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余燕钢琴音乐创作探究

2022-05-30 12:31:28王冠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音乐创作钢琴

关键词:饶余燕 钢琴 音乐创作 艺术特征

一、饶余燕生平与艺术成就

饶余燕(1933—2010),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大埔人,成长于上海,就读于复旦大学附中,1951年考入金陵大学音乐系,后转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57年毕业,1958 年分配到西安音乐学院工作。饶余燕先生在学习期间由于复调音乐学习突出,因此被抽调作为苏联作曲理论专家阿尔扎玛诺夫的业务秘书,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复调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饶余燕一生创作了700余部不同体裁的声乐、器乐作品,饶先生的创作以复调性和民族性为鲜明特征,善用本土音乐元素,音乐具有很强的可听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不少作品特别是一些器乐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钢琴独奏曲《即兴曲——手车》《引子与赋格》《听书——唱丰收》《抒情诗》,大提琴曲《缅怀》《枣园幸福渠》,民族管弦乐《音诗——神州梦》《音诗——雨霖铃》《音诗——鼙鼓魂断》《音诗——玉门散》,中阮协奏曲《汉琵琶倩》,以及钢琴与管弦乐《秦腔曲牌随想曲》,古筝与管弦乐协奏曲《骊宫怨》,芭蕾舞剧《春风桃李》《金色的海螺》(合作)等。其中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和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分获全国第二、三届音乐作品比赛二等奖,出版了总谱与唱片。《长安古乐复调小曲三首》获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钢琴作品征集评奖的荣誉奖等。

饶余燕曾任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发表论文《关于复对位、可动对位与繁复对位》《当代音乐创作民族化的两个问题》《交响音乐的丰硕成果》《复调音乐的最高典范——赋格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作曲人才,在他的学生中,不乏当今音乐界的风云人物,如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纪溪坪、程大兆等。为此,饶余燕教授曾荣获陕西省首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

饶余燕曾担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特约编委。曾任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音乐作品评比的评委,多次被聘为其他国家级重大音乐作品比赛的评委。传略被编入《中国普通高校教授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近代中国作曲家传略》(香港),以及美国传记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撰的有关传记中,并获美国ABI 颁发的“20世纪成就奖”与英国IBC颁发的“国际杰出成就奖”。

二、饶余燕钢琴音乐创作

(一)创作时期与作品总述

饶余燕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创作初期(1954—1957)、发展时期(1958—1978)、成熟時期(1979—1999)和总结时期(2000—2010)四个阶段。饶先生的音乐作品创作主要集中在创作初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最后的总结期作品创作数量虽然较少,但每部作品都体现出了作曲家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总结与思考。

饶余燕一生共创作钢琴音乐作品九部,其中七部钢琴独奏作品、一部钢琴与管弦乐作品、一部钢琴协奏曲。2011年2月23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发行的名为《饶余燕钢琴作品集》的CD中收录了先生全部的钢琴独奏作品,由优秀青年钢琴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刘佳与西安音乐学院优秀学生姚安晨子、姚依、阮璐、习悦、党立共同参与演奏和录制。

初期创作:

《即兴曲——手车》(1954)

《序曲二首》(1955)

《引子与赋格》(1956)

发展时期:

《秦腔曲牌主题奏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

(1958—1959)

《延安生活素描组曲》(1962—1963)

《引子与赋格——抒情诗》(1964)

钢琴与管弦乐《 秦腔曲牌主题随想曲》(1972)

成熟时期:

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1979)

《 长安古乐复调小品三首》(1992)

(二)钢琴音乐作品浅析

《即兴曲——手车》创作于1954年,是饶先生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暨格里格作品38之4(挪威舞曲)读后感,从《即兴曲——手车》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作曲家在创作初期便开始将西方的创作技法与民族化的旋律相结合,这首即兴曲气氛轻松愉悦,引子用跳音表现的两个乐句将这种活泼开门见山地呈现出来,主题与格里格的挪威舞曲采用的是相同的节奏型,虽然用迥然不同的旋律来描写,但舞蹈性的特质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曲,作曲家在借鉴格里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结构更饱满,内容层次也更丰富,手法更精致细腻,表现了解放初期劳动人民快乐劳动、劳动光荣的情结。

《引子与赋格》这首曲子的产生也可能昭示了饶余燕先生日后的音乐创作。这首作品是饶先生1956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观看了陕西戏曲艺人的表演以后,被这一地方特色的音乐所触动,从中汲取了西北音乐的主题而作。饶先生说这是他“当年响应贺绿汀院长的号召取材于民间音乐素材的一部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使他与陕西结下了不解之缘,诱发了他继续根据陕西民间音乐进行创作的兴趣和灵感,这是一首具有西北音乐风格、运用精湛对位技术写成的复调钢琴作品。《引子与赋格——抒情诗》创作于1964年,是在三段式结构的基础上,对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都进行了扩充,使其变成三部曲式。这首赋格不同于传统赋格,传统赋格的对题一般出自主题或者新的材料,而这首三部曲式的三个部分的对题都来自引子,使引子的主题贯穿于整个赋格曲。由于引子的主题与赋格的主题重叠出现,因此形成了一种二重赋格的形式。

《延安生活素描组曲》作于1963年,由(一)Largetto晨曦、(二) Moderato劳作、(三) Andante 山歌、(四)Allegrotto听书、(五)Andante延河五首组成,描写了延安生活中的五个场景,用精准而淳朴的音乐语言将这些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延安生活素描组曲》不仅反映了当时热血青年的建设激情, 还体现出作曲家热爱并植根西北的饱满情怀。

