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互动—探究”式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5-30 13:23池源
关键词:中华信息技术探究

池源

摘 要: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出门甚至不用带现金就能够到处消费,在这个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信息二字显得尤为重要,而信息素养是现在社会公认的最基本素养之一,在中学有一门课程叫信息技术课,这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们的网络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应对现实问题为教学目标的学科,但另一方面,我中华泱泱大国,文化传承5000年,传统文化自然是不能被现在的信息技术所替代的,所以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并引入课堂,便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就“互动—探究”式課堂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 信息课程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55

对于一个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还是课堂,教师们便可以使用这个便利,将传统文化彻底与课堂融合,让课堂上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然后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让同学们了解中华大地的历史,品味中华名人留下的名句诗篇,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出良好的文化底蕴与修养。教师则可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学生们的社会生活中,从而实现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

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1.社会背景

目前来说,中国的社会正在转型,这种转型让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新起的互联网工具正在崭露头角,互联网的崛起带给人民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从前消息闭塞的痛苦,即使你再天南海北,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联系到你想联系的人。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了学子们的课堂之中,学子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捧课本,枯燥地听着教师讲解了,现在大多数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制作课件,将难懂的地方划出重点,配合多媒体设备,让难点变得简单易懂。

2.意义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民族的希望源于教育,一个民族的未来源于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承,纵观华夏历史,“传承”二字尤为重要,因为传承,民族得以延续,因为传承,中华得以发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我们要把教育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3.易产生的问题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之前,应该先针对每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好探底工作,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无形之中拉远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导致学生可能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所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教学质量,但也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与学生互动的频率,以免给学生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例如,有的教师习惯于使用课件来展示教学内容,自己一人在前面讲得不亦乐乎,大部分学生自然也愿意接受,不过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制作精美的课件吸引,从而错过了真正的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二、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渗透融合

初中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还属于初级阶段,初中的学生运用电子产品还不是特别熟练,比如打字速度就比不上经常使用电脑的年长者,而且初中生打字的指法通常也不规范,想要打字速度快,拥有一个标准的指法是必不可少的,小的时候可能只打一首古诗就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虽然古诗只有短短几句话,但这些都是我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精粹,学生练习指法的同时,在计算机中一遍遍地打出中国传统诗句,这也算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中国的古诗词学习了一遍,这便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2.教学融合

教师们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适当渗透传统文化的气息,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比如:《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或者插入一些大好河山,名人名言,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大地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所留下的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在教学生们如何制作ppt时,最好是要求学生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呈现作品,比如以传统节日春节为主题,或是有重大纪念意义的端午节、清明节,或者使用水墨风为主题,等等,让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再次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然后把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来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自己的作品,最后再由教师点评每位同学的作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再以小组的方式,由学生们之间进行互相欣赏互相评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切身实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励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3.网络传播

在QQ刚刚兴起的年代,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QQ号都会令人兴奋不已,当时兴奋的是初步体会到了在网络上交流的乐趣,就算是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人,也要在网上聊好久。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的初中生一定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QQ号,由于现在网络交流非常便利,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便利来让同学们在网络世界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让同学们在闲暇之余,利用网络聊天工具,来进行友好的交流,游戏,比如同学之间玩诗词接龙,成语接龙,QQ签名也可以选用名人名句,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网络中流传下去,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三、利用资源

教师应利用文化资源的平台,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在课程与备课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播的各种表达方式,比如图片,文字与视频,甚至可以找一些文化色彩浓郁的影视作品,从而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总之就是用各种形式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利用传统文化所创新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再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正确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们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利用特定的平台,让学生们主动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促进学生全面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甚至可以通过利用网络的便利性,通过各大教育平台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那些偏远地区交通闭塞的学校里的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平台,利用平台上的资源,真正实现全面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引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当然,想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不斷尝试,创新和长时间的实践。

