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诗

2022-05-30 10:48:04刘春
诗选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老套伊沙写作者

刘春

2020年上半年,我好像突然找到感觉似的,诗歌产量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在风格上也不拘一格,有传统意义上的抒情,有淋漓畅快的口语;有直接表达、讥讽和愤怒不加修饰,也有含蓄的曲笔,故作平静而意在言外。反正下笔怎么样就怎么样,之前也没考虑过哪首诗应该抒情,哪首诗应该写成口语的样子。写完后沾沾自喜,感觉写出了多么重要的作品,放几天再读,又大部分不满意,觉得它们好像在重现自己曾批评过的当代诗歌陋习,导致自己成为自己曾经的标靶。于是有感而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下面这段话——

令人信服的佳作说到底还是需要写作者有正面强攻的能力,对才华、经验、洞察力和品质有综合要求,这是长期磨炼和尝试的结果。仅靠卖弄小机巧、灵光一闪和脑筋急转弯,可能某种特定的情境会让人惊讶,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且极易滑落为插科打诨,需要警惕。

类似的意见在2008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写下并发表过,后来收录在拙著《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关于伊沙的那篇文章里。文章在对伊沙的一些佳作表达喜欢的同时,对当下诗坛的一些跟风和泛滥之作进行了批评和提醒。我一直以为,从文学史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决定文学作品好坏的重点不是观念,而是作家的思想深度和综合能力,以及自觉的反省精神。

所以,对于诗歌写作乃至整个文学写作,需要反复强调的仍然是创作者的综合能力,如天分、学识、经验、洞察力等等。具备了这些要素之后,一个诗人采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才是经过自己反复试验获得的结果,才能真正明白文学在形式上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可悲的是,在当今诗坛,当你指出某一种创作形式需要警惕一些问题的时候,喜欢那种形式的一些写作者就会显得很不舒服,就或明或暗地批评你观念老套,跟不上时代——至于他们跟不跟得上时代,我估计他们自己也很盲目——于是,对文学的讨论就变得狭隘起来,最终滑向人身攻击。

我曾经在一个诗歌活动上有一个发言,说当前诗歌写作“流派”纷呈,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其实这是很狭隘的举动。如果我们把文学视野放得宽广一些,比如说在八百年后或者一千年后再回头看,那么可能后人会认为我们和陆游都是同一个时代的文学。现在年轻的批老的,口语的批知识分子的,说对方观念老套,赶不上趟,或者相反,其实都非常短视。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从来就不是以形式来区分,各种文体都可以出现好作品;哪一种形式更具有先进性,也不是以时间推移来判定的。屈原是不是比李白老套,李白是不是比李商隐老套,李商隐是不是比苏东坡老套;或者穆旦是不是比北岛老套,北岛是不是比于坚老套,于坚是不是比伊沙老套……质量上,后者一定就能胜过前者?不,只能说他们各有各的优秀。所以决定文学作品质量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几大件;以时间进化论或者文体进化论来评判文学的高下,可笑,而且无知。

当然,道理很简单,但要每个写作者都能理解和遵循,基本上不可能。2020年1月3日,我隔离在家里写了一首诗,叫《在所有的时光中》,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我知道了人生在世的某个铁律——

有一些欢乐可以彼此共享

有一些悲伤只能深埋心底。

是的,理解你的人,或者愿意理解你的人,是非常少的,写作纯属你自己的事,你写得传统也好,有新创造也好,大部分时候,偷着乐就行了,不要祥林嫂,不要谬托知己。

但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尤其是在突然出现的一个事件背景的时候,作家的观念会慢慢改变。就拿2020年前两个月来说,关于新冠疫情引发了“抗疫詩”潮流,我们能看到一些诗人的态度逐渐转变,从坚决不写、鄙视写、嘲笑写,到慢慢地写一些,再到大批写、鄙视不写。我不想对这样的表现做出评判,因为写和不写都是个人的事情。但我从这个转变看到了人(不仅仅是诗人)的思想局限性。许多时候,作家的自信其实是盲目自大的,灾难的发生对世界是一种浩劫,也对文艺工作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让他慢慢审视自己,纠正自己;让他思考笔是用来干什么的,一个写作者该为何而写。当一个诗人能够把作品写出深度和广度,只要不是人云亦云众口一词,那么,斤斤计较于“怎么写”,就会变得刻意。

我能够坚持写作几十年,是因为诗歌有助于我一步一步地认识自己,诗歌也是我对生活与现实的态度。最初,当这些文字在键盘的敲击中一一闪现,我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后来重读,我想,我写下的其实不完全是自己,而是人生在世共同的关键词,比如本能,理想,考验,信念;比如期待,追忆,迷惘,憧憬……

猜你喜欢
老套伊沙写作者
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
黄河(2024年2期)2024-05-24 00:00:55
理发店
雨露风(2023年3期)2023-05-30 22:48:19
伊沙:美片
雨露风(2023年1期)2023-05-30 19:56:38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2
白桦生北国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2
梦(229)
诗潮(2017年6期)2017-11-25 08:44:49
套路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安徽文学(2016年2期)2016-02-03 03:07:26
白色减龄术!
优雅(2014年6期)2014-07-16 12: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