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融合育人的基本内涵

2022-05-30 10:48杨益斌何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育智育美育

杨益斌 何静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赋予我国教育系统将劳动育人和文化育人有机融合(以下简称“融合育人”)的使命。

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又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它是教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将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一体化融通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和教育学、教育哲学、全人教育理念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有望最大可能实现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内在统一,培养具有崭新内涵的一代新人。本文就职业院校融合育人的基本内涵展开论述。

一、有关概念的基本界说

本研究视文化教育和文化育人、劳动教育和劳动育人均为同一概念,但为凸显教育的育人本质,将更多使用文化育人和劳动育人的表述。而在教育方针等宏观层面运用劳动教育这一概念时,一般采用劳育的说法,以便与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相协调。

劳动育人即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即劳动育人。劳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课,它有更深广、丰富的内涵。它大体上涵括了五育中的劳育和劳育之外的其他四育所内生的劳动要素和精魂。

文化育人即文化教育,文化教育即文化育人。文化教育包括但不限于通常所说的文化课,它有更深刻、厚重的内涵。它大体上涵括了五育中劳育和其他四育所内蕴的人之为人的文化特质和品格。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此处“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大致对应文化教育即文化育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大致对应劳动教育即劳动育人。

二、融合育人的主要依据

(一)从教育学和教育哲学来看

教育是以人类主体的再生产实践为感性形式、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工具性存在。[1]教育具有育人性,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一事物又与社会形态和生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同时具有社会性、生产性。[2]教育的育人性、社会性和生产性内在地规定了教育自身必然要展开“融合育人”,将世人常重之文化育人和世人常轻之劳动育人进行有机融合与动态平衡,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教育自身目的。在此意义上,“融合育人”就是教育的育人性、社会性和生产性三大特性的本质要求和必然结果;教育的融合度越低,就越容易伤害自身,直至走向自己的反面。

就人类整体进化进程开始阶段而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实现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在人类进化的漫长道路上,直到可以预期的未来,劳动都在并仍将“持续地塑造和改造着人本身”。劳动的这一核心作用指向“身”这一作为整体的人的物质基础,因而成为体育、德育、智育、美育这“四育”得以实行的身体物质基础,这是劳育与其他“四育”间的根本性关系。[3]人的发展包涵身、心两方面;“心”的发展包涵智、德或智、德、美;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对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来说,劳育是另一个类别的教育、另一个层次的教育。[4]从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审视并确立劳育的中介地位:劳育“与德、智、体、美不是一个逻辑层次”,劳育“是德、智、体、美基本要素培育之后,走向真正意义的社会劳动的中间环节。”“劳动对学生来讲只是一种锻炼,是为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做观念和技能上的初步准备。劳动在学校教育里主要是教育的一个环节。”[5]

综上所述,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四育”涵容为文化教育(文化育人)是符合学理逻辑的。将文化教育(文化育人),作为与劳动教育(劳动育人)相对的一个概念,既方便指称和抽象研究,又可更好凸显劳育地位,较为简明、科学地评价劳育,以期有助于正确地确定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合理设置劳育课程。

研究表明,只有将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达成教育的基本目的。早在5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及教育基本目的时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6]195现代科学表明“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一个客观而严峻的事实是人“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6]196这里的“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实质上对应着人的基本素质的两个方面,即物质素质和精神素质,而对这些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则直接对应于体育和智育、美育、德育。生存技术和求生存、求发展则更多也更直接地对应于具有谋生存、求自由的二重性的劳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劳育。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关注这四个方面早已不够,教育必须更加致力于关注并解决下面这一基本问题,即:“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动;最后,要使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致为科学所奴役。”[6]9此处的科学和技术,与前述体育和智育、美育、德育紧密关联,更与劳育深度纠缠。历史发展到今天,半个世纪前的全球教育精英提出的问题仍然未获根本性解决,甚至也未见明显缓解。究其原因,固然錯综复杂,但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传统的包括体育和智育、美育、德育在内的文化育人是与劳动育人相隔离的,而这显然不利于该问题的解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文化育人和劳动育人有机融合,才能从个体意义上促进人的完善,以降低人的未完成性,从而在人类群体和社会意义上促进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以提升人的可完成性。

