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幸 马艺菲 樊一江
一、上半年交通运输总体形势与特点
(一)交通投资稳定增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2022年1—5月,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79亿元,同比增长5.2%,5月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6亿元,同比增长3.0%,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分方式看,铁路同比下降5.6%,公路投资同比增长7.6%,水路投资同比增长0.6%,民航投资同比增长6.6%。5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国务院办公厅同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又对“交通枢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有效盘活既有铁路场站及周边可开发土地等资产、老港区搬迁或功能改造提升”等提出了支持措施。相关政策出台有效带动了地方投资建设积极性,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客运持续低位运行,端午假期初现回暖迹象
1—5月,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完成22.45億人次,同比下降38.5%,较上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同比下降44.7%、33.7%、48.7%、52.9%。全社会旅客周转量完成486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4.4%。上半年受多点散发疫情影响,旅客整体出行水平保持低位态势。以节假日旅游为线索进行梳理,今年春节、清明、“五一”等假期出行带动效果总体有限,随着6月份全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稳定向好,端午假期出行出现回暖态势,但出行规模较2020年、2021年水平仍有差距。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796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65.6%,客流恢复程度为去年中秋假期后最高。6月3日至5日(端午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7336.8万人次,比2021年同期(端午节假期,下同)下降40.3%,比2020年同期下降9.6%。
(三)货运物流企稳向好,保通保畅工作成效显著
1—5月,全社会货运量完成197.75亿吨,同比下降2.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893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6%。其中,铁路、水路分别完成货运量20.47亿吨、33.5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6%、4.2%;公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完成143.69亿吨、25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6%、18.6%。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2.5亿吨,较上年同期微降0.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648万TEU,增长2.3%。1—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9.5亿件,同比增长3.3%。前5月货运量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则主要源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低基数拉高2021年同期增速。
总体来看,自4月国务院全面推进保通保畅工作以来,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向好。尤其是铁路货运,1—5月累计货运量与5月单月货运量均破历史纪录,5月国家铁路日均装车量和集装箱单日装车量均创历史新高。中国邮政快递日均业务量也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5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99.3%,比4月回升6.4个百分点。
(四)集装箱运价指数总体平稳,各航线运价水平逐步分化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2022年2月11日创出20多年来新高之后,高位震荡下跌,5月平均值为3117.94点,较上月下跌0.4%,已连续4月环比下跌。分航线看,北美航线顺利完成新一年度的签约工作,运输需求高位徘徊,供需基本面稳固,市场行情走势良好;南美航线目的地主要国家疫情形势长期不佳,运价环比下跌;欧洲、地中海运价小幅波动,经济复苏面临俄乌冲突等各种风险因素影响;澳新航线、日本航线各类生活物资的需求保持较高水平,支撑运输需求表现良好,供需基本面平衡,市场运价小幅反弹。从国内看,受局部疫情散发影响,我国部分港口承压运行但整体仍较为有序,随着国际海运集装箱供需失衡情况走向纵深以及进入传统海运旺季,预计近期集装箱运价将震荡企稳。
二、下半年交通运输发展趋势预判
(一)交通运输行业恢复加快
随着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活动有序重启、疫情防控更加精准,预计交通运输行业恢复将会加速。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继续发挥,上半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预计2022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将较2021年稳中有进,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二是旅客运输指标有所回暖,上半年延续低位的国内旅客运输指标逐步回升,预计2022年下半年旅客运输较上半年情况明显好转,但全年旅客运输总量较2021年同比下跌明显。三是货物运输持续向好,随着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深入推进,预计全年货物运输总量较2021年小幅上涨。四是交通运输市场活力逐步激发,助企纾困政策作用进一步发挥,带动交通运输特困行业恢复发展活力。
(二)疫情走向不确定制约作用突出
虽然长期来看疫情必将消退,但2022年下半年短期内疫情走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旅客出行、枢纽港口运营、冷链等专业运输活动直接承压,综合交通网络运行效率、快递时效等受到制约,疫情散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从短时间内交通运输活动暂停中断向纵深影响交通运输组织模式调整转变,并显示出新技术新业态的新需求。同时,国际发展环境和疫情复杂多变,给全球经贸和国际产业链带来深刻影响,国际海运供需失衡加剧和运行冲击明显,对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稳定运行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三)地缘冲突对国际交通影响仍在蔓延
俄乌冲突对国际运输竞争合作格局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总体来看,一方面,由于欧美等国家对俄制裁、暂停航运服务等情况,既有国际海运供应链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传统俄罗斯航运服务网络以及相关制成品贸易流通将持续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大宗战略物资供应链风险仍然存在。2022年下半年,预计油品运输价格将持续走高,加之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北半球进入夏季后驾驶出行迎来旺季将刺激汽油消费,油轮运输高景气趋势凸显,重点大宗物资储备保障应持续关注。
(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要求更加突出
2022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3·21”东航空难为交通运输业尤其是民航业敲响安全警钟,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必须强化隐患排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尤其是坚决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以应急管理为重点的交通运输韧性发展广受关注,2022年下半年疫情局部反弹、极端天气、洪涝灾害等情况仍可能出现,要求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应急响应能力,强化综合治理能力。
(五)运输需求新特点新变化和运输供给适配调整
在国内国际交通运输环境调整下,既有交通运输供需关系逐步调整,新型交通运输供需关系逐步建立,倒逼交通运输供需匹配思路进行突破调整。一是生产消费场景新變化,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焕发活力。二是出行旅游习惯新改变,“不走远,周边玩”成为主要趋势。三是生产供给思路新调整,供应商采取回迁、多样化供给、复制和就近区域化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近岸外包”模式应用。四是绿色低碳转型要求进一步突出,同时在设施建设、运力供给等方面加快推进布局发展,要求优化交通运输发展路径,提升在绿色低碳运输发展中的国际竞争力。
三、推进下半年交通运输持续恢复发展的建议
(一)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统筹推进102项国家重大工程涉及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确保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稳中有增,更好服务支撑经济稳增长。
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统一协调、建设和管理,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基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空间布局,平衡好投资规模、节奏和结构,强化用地、用海、用林、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加快形成交通等各类基础设施网络之间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共建共享。
(二)全方位拓宽交通融资渠道,解决项目资金供给困难
用好中央财政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做好资金与项目的匹配工作,提高政府投资资金使用效能,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基于当前特殊时期地方政府财政形势比较紧张,中央政府财政状况较好、负债率相对较低,中央政府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或以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为抓手,引导银行加大对基建项目的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基建项目。
盘活存量资产,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分层次的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限制,逐步下调资本金比例,将项目资本金比例的决定权更多地交给市场自主决定,有效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长期资本参与基建项目。可通过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三)建设高效货运服务体系,巩固扩大物流保通保畅成果
国内运输方面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骨干通道,有序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探索开行定制化的铁路直达货运班列与高铁快运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推动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完善城市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加强与干线运输、区域分拨有效衔接。国际运输方面,重点扩大海运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增强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竞争力,尤其要大力优化石油、天然气等关键性战略物资的专业化海运系统,有效应对能源价格波动。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建设。构建专业化的航空货运网络,支持航空货运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企业,形成对现有海上贸易运输体系的有效补充。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继续发挥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九不准”的要求,坚决防止不通不畅问题反弹回潮。落地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支持货运物流企业巩固发展。推进保通保畅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常态化,实现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从“全面打通大动脉、基本畅通微循环”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行转变。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