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2-05-30 10:54范晓露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

范晓露

摘 要:初中生物作为九年制必需学科,是为了使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学科内容选择生物科学中相对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学生非常容易掌握和接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实力的反映。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融合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在现代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生物的课堂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生物 运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40

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意义、途径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高校教师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途径和方式。同时调研了初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现况,并就怎样加强初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一些措施。遗憾的是,在目前的资料中,有关如何把传统文化与初中教育紧密结合的参考文献非常少,并且大部分集中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上。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1.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元素中生物知识的了解情况有差异

学生对俗语的掌握水平显著高过诗文和古代故事。原因有二:首先,民间俗语是大家依据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形成的简约通俗的词句。他们的表达方式浅显易懂,便于学生了解。诗文井然有序,颇具节奏,语言表达简洁,体现出创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情感,有悠久的歷史,学生了解起来非常艰难。古老的故事尽管浅显易懂,但通过数千年的承传,要想了解专业知识,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其次,如今的社会愈来愈浮躁。在新闻媒体的直接影响下,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刷剧”和手机上,对古诗词和古代故事关心不足,导致学生累积不够。

2.学生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学生在课堂上运用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而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后,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持肯定态度。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度并不高,缘故有三。第一,教师很少运用课本上的传统元素,学生没法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习课本上的传统元素。第二,初中生物不参与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学生学习生物的时间较少。除此之外,学生对古代故事的认知度显著高过二者,表明古代故事与古诗词、俗语对比,篇数更长,波澜起伏的剧情更易于吸引大量学生阅读。古诗词、俗语篇数简短,修辞方法简洁,学生的积累不足,导致他们无法理解,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现存的作品中有许多诗和俗语,但古代故事非常少。因此学生自然把学习核心放到古代故事上。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1.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新闻媒介的干预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例如,近些年,“日流”“韩国娱乐”“跨界偶像”“国外节”在中国未成年中受到热烈欢迎。

大家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累积了无限的能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国家的正能量。当前的文化教育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巩固自己的民族根基,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培养优秀的学子。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创新能力慢慢变成评定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标准。十九大指出,要坚定信心,注重培养全体人员的创造力,汲取中华优良传统的丰富营养,促进我们国家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2.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受自身发展的牵制,心理状态、生长发育都不成熟,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初中生在各要素的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根据个性发展的基本原理,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角色迷茫的阶段,正是其忠诚度和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解决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必须强化中华优秀传统的教育。

作为一个现代初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比如:道德观念、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懂得奉献、追求完美、身心和谐,对歌舞、文字、音乐、饮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都要有简单的认识和理解。在各民族、各地区,了解其精髓,去除其糟粕,了解并热爱我国,产生忠于祖国的爱国情怀,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到中小学、高中教育中,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高尚情操、塑造中华民族自信心为目标,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九年义务教育环节中,包含有与生命现象、自然法则等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适度应用。因而,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既考虑了具体需求,又回应了国家政策,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迅猛发展。

3.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当前,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尽管中国初中生对古诗词、四字成语掌握较多,但对别的传统元素掌握甚少。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高度不足,诸多情况说明学生和教师都应当加强对传统的掌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包含各个方面,从古诗词名句到象棋字画,从诸子百家到科学民俗,莫不展现了中国数千年的浓厚积累。假如能再次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学生不但能对有关古诗词、四字成语所包含的故事做出合理表述,还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所了解,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提高民族自信心。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策略

1.将中华民族精神融进课堂教学

搜集一些与中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一优势开展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教育,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裸子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还有藏羚羊、熊猫、水杉、银杉等珍稀物种。教师可以运用以上丰富而可贵的资源开展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在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让他们掌握我国丰富而宝贵的资源,使学生更为喜爱自身的生活区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世界稻米产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是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有很多潜在教育资源,教师在向学生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发掘资源,塑造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产生为国增光的使命感,向着有知识、有技能、有爱国精神的优秀人才不断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塑造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实质。例如《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部赫赫有名的中医学巨作。水稻之父每日踩着淤泥,头顶烈日穿行于田里,花费十多年的时间,解决了杂交稻问题。从古至今,很多生物学家凭着过人的智商和勤于思考的精神为全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学生也应当在学习中了解这类自立自强的精神,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适当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编进教材

