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
内容摘要:曹植诗歌中有一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突出的赠答诗,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非常鲜明,呈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境界。抒发真情是曹植赠答诗中的典型特征,且展示出赠答的主要功能是劝勉安慰失意之友人。伴随着劝勉者的形象往往能看到曹植积极的用世之心,他借赠答之意提出自己对社会、民生及政治的重要看法。最后,由于曹植个人际遇的发展,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集中体现了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挣扎者形象。曹植赠答诗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展现了自我形象和内在精神,也为后代文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
关键词:曹植 赠答诗 自我形象
赠答诗是诗歌中十分特殊的种类,它不仅是文人往来交流情意的重要凭借,也能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环境。建安时期,以诗赠答是一种在文人中盛行的交流活动,建安诸子把赠答诗作为表达主观情感和理想志向的重要契机,对赠答诗的创作保持热切关注。以三曹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联系密切,开启了以赠答进行自我书写的形式,在此时期的赠答诗中,文人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期许,所刻画的自我形象也往往具有时代特点。
曹植的赠答诗在建安时期同类诗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萧统在《昭明文选》中选录了从曹魏至南朝梁共20位文人的赠答之作,其中曹魏时期的诗人仅有四位诗作入选,计13首,而曹植的赠答诗就占了6首,可见其对曹植赠答诗的青睐及重视。《文选》收录的曹植赠答诗有《赠徐干》《赠丁仪》《赠王粲》《赠丁仪王粲》《赠丁翼》《赠白马王彪》,另《送应氏二首》《离友二首》也符合赠答特点,同样被纳入曹植赠答诗。其中除《赠白马王彪》创作于黄初时期,其余皆是在建安时期写成的。本文将以曹植赠答诗为基础,分析其中展现出的曹植自我形象。
一.抒写真情的劝勉者
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说:“抒情之倾向,成了建安文学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成了建安文学的灵魂。”抒情也是建安赠答诗中重要的特性,生活在动荡与纷乱中的建安诗人,在赠答诗中进一步挖掘了自我,展现的是真实而自然的内心独白。
曹植赠答诗也忠实地遵循了建安诗歌自写性情的原则。真情是曹植赠答诗中一以贯之的特征,其赠答诗清晰地表达了与邺下文人平等而友好的交流和劝勉。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离不开曹操的缔造之功和曹丕的大力扶植,但二人却少有与文人互敞心扉的赠答之作,原因大概在于作为统治阶级,他们认为文人集团的存在是政治功能大于文学功能的。相比而言,曹植与邺下文人的交往在情感上会更加纯粹真挚。曹植是一位慷慨潇洒、善良重义的性情中人,即使自己是身处高位的贵公子,他却并未因自己的身份轻视慢待身边一众文友,而是与之平等交往,故而在曹植赠答诗中多表达的是对朋友真切的关怀、同情和劝勉。如《赠王粲》一诗: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依附刘表十多年但未得重用,入魏后归曹操也未能身居要职,可谓是怀才不遇,曹植便写下此诗开导王粲。值得一提的是,王粲比曹植年长十五岁,但此时年轻的曹植已然能体会到王粲当时的孤独心境和人生困境,他强烈的个体意识和生命意识正在悄悄萌发。最后四句以比喻手法道出其父曹操圣明贤能,定会给有才之人机会,“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虽用的是责备语气,但更显曹植真切的关怀与安慰。曹植《赠徐干》一诗也可见他对有才之人一时不受重用的同情与惋惜,他热情劝慰徐干努力修养品德,不要丧失斗志,以“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作比说明才高之人定会展现光彩。
在这种劝勉之中,曹植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和所推崇的品德,这种劝勉是包含了一种个人认同感的。《赠丁翼》一诗中,曹植写到:“我岂狎异人,朋友与我俱。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君子义休偫,小人德无储。积善有馀庆,荣枯立可须。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此处曹植的情感色彩非常强烈,“君子”和“小人”褒贬分明,以此劝勉丁翼成为一位通大道、不为世俗所拘的大国良才,可以看出曹植内心真正认同的君子是要修德行、承大任,待时而用于世,故赠此诗与丁翼共勉。
综观曹植在建安时期的赠答诗,大多包含了对友人的劝慰与勉励,同时他也真实地抒发了个人的主观情感,所以说抒写真情是曹植赠答诗中自我形象的主要体现。
二.奋发扬厉的用世者