四、“互动—探究”式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能够将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之中。作为一名初中的计算机教师,不能单单只想着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还要想着在授课的同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们的认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明白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然后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增加互动,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些传统文化的素材,红灯笼、中国结,或者是山水风景,水墨风格的图片等等,让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探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把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一个完美的融合,完成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作品,之后再由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以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主,当然,如果学生们有不足的地方还是应该委婉指出,然后还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到自己作品中的一些不足,和创作作品时思想上的局限性,这样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孩子们才能成长为被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五、“互动—探究”式下加强文化传承

当今社会发展飞快,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往回倒退十年,智能手机的功能根本无法想象,更不要说现在各种高性能的电脑,几十寸的液晶显示屏,曾经的流量要省着用,现在却有了无限流量,以前下载一部电影需要几小时,现在只需要几分钟。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才是我泱泱华夏立足之根本,所以在信息技术中,教师可以将“互动—探究”模式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1.名人诗词

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拥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三观”,也见识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所以教师们在课堂上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也会简单得多,可以让学生们在上课时多打些名人名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何止几千首,这样在学生们练习打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当然,在打字的同时,教师们还要监督学生们使用的指法是否标准,如果发现指法不标准的同学,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因为拥有一个标准的指法,是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古人的诗词一般都是融入了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感悟,教师们还可以让同学们对古诗词进行彻底分析,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来充分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对诗人以及作品加深理解,强化古诗词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还有一些名句是为了赞美一些美好事物的,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就是对教师教育精神的一种赞美,春蚕产丝,一直死去才停止,蜡烛只有完全燃烧成灰的时候才不会再滴出蜡油。虽然原诗所表达的是有关爱情的思想,但是由于这两句太过经典,常常被人们单独拿出来表达对教师们的赞美。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将名人诗词充分理解,同时练习了打字方式和相关软件的应用。

2.了解节日

现在我国的纪念日数量较多,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们不一定能够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由来,这时候教师们要开展相关教学,因为在初中计算机课程的书本中,计算机知识都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而且课本中死板的知识也不能够成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其中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比如在临近节日的时候,就由计算机教师给学生们讲解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以及一些过节时的风俗。

比如“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还要了解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几乎看不到赛龙舟了,但是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依旧传承着这种风俗。

如今,网络带给我们十足的便利,网络上各种强大的搜索引擎,以及搜索引擎背后连接到的强大的数据库,可以搜索到任何你想知道的事情,在网络上搜索一个关键词,你会看到跟这个关键词相关的各种资料,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应有尽有,大多是由网友们自己上传的,还有一部分是由搜索引擎的运营商上传的比较权威的资料,学生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尽情搜索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比如各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并把这些资料牢牢记在脑海中。

3.主题课堂

教师们在平时的课程中穿插文化因素可能还达不到给学生们加深印象的效果,毕竟现在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繁杂了,网络上有诱惑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网络游戏,现在许多成年人依旧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更别说涉世未深的初中生了,所以教师们可以适当改变一下教学的课程,开展一些主题课堂,来专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如何运用ppt时,就可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一些古风ppt作品,在学生们制作ppt的同时,必定会反复的查阅相关资料,在无形之中又让学生们学习了一遍传统文化知识。

4.竞赛机制

教师们还可以举办一场ppt作品大赛,要求学生们用古风或者水墨风来制作作品,因为是比赛,所以学生们一定会加倍努力来创作作品,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让学生们接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巩固了学生们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的知识,一举多得。这样学生就能够加强互动,在互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最后再由教师们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奖状以资鼓励,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求胜欲,还能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努力进步。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有义务将这份瑰宝传承下去,而教师就是背负这个重担的人,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要将华夏的文明传承给下一代,也就是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为了让我们的未来更加辉煌,教师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兴溢《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9期。

[1] 杨小燕《融入传统文化,让课堂与众不同——传统文化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求知导刊》2021年第1期。

[3] 连云超《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传承》,《基础教育论坛》2020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中华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