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玲 陈美炎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方向指引,全面强化自身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对标这一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溪县实施了探索“跨村联建”党建模式,通过组织联合、产业联营、机制联建、基础联建、民生联动共同发力,加强了区域化党建,夯实了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了党建工作实效,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乡村振兴;尤溪县
作者简介:陈宝玲,中共尤溪县委党校(尤溪县行政学校)讲师;陈美炎,中共福建省尤溪县管前镇委员会组织委员。(福建三明365100)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9-0056-04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1]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方向指引,全面强化自身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对标这一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功能不强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首要功能,是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习近平指出:“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没有解决。”[2]516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带头人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缺乏政治担当,弱化了群众对村党支部的认同;二是少数村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党组织活动方式缺乏创新,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说话没人理、活动没人跟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不坚决、不到位,缺乏执行力,严重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与行动力。
(二)引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担负起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用好人、地、钱等资源以及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村财增收和农民致富。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空壳化”,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土地抛荒严重。基层党组织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引领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方法,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其结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
(三)基层治理能力不足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治理理念、方式和能力上仍相对滞后,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化解农民群众因土地、拆迁等利益分配问题衍生的新矛盾、新问题时缺乏法治思维;二是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而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号召力与凝聚力,很难激发社会活力[3]。
(四)服务功能相对薄弱
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先锋队,要强化服务功能,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但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却相对薄弱:一是乡村振兴涉及的领域很广,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流于形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呼唤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尤溪县“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探索实施了“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做了有益的探索。2017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于伟国来半山村调研时作出指示:“要借鉴联合党支部经验,以半山村为基地,带动周边村。”[4]同年5月,半山村与周边的汶潭村、通演村共同组建了通汶联村党总支,首先在三明市试点实施“跨村联建”党建模式。2018年,尤溪县制定了《尤溪县推广“跨村联建”模式实施方案》,在全县推广“跨村联建”模式。
(一)以“组织联合”推动组织振兴发展
“跨村联建”打破传统按行政区划为單位设置党支部的单一模式,在原有村级行政区划、村民自治主体、财务管理体制、目标考核奖惩、村干部职数配置和经济待遇“五个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各村班子建设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灵活组建联村党组织(党总支或“大党委”),以此延伸党组织工作触角,实现了区域内党建资源的合理配置。联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围绕乡村振兴,研究制定区域内村庄规划、产业布局、管理服务、公益事业等重大问题,并协调督促各村共同抓好组织实施。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干部队伍选人用人机制建设,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通过“人才回引”吸引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及时选优配强联村党组织班子。二是加强对联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才干服众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三是完善联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待遇、评先评优等方面的考核激励办法,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实践证明,“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增强了各联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2018年以来,尤溪县有意识地将软弱涣散党组织纳入“跨村联建”范畴,全县14个乡镇58个联村(社区)中的1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以强带弱、结对帮扶等措施,实现了100%整顿转化。
(二)以“产业联营”激活产业振兴活力
在“产业联营”方面,联建村积极统筹区域产业布局,推动联村之间产业资源有机整合、相互联动,实现了产业发展共赢。一是由联村党组织领导,龙头经济实体牵头,按照“个体独立、龙头领办、效益共享”的原则,吸收联建村各类经济实体和专业合作社,成立联村经济发展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主要负责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策划设计、联系引进、推进落实等工作。二是由联村党组织和联合社协同开展区域产业发展调查,分析研判联建各村的交通区位、资源分布、特色产业等特点,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谋划经济发展项目,明确联建各村在区域产业体系中的产业分工和发展方向。三是联合社采取公司化管理,在管理机制上既实行“理事会总管全局”又并行“龙头领管项目”,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既实行“按股分配”又并行“按劳分配”,产业联营机制逐步完善。四是发挥党员在联村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制定人才引进服务保障机制,多方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五是立足各村在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行产业发展“多村捆绑、项目捆绑”,根据不同产业、不同领域,多方位打造各类产业领办龙头,确定区域内双方或多方的产业发展合作方案,通过土地、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互通共享,劣势不足互补共带,凝聚区域发展合力。如,洋中镇振兴联盟党委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永久烟田规划,合理规划永久烟田1700亩,推动区域烟叶产业融合发展;龙洋村投资238万元建成30座现代化烤烟房,为龙洋村及周边村近30户烟农提供标准化、机械化的烤烟服务,2021年仅烟叶税收返还一项,5个联建村就实现了平均增收约4万元,烟叶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三)以“机制联建”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实现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健全强有力的运行治理机制[5]。“跨村联建”改变了过去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乡政村治”[6],构建了以“联村党组织治理”为基础的组织架构,整合了各类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力量开展协同治理,激发了基层社会的内生动力。一是创新建立跨乡镇联治、片区基点共管、农村社区共建的共建共享机制,坚持规划同步、成果同享。二是建立区域内联村党组织联席会议机制、轮值议事机制,完善了议事决策机制,对区域内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并定期到各联建村了解工作落实情况,集中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三是建立联村党组织协调统筹机制,统筹联建各村党组织的工作。包括推进村民自治实践;运用法治思维,建立联村间矛盾调处平台和工作机制,化解基层群众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培育乡村文化,凝聚乡村正能量,努力构建“三治融合”新局面,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水平大幅跃升。四是建立联村党组织服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机制联建”推动“跨村联建”逐步实现制度化、长效化,助力基层治理創新。