在曹植身上,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浸润,特别是儒家积极进取的基本特征让他身体力行,担负起“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社会责任。他选择了积极用世这条道路,渴望在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建功立业、垂声留名可以说是曹植的人生理想,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撑点,这也近乎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无论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还是“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的壮士,抑或是“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的美女,都是曹植积极用世的化身。
而在曹植赠答诗中,这种用世之心虽未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但依然能看出曹植想传达的理想抱负,以及以此凸显出的自我存在和价值。
上文提及曹植在贈答诗中流露出对友人难以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同情,但这又何尝不是曹植本人的处境呢?故而曹植赠答诗的特殊意义之一在于强化个人对社会和政治的积极考量。曹植在《赠丁仪》一诗中写出自己拯世济民的想法:“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久雨成灾,百姓的辛劳化为乌有,曹植对此表达了深切的关心和同情,接着“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两句直接道出身处上位者不明白民生疾苦的残酷现实,而同是上位者,曹植却能理解贫民百姓生活的艰难,可见用世之心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再看《送应氏》一诗:
(其一)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一写诗人在北邙山上登高远眺,遥望故都洛阳,可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却是满目荒凉。时移物转,连年战乱,曾经城中的老人早已不见,游子归来也再不识当年小路,诗人悲从中来,“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一句可见诗人沉重郁塞的心情。全诗在以哀伤悲痛之情真实记录洛阳城经董卓之乱后的落败景象外,深刻寄托了诗人对战乱和民生的担忧,诗人不是在面对历史陈迹空发感慨,而是在看透现实后直抒愤慨悲悯,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曹植的用世之心,此间曹植忧国忧民、不忘民生疾苦的情怀展露无遗。《送应氏》其二则重在书写与应氏兄弟的不舍离别之情,在天下苍生饱受离乱之苦的大背景之下,曹植写与朋友的惜别更显其真情本性,最后一句“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则是以奋发高昂的语气道出与友人一同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曹植积极的用世形象落到现实中皆是以无能为力作结。虽然怀抱着远大的志向,但由于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他无法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些和他志同道合的友人,所以只能用赠答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现实与理想的挣扎者
上述这种渴望建功立业的自我形象在曹植赠答诗中往往交织着与现实的诸多矛盾。曹植的人生以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登基为界,前期曹植是意气风发的贵公子,后期则转入困顿痛苦。在其赠答诗中也能窥见这种转变,他在重大转折之下心境发生了变化,深陷于现实与理想的巨大矛盾中,无法自释。
从建安二十一年开始,曹植身边好友和亲信或因病去世、或在时局动荡之际遭牵连被杀,而曹植本人也被不断打压,远离了权力中心,他已经不再也不能是从前那个潇洒奋发的贵公子。在遭逢任城王曹彰死别、白马王曹彪生离的巨大痛苦之下,曹植更是一抒积累已久的悲愤作《赠白马王彪》一诗。诗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曹植交代了事情的始末,此生离死别、人生受阻之恨让他以“自剖”一词直抒胸臆,将所见所感倾泻而出,“愤而成篇”的强烈感受呼之欲出。
