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2022-05-30 10:48陈立武
中国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师借鉴经验

【摘 要】中师教育因其精英化、本土化、免费政策和包分配体制而获得成功。传统中师定位准确,注重培养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学生知识学习扎实、技能训练过硬、综合素质高、执教能力强,被社会普遍认可。今天的师范教育应借鉴中师教育经验,分清轻重缓急,着重在培养合格教师上下功夫。

【关键词】中师 经验 借鉴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培养教员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开启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先河。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基本构建了由“中师、大专、本科”组成的师范教育体系,分别培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我们称之为“老三级”师范。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师范教育重心上移,逐渐以“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取代“老三级”,中师教育淡出了历史舞台。

传统中师教育虽已逝去,但它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有目共睹、无可争辩的。可以说,中师教育模式是成功的,所以人们对它念念不忘。追忆并透视中师教育的成功和辉煌,我们在怀念中学习借鉴,审视并改进当下的师范教育。

一、中师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

免费政策、包分配体制以及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造就了师范教育的成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省份实行师范类提前招生,首批录取;报考中等师范还要经过面试考核,选拔的都是百里挑一、素质顶尖的少年精英。中师教育管理严格,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强调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毕业生知识广博、技能过硬、适应性强,能“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1. 精英化教育与配套政策奠定了中师教育的先天优势

中师教育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它是典型的精英教育。20世纪的中师生都是百里挑一的人中精英、优秀少年。一般县级中考有数千名考生,只有进入前一百名才有可能上师范。地方政府安排的初中生升学录取顺序是:中师—中专—普高。而且,报考中师还要有特殊的考核环节—面试,在集中的时间、地点对报考中师的学生的形象气质、口语表达、身体协调性等进行观察考核、严格把关,有语言表达含糊不清、缺乏逻辑、口吃等问题的学生会被拒之门外。

师范生的免费政策和包分配体制,让寒门学子有了依靠,没了后顾之忧。进入师范的学生,心无旁骛,都能安心学习、积极锻炼,完全没有今天学生的焦虑、烦躁和心神不宁。这是中师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让我国高等教育很快变得大众化。精英化的师范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陷入了尴尬境地。当今录取率下,上师院、师专可谓轻松而不费气力。试想,从百人中精心挑选一人与随机拉一人去培养当教师,结果能一样吗?

教育界曾有“高分低能”之说,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能力差的人,绝对考不了高分—没有过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如何考得了高分?高分低能的“能”被狭义地理解为动手操作、人际交往等能力。记忆、思维等能力弱的人,是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更谈不上成为优秀教师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地方和企业因学校教师短缺搞起委托培养,以低于地方划定录取线20~30分招录一些学生上师范。这些学生进校后与原来的师范生差异明显,工作后差距依然存在。

几年前,我校招聘两名中文教师,12名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听了应聘者的课,评委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文学硕士生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陆游的《沈园》本应是小菜一碟,不该有什么问题,可除了个别应聘者外,其他人可以说是问题百出、错误连连。硕士生的水平落到这一步,我们应该警醒。

2. 办学目标清晰、学生定位准确让中师教育的适应度高

我国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讲究专业学术性,追求知识和理论的高深,存在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高师院校质量考核多盯在教师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学生有多少人考取了研究生,很少关注学生的教学技能如何。这在无形中抬升了高校的学术研究功能,轻视了人才培养这个教育的最基本属性。

高师院校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顺序依次为:第一,教师职业道德;第二,专业基础知识;第三,教育教学技能;第四,教育研究能力。对此,一线教育管理者有不同的看法,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应该在专业基础知识之前。现代教育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即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学科知识可以短时间习得掌握,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往往过程艰难,速度很慢,需大力强化训练。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高师院校对学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有的学校甚至连见习、实习也是托管、放羊式的。毕业生职业技能不硬、执教能力不强,社会和家长的满意度低也就在所难免了。

一些师范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试教时表现不佳,自荐书却有洋洋数万字。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是指导思想偏差下的畸形结果。某省师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对此的辩解是:“我们是研究性大学,不比师院、师专,他们是培养普通教师的。”试想,如此目标定位,怎能培养出一线合格教师?

