近几年,我校围绕“阳光教育,携手幸福”的育人目标,集群体智慧,始终致力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七彩”课程的框架(见图1)。依据“双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目标,立足课程建设,我们对学校作业类型、作业内容、目标达成等方面予以理性的重构,在课程视域下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清晰的作业管理逻辑链,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提升学习力,在课程化的作业中夯实核心素养。

结合学校“七彩”课程设置的框架和作业管理的实际需要,针对基础课程、延展课程、发展课程设立三大类作业(见图2):基础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和开放型作业。基础型作业指的是各学科知识巩固、技能强化类作业,强调的是学会和掌握;拓展类作业指的是学科知识迁移类作业,强调的是运用知识,形成基本的思想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开放型作业指的是运用学科知识创新、创造类作业。这一类作业不仅仅是运用,还要有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创新,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七彩”课程主要构成为品德修养、语言交流、科技素养、体育健康、人文艺术、生活技能、社会实践等七大领域课程。在作业管理中,我校确立了学生作业目标达成的七个维度:即乐修、乐言、乐思、乐健、乐美、乐劳、乐践。以“乐”字突出学校作业的育人导向,让作业从知识习得走向人的思维与能力,让学生被动的完成走向主动的、有兴趣的需求。

学校新的作业管理核心理念,去除简单的形式化,将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赋予作业课程属性。一方面固化来自学校已有的学科、德育等方面好的做法,连点成线,促进各学科形成特色作业的“校本产品”;另一方面帮助各个学科教师团队改变对于作业的宏观思考,整体提高作业布置能力。

二、完善作业的过程管理

1.增加作业集备环节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作业管理的起点。增加作业集备环节,保证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素养。

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围绕统一作业进度和规范,厘清作业范畴和数量,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标准等问题进行研讨。研讨过程中遵循三个原则:突出层次性,切忌超标;突出重点、贴近生活;突出趣味、侧重实践。同时鼓励教师对班级作业实行个性化管理,准确把握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做到内容精要、类型多元、要求明晰、总量统筹。

2.建立作业公示制度

在作业管理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以往作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依据“双减”总体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落实落细工作措施,确保作业管理中每个环节不出纰漏。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作业公示板,同一班级各科教师将作业统一布置在黑板的指定板面,一方面便于学校督查,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师共同参考作业总量。当各科作业累计超标时,由班主任进行协调。学校除每天利用巡课进行检查外,还通过问卷的方式监督班级作业时间是否合理,并将督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奖惩措施。

3.补充分层设计策略

这次“双减”政策严格来说不是“减作业”,而是“优化作业”。其中“分层作业”是解决“优化作业”的落脚点。“分层作业”让学生作业从“大锅饭”过渡为“自主点餐”,让学生在学习上“吃得好且吃得饱”,这是教育的进步。

分层作业让学生更有动力,但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清楚分层的目的,还要掌握分层设计的原则。为此,学校特意就如何布置“分层作业”进行了专题培训,对“分层作业”按类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帮助教师认清不同的分层方式的功能不同,从而达到理性、灵活运用分层作业的目的。我们将“分层作业”分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分三种: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隐性分层就是教师心中的分层,分两类:作业批改的分层和作业分层辅导。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教师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差异,才能让作业更有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和可选择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从三大类型作业着手,每个学科都在努力开发基础型作业,基础型作业按周定量,从根本上解决了作业超量的问题。同时由教师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学科特点创编班级特色作业。班级特色作业本着突出趣味性、体验性、综合性、实践性、整合性的原则,兼顾拓展型和开放型作业,积极探索基于真实情境和生活实践的问题解决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4.规范完成作业流程

作业是学生每天都要完成的学习常规事项,引导学生規范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高效完成作业,让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学期我们对学生提出“三不”管理:不计时不完成作业;不复习不完成作业;不改错不完成作业。计时是为了让孩子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先复习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率;及时改错,是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规范做事的习惯,经过教师们讨论,建立了学生完成作业基本流程(见图3):

基本流程规范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行为,让学生知道每天作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培养了学生按计划做事,高效做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改进作业的评价管理

对教师而言,作业评价能为教师提供重要的信息,是教师查漏补缺和制订下一步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而言,作业评价的目的也不是“选拔”和“淘汰”,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多年来,学校在作业评价这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如《逸夫小学作业批改制度》《逸夫小学作业检查制度》《逸夫小学作业评价标准》等。“双减”政策的发布,促使我们对以往的作业评价管理进行反思,针对教师重“批改”轻“总结”的问题开展了作业评价管理的改进与实践探索,确定了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提出了作业总结四个必须:必须对全对的学生进行表扬;必须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必须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必须针对作业完成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

当然,我们也定期走进班级着重听教师的作业讲评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作业总结有效果、有质量。此外,学校每个月召开的教学常规总结会上对作业管理进行专项总结,将教师中好的做法进行推广,为作业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管理改革是“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依托学校多年来的作业管理积淀,通过作业管理的变革,扭转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引导师生、家长深刻认识作业的内涵及其独特价值,从而,达到规范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落实双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