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例谈

2022-05-30 20:40:03黄征朝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黄征朝

内容摘要: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个体的人生价值为前提,高度关注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生成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现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优质的关于生命主题的文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完善生命,并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秋天的怀念》

语文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根本特点,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包含了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对生命的敬畏。今天我们提倡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正是对人文素养的回归与升华[1]。纵观统编教材的选文,有不少都富含生命教育意义,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用诗意的表达方式,传达对生命的认识;又如《未选择的路》,通过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引导学生读懂其中蕴含的有关人生的丰富哲理;又或是《永久的生命》一文,作者以生命本身作为写作的中心,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样的选文还有很多,不一而足。由此观之,语文这门学科,应当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2]。

生命教育观念的首个提倡者是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德士,为了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他创作了《生命教育》一书,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他创办的阿南达学校中得以践行[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命教育中心”成立,这对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生命教育这股热潮席卷欧洲的许多国家,他们纷纷开展相应的课程建设以促进生命教育的实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主张教育的内涵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意味着生命教育已初步得到重视。通过在知网输入“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关键词,可发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呈增长趋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过于浅表化。由此可见,未来仍需继续在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方面进一步研究,尤其在当今这个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这个话题更值得我们思考。

在生命教育的视域下,语文教学应当紧跟着生命教育的内核,在文本细读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使学生逐步认知生命、体验生命、完善生命。笔者将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一.认知生命——走进文本,感知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語文教学,应当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通过文本细读,了解生命的内涵,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视自己及周围人的生命,生命语文并非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强调生命价值而忽视知识教学,也超越了往日单纯传授知识的藩篱,而是借助知识传授自然地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神圣,从而产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用平静的叙述语调,讲述“我”与母亲的故事,表达了深沉热烈的情感。文中所记叙的似乎只是史铁生个人的一段经历,然而细细品读,却能从中读出无穷的生命意味。如何让学生进入文本,是教师需要仔细思量的问题。首先从题目入手,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思考:“秋天”和“怀念”有什么关联吗?作者在秋天怀念谁?是怎样怀念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文章体现的生命内涵可以从“我”和母亲两条线进行解读。

从“我”的角度来看,课文的开头没有铺陈渲染,而是直接进入叙事“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平静的述说却包含作者复杂的心情,为下文的情感走势奠定情感基调,在故事的开始,作者以阴晴不定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为看到北归的雁阵会将玻璃杂碎,听到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会将手边的东西砸向墙壁。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选取的是这两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总所周知,大雁北归,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临,而春天象征着生命力的蓬勃发展,这与作者此时的处境截然相反,他认为失去双腿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富有生命力的人。而歌声是心情愉悦的外在表现,与作者此时的阴郁也截然相反,在这种对比中,更凸显作者对生命的绝望。接着往下,是作者直接拒绝母亲看花的请求,并发出“我活着有什么劲”的怒吼,情感一路下行,逐渐阴郁。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说说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样对待生命的。

从母亲的角度看,在面对“我”的暴怒时,母亲始终以一种隐忍的姿态应对“我”的各种发泄,她深知言语的劝说只会增加“我”的悲愤,只有自己走出来才是真正的解脱。然而母亲又怎能做到超脱,想必在门外是在偷偷地流眼泪,所以眼睛红红的,却仍咽下泪水,劝说“我”到北海去看菊花,鼓励“我”走出室外,感受新鲜的空气。再往下看,作者又再次交代母亲的病情,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而这样的场景,是由妹妹告诉“我”的,说明“我”对母亲疏于关心,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伤痛中,无瑕顾及他人。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将“我”的自私与母亲的无私,病重者对病轻者的体贴关怀做对比。

“我”和母亲作为两个核心人物形象,都患病在身,一重一轻,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两种生命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人的生命观做对比,从中体悟生命的意义。上述两条线,侧重从个人角度展开,最后两条线的重合,是在母亲离去之后,我顿悟过往的生命观是错误的,不论经历什么,都不能产生轻生的念头,从而使得母亲寄托在“我”身上的期望得以延续。

生命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主张透过选文,跨越课堂,去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对未来世界的追问,并由此生发出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永不停息的探索和批判精神去创造更有价值的生命观。

二.体验生命——感受亲情,唤起生命的触动

个体的生命状态与其过往的经历密切联系。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要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勾连学生的经历,注重提升其精神境界。教师应启发学生在与作家作品的交流中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将自我感悟与作家命运联系起来,只有当个体真正从内心出发关怀他人命运,才能唤起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本单元的课文以“挚爱亲情”为主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亲情的伟大。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非常值得品味,在第六段中“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艰难”一词,是母亲一生的真实写照[4]。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体现母亲“艰难”的细节。第一处艰难体现在照料残疾的儿子,在文中可以找到的细节是:“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进来……。”教师可以就这句话提问:为什么母亲要“悄悄地”躲出去?之后又“悄悄地”回来?这两个“悄悄”所表达的含义有什么关联?如果删去这两个词会有什么影响?在母亲躲出去的这些时间,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又如:“作者在屋里看窗外飘落的树叶时母亲走进来挡在窗前”在这里母亲对儿子的关怀跃然纸上,已是重病的她看到落叶自然想到了生命的流逝,她还没来得及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伤怀,却害怕儿子看到落叶会触景伤情,产生像自己一样的想法,此时的母亲来不及多想就冲进房间,挡在窗前,并试图转移“我”的注意力,劝说“我”去看菊花。这个“挡”也是母爱深沉的体现,同样的可以引申到“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一字。第二处艰难体现在自己已身患绝症却不能言说,文中可以找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史铁生的母亲因为身患肝病,后期治疗无效,难忍病痛的折磨而离开了人世。在身患绝症的时候,母亲从未抱怨上天的不公,独自面对着死神的威胁,即便是在最疼的时候,也只是在夜里翻来覆去,其他时候,从未表现出自己的痛苦。第三处艰难体现在对儿女未来的担忧,她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教师应该让学生细细体会省略号对于感情表达的价值,省略号代表的是母亲对世间的留恋以及对儿女的惦念。秋天的怀念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入手,慢慢品读出这位伟大而艰难的母亲形象。