相较而言,传统中师教育的办学思路非常清晰,定位十分准确—为基层一线学校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家乡、热爱学生,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作为师范生的目标追求,始终高度重视并严格管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原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孟吉平曾说,师范教育中中师办得最好[1]。中师办学好在哪里?好在求真务实,目标定位于基层一线教师;好在管理严格规范,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好在学生素质过硬,职业适应性强;好在将研究植根于课堂,务实好用,生命力强。

3. 注重职业认同、培养职业情感让中师教育的吻合度高

近年来,各地教师招考的火热让我们颇感喜悦、兴奋。然而,熟知个中内情的人却有不同的感受—前往应聘教师岗位的虽不乏高学历者和名校毕业生,但他们大多是在理想工作求职不果下的无奈选择,一旦有机会很多人会跳槽。也就是说,很多人当教师不是因为职业爱好和志趣追求,而是不得已情形下的生存壓力。按照毛志成先生对教师的分类,这叫“以教谋生者”,是教师的低层次[2]。这样的教师,可能会有人慢慢喜欢上这个职业,能做出一些成绩来,但可以肯定地说,以这样的心态出发,多数人很难把教育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追求,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他们身上,教育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是欠缺的。

根植于基础教育尤其是家乡基础教育而设立的中等师范学校,则完全避免了当下的这种无奈,学生的职业认同度高,职业情感培养得深。上师范不是被逼无奈,而是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首选:寒门学子能够“转户口、吃皇粮”,受到亲朋好友的爱戴,这让他们深感自豪与荣耀。

中师生进校后,学校教育基本是围绕如何成为“合格+特长”的小学教师而展开的。学校和教师清楚、明白地告诉中师生:“我们是当小学教师的,我们要对孩子成长尽责,为家乡发展尽力。”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始终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教育实践如见习、实习、课外实践活动,大多关联着小学、农村,十分亲近家乡、亲近教育、亲近孩子,营造了很好的职业认同氛围,培养了中师生良好的职业情感。

以教育实践为例,中师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分年度进行,既有家乡学校也有县城学校,一般情况是先回家乡学校,了解、熟悉家乡教育现状,然后在县城及以上学校接触相对发达的小学教育。在教育实习的六周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全面接管实习班级的所有课程以及大型活动、队日活动,实习学生各展才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极具轰动效应。小学生如同过年一般,无比兴奋快乐。实习结束的告别会,师生往往依依不舍甚至痛哭流涕,很多小学生结伴去师范学校找他们的实习老师。“被需要”的成就感让中师生倍感荣耀,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教育认同和职业期待。

中师学校还开展“学陶师陶”活动,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广大中师生为家乡教育奉献青春和力量。

4. 重视技能训练、着力全面发展让中师教育的匹配度高

中师教育培养的是全科教师,无论语数还是音体美的教学都要能够胜任。因此,知识的广博、技能的过硬和全面发展成为基本要求。为培养合格的全科小学教师,中师开设的课程科目多、知识面广,而且特别重视职业技能训练。正因如此,中师教育的匹配度高。

中师生要苦练“十项基本功”—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领操、弹琴、唱歌、跳舞、试教,毕业生需人人过关。当然,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指导教师的,也接受高年级“小先生”的指导。还有大量的展览评比、竞赛演练等活动。

学校每年按计划进行有步骤的考核检测,不过关者要安排加练和补考,毕业前要全部过关。个别学生不过关,毕业证书要缓发、扣发。每年安排一周教育见习,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带队到周边小学听课并参与教育活动,返校时需提交不少于10节课的听课记录和一篇见习心得总结。毕业前有一个半月的教育实习,不经过精心备课、多次试教、反复修改,实习指导教师是不会让中师生登上讲台的。

我的原工作单位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198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百所先进师范,200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省高校设置专家进校考察时,看到学校坚持“早晨上操、中午写字、晚上推普”的中师传统,连声称赞道:“难能可贵,应该保持发扬。”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怎能不技能过硬、让人满意?