(四)以“基础联建”促进乡村面貌转变
在“基础联建”方面,联村党组织树立区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理念,整体推进乡村建设,打牢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内村容村貌实现同步转变。一是坚持公平同步原则。联村党组织根据各村需求,广泛征询各村及村民的意见建议,同步推进区域内群众急需、发展急需的关键项目,确保实现建设项目共同设计、共同推进、共同管理、共享效益。二是积极推进联村规划工作。聘请专业机构对区域乡村建设、土地利用、基础配套、公共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由联村党组织负责,实行区域建设项目集中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三是突出区域内村容村貌的品质品位提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动基础设施完善和景观建设。如,2019年柳塘库区联合党委投入16万余元资金,对库面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五)以“民生联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民生联动”方面,联村党组织紧盯区域民生热点,集中力量破解民生“瓶颈”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联村便民办事处。由联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实现便民服务区域化共享。二是发挥好联村群团组织的作用。成立了联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引导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统筹调处联村间、村民间的各类矛盾纠纷,着力提高区域平安联创水平。三是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以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共享联建效益。如,久泰小镇联盟党委统筹劳动力资源,提供农户就业保障。自久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入驻以来,常年用工超过170人,先后带动周边村以及县内用工超20万人次,累计发放工资200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自从实施“跨村联建”以来,中共尤溪县委组织部定期收集汇总各联村党组织工作情况,及时分析总结,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跨村联建”向纵深发展。尤溪县已成立28个“跨村联建”联村党组织,培育和打造了一批“跨村联建”的典型示范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跨村联建”的内涵。一是“以强带弱型”。确定1个班子强、发展快的村作为“领头雁”,与周边若干个班子弱、发展慢的村结对联建,充分发挥强村强班子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实现了从“外力助推”向“内力激活”的有效转变。如,梅仙镇以先进典型——半山村为主导,联合周边发展一般的通演村、汶潭村组建了通汶联村党总支,通过区域联动,实现抱团发展。二是“村企共建型”。将辖区龙头经济实体纳入联建范畴,确定区域产业发展项目,明确各村产业发展方向,并通过技术支持、设施补助、项目覆盖等措施,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如,联合镇以久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为主导,联合周边四个村党组织成立久泰小镇联盟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企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三是“地域联治型”。针对乡镇边境区域、高山区域等特殊地域管理难的问题,探索跨乡镇联治、片区基点共管等新做法,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治理和开发机制,着力提升管理实效。如,管前镇、八字桥乡跨乡镇成立柳塘库区联合党委,推进库区周边村共同治理、共同开发。四是“社区共建型”。针对整村搬迁、灾后重建等形成的集镇聚集区,转变由乡镇所在村单独管理的模式,组建集镇区域化党组织,推动建设共管、服务共为。
三、尤溪县“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经过几年的发展,尤溪县“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已成为三明市党建的三大品牌之一。从尤溪县“跨村联建”实践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一)以建强党组织为目标,夯实战斗堡垒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履行主体责任,顺应乡村振兴新形势,以历史文化、人缘、地缘、产业等为联接点,组建联村党组织。二是加强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机制建设。拓宽人才选拔的渠道,把群众中威信高、能力强、公道正派的党员“带头人”选拔到联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选优配强联村党组织班子。三是发挥好领建村的带头作用。主动将软弱涣散党组织纳入联建范畴,整合各级下派力量,集中力量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提高区域化党建效能。四是加强对联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培训,提升联村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
(二)以健全机制为基石,提升党建实效
一是加强“跨村联建”制度化建设。联村党组织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轮值议事、议事决策、为民服务等机制,合理配置党建资源,统筹协调联村各项工作,督促联村共同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二是落实待遇问题。联村党组织建立健全了联村党总支班子成员经济待遇、职务升迁、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证联村工作后继有人。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尤溪县构建了县委统筹部署、部门联合帮扶、乡镇具体推进的工作格局[4],通过定期跟踪指导、反馈和督查,推动“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实现制度化、长效化发展。
(三)以分类施策为原则,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联村党组织分析研判各联村交通区位、资源分布、特色产业、班子建设的特点,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采用符合本区域实际的联建模式,切实避免“照搬照套”,确保联建模式有效运转。二是立足优势,制定规划。联村党组织立足联村内各经济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同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随着“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在组织构架、运作机制、功能作用等方面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入,县委组织部门、乡镇党委应及时分析和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和发展“跨村联建”党建模式。
(四)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动共建共享
一是完善统筹规划。联村党组织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尤其是整合各村项目、土地、资金等资源,采取“项目联带、多村捆绑”等形式,强化区域资源互通互补,集中力量发展壮大联村集体经济,进一步促进村财增收和村民致富。二是发挥好联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联村党组织引导联村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导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真正实现结对共建、区域联动、抱团发展。
参考文献:
[1]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N].人民日报,2021-06-08(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李长学.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现状与提升[J].理论导刊,2019(7).
[4]陈晓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模式创新——以福建省三明市“跨村联建”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2).
[5]郭岩.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逻辑进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4).
[6]杨学明,李如海.“三变”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价值——基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经验的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6(2).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