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虹 张莉
真实问题“蹦”出来
从孩子们手中的《百家姓》入手,导师开始了国学经典的启蒙:“大家可别小看这本书,它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成文于北宋初期。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咱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讲故事。翻开《百家姓》,同学们兴奋地讨论了起来:“你看,还有姓第五的,好奇怪啊。”“还有方位的,我这儿有东、南、左、右。”“我还看到了用动物作姓的呢。”……见教室的气氛火热,老师干脆来了次有奖竞猜:为什么把“赵钱孙李”摆姓氏的最前面?一个个小脑瓜顿时转了起来,各种答案千奇百怪。
回到班级后,各班语文导师又引导孩子们针对“姓氏的秘密”,进入了“千千问”的环节,教室里可是充满了无数个小问号:同姓的人是同一个祖先吗?复姓一共有多少个?我的姓到底在百家姓里排第几?为什么大家跟着爸爸姓呢?和我同姓的人中都有哪些伟大的人呢?……从孩子们忽闪忽闪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火热的期待。看来,他们对“姓”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但对“名”的问题涉及的人较少。于是,我们干脆根据孩子们的自我选择,确立用两个班级围绕“姓的奥秘”来探寻,一个班级围绕“名的故事”来研究。
学科融合“亮”精彩
子课题确定之后,孩子们开始了自主探究的主题实践活动。回家后孩子们给家长讲述《姓名的故事》,并邀请家长和自己一起探寻自己家“姓名的奥秘”。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有的孩子查找了自己姓氏的起源小故事,了解到自己姓氏在百家姓的位置;有的同学从家长那里了解了自己名字的由来,更喜欢自己的名字了。在“姓的奥秘”探寻组里,孩子们在导师的帮助下,了解到百家姓里一共有504个姓氏,其中现存的复姓有81个;中国字数最多、最少的姓氏;笔画最多、最少的姓氏。甚至孩子们从自己姓氏的字体演变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甲骨文、金文的形象到现在一个个端方的字体,姓名包含的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次的积淀,是每个家庭可以溯源的历史。
在“名的故事”研究組内,孩子们愉快地分享了自己名字的由来。简简单单的名字里其实蕴藏着父母对孩子最质朴的期盼,希望他们平安、健康、聪明、智慧、快乐、顺利、幸福……他们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
在姓氏里藏着绝美诗词的诵读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中国姓氏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姓氏起源的小故事”“自己姓氏的名人故事”分享交流中,他们领悟到“同姓名人”的可贵精神、坚强毅力。孩子们还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制作了“姓氏知多少”的成果小报。
音乐课上,孩子们学唱《姓氏歌谣》,有的说,有的唱,有的演,真是朗朗上口,生动活泼;数学课上,统计班级、年级最多的姓、最少的姓,设计关于年级姓氏的有趣的统计图,能干的孩子还针对姓氏统计图提出各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心理课上,以“找和我一样的朋友”为主题,每个孩子完成“我的姓——和我同姓的人”“我的爱好——和我一样喜欢( )的人”“我喜欢的动物/颜色/书/( )——和我一样喜欢( )的人”学习单,从不同角度找到自己的朋友,增进相互了解,并拟定交友行动计划。他们不仅认识了自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朋友友好相处。
最脑洞大开的是美术课,孩子们以“我的名字是幅画”为主题,将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一幅幅生动的“创意画”。有的把自己姓名的汉字部件或者关键笔画变形成美丽的花朵、开心的笑脸、五彩的蝴蝶、充满生命的绿色小芽;有的还把关键笔画变形成各种童话故事、动画片里的火柴人;更有意思的是名字里还有城堡、公主、王子……似乎画里还藏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不禁赞叹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力、无穷的创造力。孩子们在“美”的创造中,童心在闪耀,个性在飞扬,更加喜爱、珍惜自己的名字。
在这样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这样灵动的跨学科融合中,姓氏里藏着的秘密被发现,朋友间相处的秘密被打开,师生构建课程的智慧被点燃,践行课程的能力在提升,自我展现的个性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