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也是生命教育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亲人的离世这個着眼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每个人都有一天会直面亲人离世的痛苦,这是人生的重要课题,而在初中这个学段,学生经历的还太少,不能切身领会其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情意浓厚的氛围,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将学生代入这种情境之中。《秋天的怀念》中,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为例,在读的过程中,要将作者的歉疚、不舍、无奈之情读出来,懂得儿子当时拥有时不珍惜,失去后痛彻心扉的悔恨之情。母亲离去之后,史铁生到北海赏菊的路上,终于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如果有机会的话,母亲会说什么呢?在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堂作业:以母亲为第一人称,给儿子写一段话。在教学中教师应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过往与亲人的相处中有没有做过伤害他们的事,进而提醒学生要善待自己的父母亲,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5]。

语言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际、思维工具,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人们提供成长和创造的表现舞台。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既要追求学生能品读到更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开阔其视野和思维,更要使学生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精神世界。

三.完善生命——直面挫折,拓宽生命的界限

人类历史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究其根本,在于每个个体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这就是拓宽生命界限的精神,同时也是完善生命意义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能够达到对生命更完整的认知。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联想到这种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己所用,在逐步加深对生命的理解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丰富。

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应反复让学生关注史铁生的生平经历,联系作家的写作背景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前,将史铁生的生平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对作家有一个大致的感受。在上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使他们跨越时空,直观地感受作者的创作背景,从而理解其创作缘由。史铁生于1951年出生于北京,一直在北京接受教育,1969年以“知青”身份自愿到陕北农村插队,后因两腿瘫痪回到北京,被安排在街道工厂工作,又患肾损伤、尿毒症等。纵观史铁生短暂的一生,有大半时间是与病痛结伴,但他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史铁生是一开始就以坚强的姿态面对挫折的吗?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史铁生心路历程的句子,从而体会他生命观的转折。第一处是“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看见北归的雁阵会将玻璃杂碎,听见李谷一的歌声会把东西摔向墙壁。”从这里的动作“砸向”“摔碎”可以品读出,此时的史铁生脾气的阴晴不定,似乎失去了双腿,就丧失了一个完人应有的尊严,也缺失了活得精彩的底气,甚至发出“我活着有什么劲”的怒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以悲愤、绝望的语调读出作者的心情,在诵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这是早期的史铁生面对疾病的做法。

第二处是:“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经历了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之后,作者的心情回到了最初的时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懂得”其实是作者生命的进阶和灵魂的升华。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菊花”这一意象的深刻意蕴,也许人的生命正像菊花的花期,花有盛放也有衰败,人生有顺境也会有逆境,生命难免有残缺的存在,但是残缺并不阻挡你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即使人生遭遇“悲秋”,依然不能丧失生的希望。在这之后,史铁生找到自己生命的“花期”——写作,在写作中他找到了自己活下去的可能性,通过手中的笔来对抗生命中无可避免的不幸、丑陋与缺失,写作推动作者去寻找、去创造、去享受生活的过程,一次次突破自身的局限,用文字创造出一个能够应对人生疾苦的精神家园。处在初中这一学段的学生很少经历过大的挫折,可能很难深刻理解一个人在身体残缺时仍然坚持追寻理想的精神,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去采访残障人士,通过与他们的交谈,询问支撑他们生活的信念,并以练笔的形式呈现出这一交谈带给自己的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完整的人生,或许不止存在于健全的身体,更存在于不屈的灵魂。

学习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这部文学作品是当代文坛公认的散文名篇。作者突破个人的生命困境,向我们展示出深刻的思想与不屈的生命姿态[6]。史铁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摆脱个体生命的困境,立足于世界层面来看待全人类的苦难,从不断地精神超越中将这种“残忍”转化为人生财富。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包含对他人命运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对自身人生真谛的关注与追寻。正是因为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精神高尚人物的熏陶和引领,才能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珍贵,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珍惜生命,挖掘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重视学生生命意义的唤醒,让学生感悟生命意义所在,符合生命教育的规律。《秋天的怀念》一文虽短,却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极致,从痛的极致到爱的极致,这样的转化是以母亲的永久离别换来的。史铁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只有一次次站起来,才能参透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借助文本有意识地向學生传达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理解并珍惜生命,这不仅是对个体的生命负责,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参考文献

[1]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54-58.

[2]莫为.显隐结合: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8(08):8-12.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8.08.003.

[3]冯海英.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3):108-110.DOI:10.13985/j.cnki.34-1227/c.

2019.03.033.

[4]陈江.求几字下落,见满文真情——《秋天的怀念》文本细读及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22(01):59-61.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2.01.013.

[5]董惠.渗透生命教育,唱响生命之歌——以《秋天的怀念》为例[J].学苑教育,2021(08):83-84.

[6]曹澄.于荒芜中探寻生命意义——浅谈散文《我与地坛》中的生命意识[J].青年文学家,2021(21):20-24.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秋天的怀念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8:35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秋天的怀念》语词运用背后的情感解码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意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