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默
不得不说出一个名词,即“原乡”,还有“原乡”这里面所蕴含的故土情怀和反观精神。熟悉乡村的诗人们大抵都知道,乡土、乡音、乡情、乡貌等,往往都能构成一个诗歌题材里最饱满的部分,这其中除了诗人们见其容、闻其声、感其怀式的亲历外,更多的是一个精神地标对他的塑造和影响。而这种影响最深刻的部分,往客观意义上来说就是他文化基底上的着陆地。那么从主观意义上来讲呢?“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抛开这其中的绝对性不说,它里面蕴藏的一些深刻知见,对于那种质朴、自省、能贴近大地,有良好良知意愿的诗人来说,是能够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场域上起到省察的作用的。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故乡》中有过沉重的怀想,于坚在他的《在巴黎,寻找全世界的故乡》、雷平阳在他的《故乡对我写作的影响如土地之于物种》中,也说出了“故乡”这个范畴的要义。大量关于故乡的诗歌题材及言说,诗人们对于其中的地理位置和独特属性都袒露出了自己沉实又绵密的心迹。那些文学版图上最原始的图腾招魂,其实很多都是来自故乡中那些质朴无华、生动直接又隐蔽神秘的原生力。那些看似沉默寡言者,往往是最敦厚的智者。
“我喜欢那些沉默寡言者/他们心里肯定也有很多痛苦/但他们忍住了”——《风吹过》,刘春在这首诗歌里面,其实一开始就在为这些故土的亲人们画像。他熟悉乡村,在乡村里长大,他开门见山地就要为生他养他的歧路村招魂,他倾注的就是这样一种敦厚又沉默的言说力量。经历过车马喧嚣、红尘客栈,诗人了悟到那些深藏的情感汩汩地从胸腔那里喷突出来,照见了来路和归程。但所有的关于这种对“原乡”的最深切情感,他都用最简洁质朴的语言凝练地概括了。在大地的诗意版图上,“大地,你是万物之母(希腊墨勒阿格)”,这些最亲近大地的最厚实的劳作者,于日夜的耕作和洗礼中,无疑更加深谙天人合一的哲学秘密。他们在古老东方的耕作文明中,遵循着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气息,沉静又内敛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许他们不会表达,不屑于表达也根本不想去表达,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成为一块土一粒谷一条河一座山,一座乡村里的、活着的“农民”。这种在场观察、生活出来的生命经验与个性的表达,与当今急速的消费时代产生的对流,尤其是对于浮躁心灵的错失无疑有着挽留式的举托。
而在另一种关于“原乡”的表述中,坦陈歧路村的情感温度则是和人物有关。“那座山站在歧路村的原野上/高大,沉默,创世之初就是这个样子/我曾无数次揣测他的高度/爬上他的肩膀,想看清世界轮廓/但四周空茫一片”——《一座山的背面》,作为父亲和儿子,诗人在他的父亲离世后,追忆中对于“父亲”这个角色,更多的则是有了根本的认知。诗人的精神返乡可以从歧路村,也可以是在歧路村的血脉源头里面,父亲的离去无疑是这个火把的燃点。“总是这样:梦里跳出几个句子/醒来后就想不起来/这警告来得那么直接,又快速消失……你曾有机会减轻懊悔的深度/比如排开兄弟们的争议,去省城/或者广州找更好的医生/但你怕麻烦和担责……现在你常想/回家找他,他的房间空空荡荡/仿佛从来没人住过”——《悔恨之诗》,面对这种平静下的波澜,诗人没有直接地去说出什么,他用的是很平实的语言,在“无父何怙”的现实中,他的“原乡”情感风暴似乎压得很低。但就是这些真挚恳切的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悔恨交加的诚意。在情感的天平上,这就是一个人经历了沉痛的怀念而进入了直陈的剖解,实实在在,明白无误地去忏悔,这种“寻根式”的反思精神,与歧路村的地理标识是如此地契合。歧路村和父亲,无疑是带着诗人从地理场域到精神场域的一个在场性的返乡,是推动这种原乡精神诗与思的一个情感加速器。
视觉转到对歧路村的地理书写上来,诗人所聚焦的敏感度逐渐打开了界限,比如那些反映和救赎的诗句之间总能处处传递出歧路村对他的反哺和干预能力。“在所有的时光中/我最喜欢歧路村的凌晨……感觉每一个言外之意都是为曾经的我/和未来的我而准备/每一个指向都让我良心发现”——《在所有的时光中》,这就是一个诗人本质属性的体现。而对歧路村的瞭望和解构,诗人刘春,他就是直接戳破式的,就像把一個人的标签一下子撕开向你扔了过来。“这些花朵一样干净和草一样卑微的动物/有的扛过枪,见过世面/有的一辈子没进过城/更多的跟着时代的步伐去远方了/多年后在草地上建造大房子/另一些从此没有回来”——《草民》,他写歧路村的瓦解和疼痛,更多的是白描式的挽歌。“在歧路村,这些树木越来越少/它们的身体己分解为衣架,沙发/床,灰烬,尘埃/它们聚集的地方成了荒地,或建起房屋”——《亲人》,他不但写出了歧路村在现代崩斥中的断崖,还写出了摧毁缺失的现代社会进程。“我爱歧路村那条没有名字的小溪/我曾经拥有过她的一小段/如今她已消失不见”——《亲人》,这就是诗人刘春与现今歧路村的情感对话,面对加快变质甚至消失的、面目模糊的村庄,他曾经热爱的变成了他所厌恶的,他曾经赞美过的如今也是他所要弹拨的。时代令诗人不安,他的诗人意识驱使他进行检查和痛陈,而一种触及魂灵里的话语作为,让我们更加了解到这个时代里的巨变和更迭。“而屋内,孩子已经熟睡/脸蛋纯洁而稚气/他的父母坐在床沿/其中一个说:过几年,他就该去广东了”——《月光》。在这首《月光》里面,诗人更是触及了一个惊心的事实,那个诗意版图的村庄其实已经荡然无存,而取代它的,则是支离破碎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大潮冲击下无力承担的痛楚和责任。这种时态里的变局让“原乡”几乎是生无所恋,它戳断了原乡当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原乡”和“原乡的意义”何去何从,诗人默默呈现,把思和更深层次上的挞伐引向了读者。
作为一个诗人和诗评家,刘春的诗歌无论是在个性、质感还是在其中的思载力上,都是能够融入他自己的思考和深刻发现的。这是静谧的心灵密语,历经岁月冷暖洗礼和诗思之光双重打磨出来的情感语录。这相对于目前那些很光滑,很讨巧,甚至看起来很“精美”的诗歌而言,我宁愿它哪怕是粗糙一些,直陈一些,最起码也能够担当得起一个诗人真正的面目。诗者,从言从寺。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一定要发现些什么,担当些什么的。如果没有批评只是赞美,则评论远远没有意义。反之,诗亦是这样。若只是顺应潮流,一味追随大众的脸谱而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比较清晰的诗歌图腾,不能凸显时代洪流中的坚守,那么诗歌的存在也会失却它最初的本真。时间总会是这样,“磨灭一切事物,唯独恩德,时间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大。”(拉柏雷),诗人刘春,在急速蜕变的时代里,为原乡正言,用诗歌的笔墨还原心灵的真实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场诗人和批评家的双重标准。
本栏责任编辑 田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