诗歌前二章写旅途困顿,诗人想要度过河川却苦于没有桥梁,只得乘舟越过汹涌的浪涛,同时还要穿越山谷和密林,加之天气恶劣,雨水泛滥,道路泥泞,更是步履维艰。离开洛阳之路不仅自然环境艰辛,诗人的内心也同样饱受折磨,极力渲染行路之难使得艰险的归路与郁结难解的人生际遇相互映照。第三章便由此转入对当权者横加阻拦的无限愤怨,以“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怒斥政局上的小人,但曹植却无法反抗,他仍然留恋京城,也担忧自己未来的政治命运,足可见他内心情感的复杂。第四章诗人又用“寒蝉”“归鸟”“孤兽”等凄凉的意象加深了无奈又凄苦的心境,到第五章这种情感到达一个高潮,试看诗歌第五章: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天命总与曹植的心意相背离,但他却无力改变。曹彰已逝,而存者也将在倏忽间度过一生,曹植认识到人生朝露、世道艰难的残酷现实,“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一句似乎预示着他即将受到当权势力的打击,难掩心痛和悲愤。在第六章中,他故作豪迈,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勉励安慰曹彪,但这样的话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服,最终又落到难忍分离的酸楚。末章,曹植终于做出了抗争之举,即怀疑天命、不信神仙,这是他在人生低点对现实最大的反抗,但他还是不能逆转自己的悲惨境遇,终以“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悲恸作结。
在《赠白马王彪》这首赠答诗中,曹植的自我形象被不断放大。梅家玲认为此诗开拓了赠答诗的书写内容,开辟出“无物不可写、无情不可抒、无事不可述的新体貌”,确实此诗融入了曹植各种典型的情感表现,相比上述劝勉、用世的形象而言,此时曹植的自我形象包含了更复杂的情感因素,如亲人难再相聚、生活迫害不断、政治前途无望、生命幻灭无常等等,一系列事件将曹植卷入漩涡,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碰撞、冲击,他想寻求解脱却无力挣扎,这是作为诗人的曹植最大的悲哀。
四.曹植赠答诗中自我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曹植赠答诗中的自我形象虽不能完全代表曹植本人,但其中曹植的主观情感强烈,包含了个人的情感志趣、理想抱负以及思想性格,是曹植诗歌中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窥探曹植真实的内心世界,以及他试图建立起的能安放个人理想和失意自我的思想体系。
首先,曹植赠答诗中的自我形象从单纯书写与友人的情意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这也为赠答提供了具体的背景,赋予友情以特殊的社会意义。《赠丁仪》即是如此,丁仪是曹植的朋友也是他的谋士,在曹丕与曹植的立嫡之争中,丁仪与曹植交好,故极力扶持曹植,但也因此与曹丕结仇,曹丕即位后,丁仪则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处境。此诗就创作于这个时候,而后丁仪被曹丕治罪,终不免杀。诗歌分为两部分,后半部分主要抒发曹植对丁仪的理解以及深切的宽慰,是赠答目的之所在,而前半部分未曾谈及两人之间的联系,而是结合气候无常、久雨成灾以及民生疾苦来表达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正如自然气候一样,难以捉摸,并且以“在贵多忘贱”透露出对在上位者不能广施博恩的不满。前后两部分看似不相关,其实对赠诗对象来说是有具体针对性的,曹植将二人之间的关系与政治现实联系起来,使得此赠答诗具备强烈的情感倾向和现实意义,这种形式的劝慰对于正处于政治困境中的丁仪来说是比较合适的。由此来看,曹植在赠答诗中的自我形象展现已不仅仅是个人的狭隘空间,更是宏大的社会空间。
其次,曹植将体物和缘情有机结合,使得情景交融逐渐成为魏晋赠答诗的基本模式之一,这是曹植赠答诗在表达自我形象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特殊贡献。曹植的赠答诗在表达劝勉、书写个人命运时,特别强调情感与景物的有效融合,以此来丰富诗歌中自我形象的呈现。统观曹植赠答诗,景物和环境描写多有出现,其目的是将内心世界和个体主观情感展示于人前,故而在曹植赠答诗中对景物并没有细致的描摹,而是把经由主观情思熏染的景物情态大致勾画出来。《离友》二首曹植写自己与夏侯威真挚的友谊以及依依作别、难再相聚的悲伤,其中“凉风肃兮白露滋,木感气兮条叶辞。临渌水兮登崇基,折秋华兮采灵芝。”把凉风、白露、渌水、秋华、灵芝等悲情的景物融入诗境,从而突显诗人面对离别的孤独落寞和面对个人命运的苍白无力感。从外在环境和景物的描写中就能体会到诗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这种以景入情的方式,在上文《送应氏》二首、《赠白马王彪》等赠答诗的分析中也可见一斑。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曹植《赠白马王彪》一诗的典范性意义,它以慷慨沉郁、淋漓悲壮的风貌突破了从前赠答诗情感单一、内容单薄的体式,也使得曹植的自我形象不再停留于赠答抒情,而是升华到直面现实、思考人情事理的境界。此诗将抒情、写景、叙事、说理浑然交织,在情感内容和意境开拓上都有创变之功,也使得后人从多方面效仿和模擬,不仅为魏晋以后的赠答诗书写作出了示范,也给古代诗歌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南朝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全志.论曹植的赠答诗[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6]吴美英,陈如碧.论曹植的赠答诗[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1).
[7]蔡敏敏.曹植诗赋研究[D].复旦大学,2011.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张晋《续尤西堂拟明史乐府》研究”(项目编号:2021XKT11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