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雪莹
近年来,“微媒体”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微党建”应运而生。“微党建”是将“微媒体”融入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是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路径,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与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比,“微党建”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覆盖范围更广。微博、微信及微视频等“微媒体”是“微党建”的重要载体。“微党建”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高效性、互动性特征,为高校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有了信息链条的支持,“微党建”不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较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能够让高校党组织随时随地向学生推送党建资讯,对学生党员进行动态化管理,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二是内容高度凝练。由“微媒体”传播的党建信息具有语言凝练、短小精悍的特征,且形式多样,如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输出更加快捷。这种高度凝练的信息内容更具冲击力,学生能从这些信息中见微知著,充分了解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
三是随时交流互动。“微党建”除了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外,还能够为主客体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产生双向互动的效果:学生既能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又能将相关信息转发,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评论、留言等方式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发布者能够从学生评论、留言当中了解学生对某些事件的看法,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此一来,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诉求的前提下,便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上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
微信公众号平台是高校学生“微党建”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重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完善微信公众号信息内容。微信公众号平台推文应该避免信息同质化,文稿编辑人员要抓典型、接地气,传播正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对一些热点时事进行浓缩,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让学生在浏览过程中能够快速抓住关键点,从而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还要扩充功能,及时更新功能模块,特别是内容推送应该多元化,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而获得学生的关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借鉴“学习强国”APP的建设,对微信公众号栏目进行拓展,包括党建、社会、民生以及时事热点等,建立在线党建课堂,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可设置专题教育内容,根据专题内容加入党政题材影视剧,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宣传大政方针和先进文化思想。另外,要建立一支高校学生党建微信公众号的专业运营队伍,相关维护人员既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也要具备扎实的党建功底;党务工作者除了具備党建业务技能外,还要有互联网思维。技术人员与党务工作者可相互学习,补齐各自专业技能上的短板,从而提高整体运转能力,确保高校学生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稳定运营。
开展高校学生“微党课”教育
“微党课”是党员教育的新载体,具有时间短、形式灵活的特点,内容“见人、见事、见精神”。“微党课”鼓励学生党员走上讲台,结合党建工作主题,从“身边人”“身边事”切入,讲述典范故事,阐述观点,引导他人思考,在思想及情感上产生共鸣,让党建教育更生动、更深刻。高校要积极开展“微党课”教育,进一步调动学生党员主动探究党建知识的积极性,让其自主发掘党建学习资源,提升党性修养。这种方式能够打破传统讲座、专题报告等活动被动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党建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好地激发学生党员的自主探究精神,鼓励其自我学习、自我思考,深刻领悟党员的使命责任,从思想上武装起来,以思想带动行为,进而提高党建教育效能。
完善高校学生“微党建”评估
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微党建”评估指标体系。党务工作者要结合学生党员特点、高校发展需求以及“微时代”背景,设置具体评估指标,对“微党建”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相关工作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为“微党建”优化、完善提出建议或意见,让高校“微党建”能够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指标设置要统一标准,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设置,尽量保证指标体系的覆盖面,从而实现系统分析、全面衡量。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应用“微党建”评估结果。高校对“微党建”评估结果要进行全面分析,使之能够充分反映出实际工作成效,反映出相关工作未来的改进方向与目标,这对“微党建”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还要将评估结果与激励机制联系起来,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或基层党组织,树立典型,引导其他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
“微党建”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路径,它能够对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模式进行补充,满足学生党员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因此,高校要通过加强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微党课”教学活动,完善相关评估工作,促进“微党建”不断发展,以此更好地赋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作者单位:中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