《秦腔曲牌主题奏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创作于1958年至1959年,这首奏鸣曲的创作代表了先生的创作从初期步入了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创作当中,先生进一步将民族音调与西方创作技法融合,作品表现的内容也主要以新中国大生产背景为对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文化印记。这首《秦腔曲牌主题奏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便是直接以西北音乐体裁秦腔为内容和名称,此曲以宏大篇章对秦腔的音调进行了充分发展, 展示了秦腔音调在大型奏鸣结构中的巨大戏剧性张力, 大段的八度与和弦的快速进行,高难度的技术处理可以看出在这首作品的创作上受到了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将钢琴演奏技术发挥到了极点,这是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中难度最大的一部。

《秦腔曲牌主题随想曲》作于1972年,饶玉燕先生运用西方钢琴与管弦乐的创作手法大大地扩张了原秦腔音乐的形式结构和表现的情感深度。虽然处在特殊时期,但饶先生并没有因为社会环境的缘故放弃中西音乐融合创作的探索。

《献给青少年》创作于1979年,是一首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由序奏、呈示部、展开部、再部与结尾五个部分组成。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它又体现着综合曲式的特点,“是倒装再现的协奏性奏鸣曲式结构与无展开奏鸣曲式结构和奏鸣回旋曲式结构的相互渗透所谓‘协奏性”。这首作品是将西方的传统曲式与中国曲调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作曲家的多元创作思维。

《长安古乐复调小品三首》(1992)是根据长安古乐古谱进行创作的作品, 长安古乐脱胎于隋唐燕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长安古乐具备中国音乐的一般审美特征,即使改变后,《长安古乐复调小品三首》也与西方的传统钢琴音乐大异其趣。《满庭芳》采用D 羽六声调式,沿用了古谱的调式进行改编,《阿兰多》采用A宫燕乐调式,《垂杨柳》同样采用了D羽六声调式,民族音乐素材、民族调式与西方复调技法完美结合,将民族性和复调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饶余燕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复调技法的民族化探索,努力将秦腔、碗碗腔、眉户、信天游、长安古乐等地方音乐的音调复调化。他虽然不是陕西人,也没有在陕西成长,但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对陕西的民间音乐兴趣盎然,不但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可以说饶先生在这一方面的创作是具有独创性的。

三、饶余燕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在表现形式上以单线条为主,节奏不明确,无倾向性,内容表现时具有含蓄、中和、模糊等艺术特征。在古代早期,中西音乐其实都是单线条的支声音乐,但由于文化的差異越来越大,西方人是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综合体,同时以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为主,特别是海洋文明的开放意识,使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元的,因此他们能够允许不同声音同时存在。而中国人由于单一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思想意识的单一性,对世界的认识强调“天人合一”,以至于我们的祖先非常满足于音乐的支声发展,而对于多声部音乐的织体没有兴趣,因为这不符合当时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尽管饶余燕先生在一些作品中运用西方复调技术进行创作,但其中的主调倾向还是非常明显的。

音乐的节奏一般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中国音乐以后者为主。中国人追求天地与我合一的无限自由,往往形成一种无限的遐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记谱没有明确节奏标记的原因,而且善用散板。而西方艺术注重再现,音乐的结构细致复杂,节奏律动的规律性强,小节线划分明确,音乐呈实体性的块状结构,特别是复调音乐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音乐没有明确的小节线和强弱拍的约束,不像西方音乐那样强调实体性。

中国音乐以五声调式为特色,五声调式没有半音进行,因此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比较中和平稳,没有导向音,每一个音都是音乐的中心。即使在七声音阶中,两个半音也是非功能性的,并不具有导向力。这些特点在饶先生的创作中亦可看到。

含蓄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特征,由于中国人强调中庸,中庸之道为孔子提出的方法论,意为知其两端而用其中。因此中国音乐的情感起落、旋律发展相对比较平稳,并且以模进为主,相反性质的对比较少,这是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音乐思维的影响。这在饶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饶先生根据中国音乐的艺术特性,将主题在不同声部进行模仿,可以说很少有新的相反的材料出现,虽然音乐有几次起伏,但也不至于形成强烈的情绪对比。

在西方音乐中,特别是奏鸣曲,非常注重结构内部的矛盾对比。而中国人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因,非常强调事物之间的中和状态,主体多追求一种平和安静的心态。因此,中国音乐多表现和谐、舒缓、优美的情感维度。这在《长安古乐复调小品三首》表现得的非常明确,《阿兰多》和《垂杨柳》都没有明确的段落结构,即使《满庭芳》,各段落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对比,全曲表现得和谐宁静。

模糊性也是中国音乐的一大特征,旋律发展以模进为主,音乐材料之间性质相近,喜好散板节奏,乐器音色接近自然,段落结构不鲜明等,中国音乐没有表现出像西方音乐那样的具有实体性的结构,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客观描述,多形成一种主观意象。因此有人说中国音乐多表现主体无形的情感世界,类似于中国的水墨写意,往往表现出一种自由无际的意境。而西方由于注重对世界的逻辑分析,不拘泥于事物的形象,能够深入事物的实体结构。因此西方音乐可以说是再现性的,它是通过实体性的形式结构来表现主体情感的。饶余燕先生的创作无疑抓住了中国音乐的艺术特征,灵活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音乐素材与复调技术相结合,在安排音乐材料的同时,既不违反传统的创作方法,也保存了音乐材料的审美性,创作出众多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技法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者:王冠齐,硕士,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演奏、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音乐创作钢琴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40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2:08
纸钢琴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5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7:38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46:27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