教育哲学研究认为:五育分别属于心理发展(德育、智育、美育)、身心发展(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和实践能力发展(劳育)三个不同的抽象层次,“后一层次内在地包含了前一层次的内容,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7]244而劳育是“从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实践能力方面提出的第三层次教育目标,要比前两层次的教育目标更具体、更现实。”因而劳育“不仅是前四育的综合,而且是将前四育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7]258“只有在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第三层次中,才能将前两层次的目标与要素综合起来,实现智、德、美、体、劳的内在统一,并转化为个体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这正是劳育的实质所在。在劳育中“内在地包含了前两层次的四育,但却又是前四育所绝对不能取代的。”[7]264研究还表明:只有在劳育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领略到合规律与合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真与善的统一中获得自由创造的美感体验。”劳育不仅具备“深层的德育和美育,而且是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现实途径”。这“正是人类在技术社会的危机和困境中保持自信的依据之所在”。[7]263回望50年来全球教育精英那个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对策。融合育人正是遵循这一思路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二)从教育方针和全人教育来看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出新表述,将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由“德智体美”四要素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要素,“劳”与“德智体美”统一整合为一体。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与此相应的教育范式则从“半人教育”转向“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东西方文化的早期,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则是晚近时代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了。从朱光潜倡导德育、智育、美育、群育、体育五育并重、融合、互促,到日本小原国芳致力于学问(真)、道德(善)、艺术(美)、宗教(圣)、身体(健)和生活(富)六个方面和谐发展,从加拿大约翰·米勒对“全人教育是对人的整体教育(包括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研究和探索,到香港高校致力德、智、体、群、美、事、情七个方面全面发展,诸如此类,这些全人教育思潮与实践其核心都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加以教育,强调对人的整体性培养,以实现人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其精神实质与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高度契合的。简言之,全人教育即“完人”教育,追求的是人们在其时其地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和完美状态。它的对立面是“半人”教育,片面的、非人的教育,针对的是不完整的、导致人的异化的教育(既有现代教育,也有传统教育)。从“半人”教育走向“全人”教育,可谓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要义。以此观照,“全人,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和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是一致的。”[8]而这对全人的诠释和追求,又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设想完全吻合,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9]为达此目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即被称为教育四大支柱的学知(learning to know)、学做(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10]建构这四大支柱,殊非易事。值得探究的路径也许很多,但是,很难绕开融合育人。以人的整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内容,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展开融合育人,是实现人之为人的教育的必由之路。以教育内容安排为例,就必须考虑各类教育内容的平衡,而不能畸轻畸重甚至缺位。《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提出“教育内容恰当性的一般指标”的八个方面,其中第五条“课程设计和学习过程组织中的平衡”就明确强调:“内容平衡看来是人们追求的最主要方面之一”,“人们一般是根据教育的最终目的来寻求这种平衡”。在具体分析教育内容不平衡的现象和根源时指出:有些学科如历史、家政、艺术和艺术教育、体育和运动等常常遭受排挤;尽管造成教育内容不平衡的原因很多,但是不会忘记那个被用来解释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比喻,即“今日日本是插花艺术和计算机的一种结合”;不仅如此,还应牢记这一事实,即创造性是个人整体协调发展的果实。[11]

显而易见,实施全人教育与实施融合育人,表现形式与说法各异,内在本质与诉求却相同,都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均衡、学识修养与人格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个体身—心—灵的平衡。换言之,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言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由、自主、充分、和谐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劳动摆脱谋生压力而成为自觉创造和快乐人生源泉的有序“自由人联合体”。因而,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全解放必然成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内在自觉和根本价值取向。[12]119后现代社会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理想成为现实需求,就职业教育而言,应当在全人教育理念引领下,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确立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塑造“有才的职业人”(对应于学知)、“有魂的社会人”(对应于学做)、“有趣的自由人”(对应于学会共同生活),[12]124“有道的和谐人”(对应于学会发展)。

融合育人理應面向全学段全体学生,贯穿教育全过程。当代职业教育由于它跟社会生产生活天然的密切联系,使之与其他教育类型相较而言,有着更为突出的育人性、社会性和生产性。这就从根源上和本质上决定了职业院校探索融合育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本文提倡的“融合育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将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一体化融通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三、小结

总之,“融合育人”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又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和教育学、教育哲学、全人教育理念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它追求的理想状态是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内在统一,最终达致职业自立、职业成熟与人性自立、人性成熟的圆融如一。它注重有指导地自觉传承人类已经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规范;不仅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人类生理、心理和超生物肢体的形成、发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职业人、社会人、自由人、和谐人,而且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琇智,庞学光.教育哲学纲要——学校教育新思维[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46.

[2]刘楚明.教育辩证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2.

[3]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275,320-321.

[4]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1-8.

[5]檀传宝.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6.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196,9.

[7]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44,258,264,263.

[8]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9):17-22.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呈送报告2.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前言2-3.

[11]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210.

[12]蒋晓明,等.后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走向——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全解放的全人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21(05):119,124.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专项“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融合研究”(2020GXJK512),主持人:杨益斌。]

猜你喜欢
劳育智育美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