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你而在,“乐”发精彩

2022-05-30 10:48沈兰林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经验美的创设

沈兰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过渡环节,我们发现孩子们经常会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去碰一碰、摸一摸琴键,当询问孩子,他们是这样说的:“钢琴这块是老师的地方,我想摸摸看,是不是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他们既想去探究,却又畏惧于教师的权威。为了呵护幼儿跳动着的音乐火苗,也为了进一步落实“将空间、场地真正还给幼儿”的教育理念,我园利用钢琴周边的空间特点尝试规划与创设班级音乐区,真正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

一、从无到有,初见起色

(一)音乐区的环境跟随孩子

最初,我们只是将钢琴放手给幼儿,将钢琴上的C调全部标注了简谱标记,并投放耳熟能详的小星星乐谱。孩子们认识简谱,探索琴键,哼哼唱唱。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我们将琴键上的标记逐渐减少,同时投放了节奏型的简谱。我们结合钢琴的周边空间创设了音乐区,投放了空灵鼓、非洲鼓、三角铁等乐器,让幼儿感知不同的艺术形式;投放沙发、软垫、鲜花等,给幼儿营造家的温馨感;还投放了纱巾、配饰、头饰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此外,我们还将环境和课程相融合,提供与课程、季节、节日等相关的乐谱,并装订成书。如大一班幼儿最近在打卡“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活动中迷上了京剧文化,为追随和支持幼儿的兴趣,老师就在音乐区投放了水袖、戏服、京剧脸谱等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的表演兴趣和发展需要。大二班在“诗遇春天”主题活动中,老师在音乐区投放了集录音、点播功能于一体的平板视听材料,以及绘本《二十四节气——春》,引导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知古诗词的节奏美,体验音乐创作带来的成功感和获得感。

(二)游戏中的孩子启示我们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大班幼儿开始用益智区数独卡片的数字摆放成小星星简谱并尝试哼唱,同时还邀请小组的成员一起合作演唱。当发现错误时,他们会主动与音乐区的简谱进行对照,发现数独卡片的数字与乐谱上的数字不符时,适时进行调整。在区域活动时,读写区的孩子们说:“老师,我可以自己创作音乐吗?”美工区的孩子说:“老师,我还会用纸折叠手风琴呢,不信,你看。”孩子们的言语与行为让教师意识到音乐区与其他区域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与开放的。因此,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随手可得的纸、笔、白板等材料,方便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并进行音乐创作。孩子们的记录是多样的、个性的、富有情感的,他们在音乐区中有着惊人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他们会用简单的数字、爱心的符号、涂鸦式的简笔画、抽象的表征等来表达内心的音乐创作,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音乐中的美。

二、完善调整,渐入佳境

在音乐区的环境创设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是什么?我们创设音乐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真的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了吗?带着困惑与质疑,我们链接《指南》,寻求帮助,真正做到真游戏、真研究、真实践。

(一)链接《指南》,把握关键经验

纵观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音乐区环境创设,似乎存在模板化的套路。在聚焦音乐区的多次现场游戏之后,我们链接《指南》,开展研讨,合理审议,思考和预判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音乐区可能存在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可能会帮助幼儿获得和发展哪些关键经验。对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预设了三个幼儿年龄段音乐区的关键经验和发展目标:1. 小班幼儿喜欢、愿意参与音乐区的游戏,音乐区可以与其他区域有机融合;2. 中班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特征(高低、长短、强弱),音乐区中有智慧的师幼互动;3. 大班幼儿尝试合作创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旋律的理解。教师们在对关键经验有了清晰把握后,在创设音乐区时就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能更好地用《指南》来指导实践。

(二)落实支持,提升关键经验

高宽课程中提出,音乐区的关键经验具有连续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是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因此,幼儿在进行音乐区游戏时,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表现,找到幼儿的兴趣点,有效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材料,让其關键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班幼儿的游戏以平行游戏居多,他们对卡拉OK、角色扮演等情境性的音乐游戏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在音乐区投放了多种易操作的乐器、可爱的动物头饰、可互动的儿歌图谱等材料,并结合班级活动室的空间特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创设了音乐演奏区、卡拉OK区、观众欣赏区等。此外,我们还将对音乐的探索融合在其他区域中,如在科学区投放装有不同高度、不同颜色水的玻璃瓶,吸引小班幼儿感知声音,在阅读区的播放器里下载好听的鸟鸣、风声、雨声、海浪声等,引导小班幼儿感知自然与生活中美的声音。

中班上学期,我们在音乐区增加投放了按铃、空灵鼓等乐器。空灵鼓不同于钢琴这种有序音阶排列规律的乐器,它的鼓面数字是随机分布的,且鼓面中间凸出,两面凹进,幼儿寻找鼓面上的数字存在难度。我们发现,幼儿在操作过一段时间后,就对其失去了兴趣。与空灵鼓相比,孩子们更喜欢颜色鲜明、形状可爱的按铃,但按铃上的数字很小,颜色更醒目,对于刚升入中班的幼儿来说,用颜色匹配音符会更容易。于是,我们在简谱上增加了与按铃相匹配的颜色标志,让材料提供更适宜,更有效地支持幼儿游戏,促进幼儿发展。

大班音乐区材料的投放注重丰富性、互动性和层次性,如我们投放了木鱼、三角铁、非洲鼓等打击乐器和拇指琴、八音琴、空灵鼓等有音阶规律的乐器,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合作探索,更好地引发幼儿与材料、与同伴进行互动、合作、创造等。又如,乐谱类的材料投放,我们基于大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少量八分音符的谱子为主,乐谱长度可以是单句、四句,或整首乐曲。随着关键经验的积累,我们鼓励幼儿为熟悉的乐曲或创作的乐曲配上自己喜欢的乐器图谱,他们或和同伴合作演奏、或随音乐自由演奏,满足了多元的游戏需求。

三、融入生活,享受美好

(一)是平常的,而非触不可及的

让幼儿欣赏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是音乐区的价值与功能之一。所以,我们在音乐区投放了音乐有声绘本《一起来听莫扎特》《一起来听管弦乐》《一起来听摇滚乐》《一起听戏曲》《世界音乐之旅》等,孩子们在欣赏不同音乐、感知不同故事情节中,初步了解世界音乐流派以及不同乐器发出的悠扬动听、诙谐幽默的声音,他们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即兴模仿、时而结伴拥抱,在日常活动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感。

(二)是自然的,而非刻意教授的

《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音乐带给人美的感受、美的想象、美的情感,通过在音乐区的学习,每个孩子在心里都种下了一颗美的种子,并将其自然延展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在“大班幼儿班级毕业典礼小组活动”策划中,幼儿围绕“最想对幼儿园、老师、同伴说什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舍不得、想念、期待”等情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创作毕业小诗《致亲爱的我们》《离开,会想念》等,并尝试吟唱,将小诗的词与熟知的旋律进行匹配。创作过程中,他们发现歌词与节奏音长不相符时,会改编、调整、试唱,直至歌词与旋律协调一致。这个过程,教师更多的是支持和放手。小组活动、过渡环节、集体回顾活动都成了孩子们创作、吟唱乐曲的美好时刻。毕业典礼当天,孩子们自主吟唱自己创作的毕业小诗,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音乐区的环境创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幼儿游戏的深入和关键经验的积累不断调整和丰富的,它应呈现幼儿在音乐学习区中的游戏过程与学习轨迹,它应融入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儿童生活音乐化、游戏化。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高宽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C-c/2020/02/8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经验美的创设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