5. 严格规范管理、重视养成教育让中师教育的达成度高

中师学校要求学生每天6∶00—6∶30起床晨跑、早操,然后晨读半小时。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安排教育性极强的国旗下讲话。下午正课前有20分钟的“三字”训练,台上粉笔字,台下毛笔字、钢笔字。晚自习前安排20分钟的综合基本功训练,或推普、读报,或演讲、辩论,或唱歌、试教。各项训练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检查督促及时到位。中师管理规范严格,有些近乎苛刻。早操不起床是要被班主任掀被子的,考勤缺席是要被纪律处分的,文化课不及格、基本功不过关是要被扣发毕业证的。

學校没有校园物业,校内的卫生劳动都由学生负责。不管是班级卫生、寝室卫生,还是楼道卫生、校园环境卫生,一律由学生打扫清理。一些学校还有菜地和农场,学生就是劳动的主力军。学校安排学生到食堂帮厨,负责饮食卫生并督导菜价。这些无疑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中等师范教育模式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大多数师范学校在县城及以下办学,规模不大,一般学校教职工几十人,学生不过数百人。教师大多住在学校,与学生“低头不见抬头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数次与学生见面,早上与学生一起上早操,下午进班看写字课,晚上督促学生推普、读报、演讲等各项活动,晚自习还会悄悄巡视检查。非班主任教师也会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班辅导课程,答疑解难。师生之间接触多,交流互动频繁,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学生有学习疑难和生活困惑,都能及时向教师讨教。特殊时期,比如外出实习,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言传身教、情感熏陶更是非同寻常。教师住在校内,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巨大,像极了医院的“住院医生”,值得今天的学校反思。

如今的师范教育质量不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下降。很多教师上课干巴巴地教书,一下课便离开,学生平时见不到教师,受到的教育影响自然就少。

二、中师教育给当下师范教育的启示

1. 坚持走精英化的师范教育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对教育重要性和教师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教师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师范教育却不能大众化,必须坚持走精英化的培养路线。

如何破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地位弱化、教师教育能力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困局[3]?这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做好尊师重教的顶层设计,选择优秀人才从教。教育部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包分配,就是纠正偏差、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的举措。不过,六所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毕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尤其难以解决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师资问题。一些省市认识到基础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已恢复传统的定向包分配模式,为乡镇学校和教学点培养一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全科教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不仅让执教乡村的毕业生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还要求地方给予乡村教师更实在的经济支持,这无疑是积极可行的举措。

与此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国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确保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同类公务人员,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提高教龄津贴标准,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2. 理性定位,把培养合格教师作为第一要务

当下师范院校面临着较大的办学压力,不仅因为高等教育普及,师范生就业压力大,还因为国家放开教师资格证考核制度,允许非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再加上考研升学等众多影响。但是,师范专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时刻铭记在心—培养合格教师。

高师院校应该纠正长期以来的定位偏差,切实改变功利思想,不再把考研升学作为第一要务,不再把研究性放在首位,而应脚踏实地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能过硬的合格教师作为第一要务。

师范院校教师应心存大义,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上点点滴滴地下功夫,时刻做好学生的表率。

3. 纠正偏差,切实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于2016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大力推动师范生教育实践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文件提出9条建议: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完善多方参与的教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投入。可以说,教育部认识到师范生教育实践弱化的问题后,提出这样细致、全面的要求,非常及时、必要。

高师院校应像传统中师那样,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把培养合格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摒弃学术至上、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俯下身子,切实抓好教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执教能力。学校社团活动不能只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围绕未来职业技能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实施“小先生制”,将书写、表达等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利用起来,让其他学生敬畏高手,共同进步;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代训,以赛促训,提高实效性。近来一些省成立了高師教育联盟,开展全省师范生教学竞赛活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4. 加强联系,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

师范院校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求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为了让教学更接地气,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高师院校应该放下架子,切实与中小学合作;推行“双导师制”,将基层学校的优秀教师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请到大学上课,聘请他们做师范生的指导教师。通过一线优秀教师令人折服的授课和经验、道德、情感等的传递,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和对教育的热爱,激励学生上进,引领学生成长。高师教师应“走出去”,深入中小学,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和教育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让职前教育接受在职人员的指导和检验[4],能提高师范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高师院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师进修学院和中小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让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对接,促进师范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立武. 教师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对策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5-48.

[2] 毛志成. 教师五层次[J] .班主任之友,2003(1):1.

[3] 于维涛. 教师教育呼唤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15-11-18(9).

[4] 王树洲. 教师教育效果不佳原因何在[N].中国教育报,2016-01-04(8).

(作者系安徽滁州开放大学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中师借鉴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走出中师音美班体育班数学教学的困境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中师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