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2-05-30 19:13韩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韩爽

摘要 初中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课堂更为高效,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语文教育提供支撑和驱动,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要始终以语文教学为核心,信息技术为辅助,为学生构建积极生动的语文知识环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文章分析 直观画面

语文教育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和媒介,能够让语文内容直观形象、让语文知识反馈迅速、让语文学习自主拓展以及让语文创新得以激励,为语文教学扩展视野和空间,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得初中语文教育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让语文内容直观形象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方面。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能力,在理解语文篇章时,老师要从课文内容的支持上人手,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工具,实现“授人以渔”的教育功能。初中语文知识范畴非常广,而且很多知识较为深奥,对于学生的学习形成了阻碍和压力。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注重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篇章的内容呈现中,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悟语文篇章的中心思想,加深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太空一日》这篇课文中,作者用自己的视角描写了太空的美景,让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浓厚的向往之情。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能根据文字去想象太空是什么样子的,但由于受到经历的限制,很多细节都难以想象出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和领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老师通过多媒体屏幕为学生呈现出真实的太空画卷。学生看到的是第一视角的太空环境记录,这些素材可以基于现代信息媒介获得。在影音画面中,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宇航员的向地面指挥平台进行的报告,可以从“神州5号”的实况录像中,看到从神州飞船上远望地球时受到的视觉震撼。一直以来,学生都是在地球上望向遥远的天空,但从未有一刻像这样,以宇航员的视角从太空望向地球。在信息多媒体画面上,学生看到一个巨大的、蓝色的球体在黑暗的天空中悬浮,蓝色的球体让整个太空都仿佛更亮了一些。看到这里,学生会不由自主发出惊叹之声,甚至会爆发出欢呼声。在这样的直观形象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描绘也有了画面感。除了画面,信息多媒体呈现的太空视频中,还有真实的声音,如神州飞船发生的巨响或者其他声音,让学生的听觉感官被激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样的太空环境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中,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语文分析脉络,总结归纳中心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为生动的感悟,也让语文篇章的文字都“活起来”。

二、让语文知识反馈迅速

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面对巨大知识量的情况,在课堂传递语文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进程,对学生主要的知识难点进行着重讲解。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结合中,老师可以从信息媒介及时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也能够依托信息技术迅速确定知识难点,为语文知识反馈提供了重要助力。

例如,《卖油翁》这则古文的教学中,知识难度会较之其他文章更高,这主要与文章题材相关。学生在理解和分析文章时,需要先解决古文与现代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异,要在准确翻译和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在传统的知识教学中,一般会由老师来逐字逐句地解析,这个过程老师很难知道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将线上与线下进行结合,学生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和终端设备,可以随时完成课堂提问和测验等。语文老师根据知识点,设计课堂练习内容,学生使用信息系统独立作答,这些作答的数据会自动汇总到老师的授课终端,及时为老师提供语文教学反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整体的作答情况,对较为集中的知识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并依据这些反馈结果来调整教学进程,对学生普遍存在理解差异的知识内容进行着重解析。如“解牛斫轮”这个词汇就难倒了很多学生,当老师发现学生解释的不够全面,甚至解释错误,就以此为授课点,将该词汇涉及到了典故讲解给学生,学生也会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知识反馈效率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指导和帮助,避免了知識掌握中不断造成的难点积累现象。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形成学生的知识掌握曲线,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针对性更强的考察内容,实现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同时基于信息媒介进行独立指导,让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有效巩固。

三、让语文学习自主拓展

一直以来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参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言十分不利。在转化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效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多的推进作用。信息技术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延展到课外,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方面的帮助。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微课教学创新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以激发,学习动力更足。

例如,《苏州园林》课文教学时,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老师根据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对课文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并分解为若干个微课内容。这些微课内容更多地以学生对苏州园林的了解为主,并通过微课让学生积累跟课文相关的文化素材,扩展学生的眼界,为学生更好地领会和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在微课的学习中,学生看到苏州园林的真实画面,并在课文内容与图片的对比中,发现了苏州园林被称为中国第一园林,并不是浪得虚名的。苏州园林的美,被作者用笔墨描绘了出来,每个细节都刻画得非常到位,从而吸引了学生对课文的强烈关注。学生会自主地翻开教材,在微课的引导下逐一完成课前阅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四、让语文创新得以激励

创新精神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托,在教学中老师要激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在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打开学生通往语文世界的大门,将知识与实践予以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课文所描写的故事各抒己见,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辩证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僵化地记忆各种知识,但是思维并未到的启迪。在信息技术的课堂结合中,语文老师让学生借助信息手段,去证实自己的想法,去创新新的故事等。语文创新的形式多样,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信息媒介查询到的资料,解释《桃花源记》中神奇的故事,或者以辩证的思维去论述,续写后来的故事等。信息媒介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料支持,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语文内容,从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存在等角度重新立意分析,让语文课堂更为活跃。如学生在信息资源中总结科学道理,会对这个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这个故事是作者的一种美好向往,是作者希望过上如桃花源般的生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于真实与虚幻等有了更多的感悟,也营造了创新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展开思考和辩证分析大有裨益。

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够让语文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翅膀,帮助学生遨游在语文世界中,感悟语文的魅力所在。语文教育的内容非常多,借助信息技术这个辅助途径,让课堂增添光彩,让教学更为顺利,也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