从目前的初中教材上来看,涉及的传统元素大部分是古诗词,俗语和小故事占极少数,古代科技、医药学、美术绘画、先秦古籍更是寥寥无几。教材编辑在编写教材时可以紧紧围绕全局,在编写过程中适度融入传统元素。这种材料有的可以作为“思索一下,讨论一下”的一部分,有的可以融进同步练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有的可以作为章节末的课后阅读内容,加强学生对传统知识的了解,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使命感。例如神话传说教材《山海经》中记述了金凤凰和毕方鸟的形象,可以将此内容添加到教材中的课后阅读部分,作为这节的锲子或末尾材料。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可以用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练习题中,让学生更易于区别二者。

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入生命安全教育

俗话说得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重视和珍爱生命是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现阶段,一些青少年因欠缺生命安全教育而遭到校園暴力。自杀和虐待动物的事例数不胜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教师的关键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感受、重视、体会和珍爱生命,学会友好、公平地看待别人和世间万物。

第一,珍惜生命文化教育。

生物课本上有大量的繁殖、发育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体验到日常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从而使学生珍惜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以“人的生殖和发育”为例。教材提及,每一次男人射精时可以释放出上亿精子,但抵达女士双侧输卵管时只剩余几千个,并且男性精子只有最健壮的才能与卵子融合。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更好的存在,并且学习如何尊敬和欣赏别人。当碰到困难和难题时,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为了更好地协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详细介绍精子和卵子的整个过结合程,并通过趣味的动漫展现出来,进而协助学生清楚了解知识,完成对学生的自信心文化教育。

第二,身心健康和安全知识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知识的特性,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身心健康观,并将其贯彻到现实生活中。以《青春期》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的问题和特点,在了解自己的同时,懂得欣赏、尊敬他人,从而健康、安全地学习和生活。

4.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人文情怀

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出色内容,有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将其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合理引入诗词名句的内容,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与此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从历史人文的视角独立思考,合理运用人文情怀,可以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授课“两栖动物的繁殖与生长发育”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了解的诗词,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依靠古诗词句子,进行课堂导入,根据诗文明确提出相对应的课堂教学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开展逻辑思维活动,如:诗文里的小青蛙是什么时候鸣叫的?小青蛙鸣叫是怎么回事?这种做法归属于哪一种行为?在这类引入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社会经验做出对应的思考和回应,可以促进学生认真思考,为新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在授课“飞禽生殖与发育”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融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感受诗里对春天的描写,思索诗里小鸟“争树啄泥”的行为,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应用人文情怀搭建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探寻日常生活的秘密,加深对日常生活知识的掌握。

5.加强教师与学生传统文化的累积

在教室里,教师要熟练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强化自身的知识积累。“学高”不但表现在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还表现在对其他课程的掌握上。丰富的课后扩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部分。在学校可以开展国学大讲堂,大家将赏析古诗词,详细介绍发生在古书中的传统高新科技,解读家喻户晓的经典语句和醒世哲言。安排教师和学生听课,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传统积累,增强对传统的理解。使教师可以将传统知识与课堂教学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探寻和汇总教学规律的活动,具备探究性、创造性和验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时,要依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探讨可以与之融合的传统元素,运用对应的教学方式,结合各种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融进初中生物课堂。比如,在讲解食用菌的过程中,如何详细地讲解古代的酿造技术;如何在讲解血液时,引入古代的医术,教师只有在教研活动中认真讨论,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大量的文章资料和名篇,对教学中的传统元素进行全方位汇总,剖析每一个元素的使用方法,扩大调查问卷范畴,获得代表性的数据信息。这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为初中教育提供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参考资料。总而言之,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具备较强的科学使用价值,符合初中生物课堂提出的塑造学生社会责任感、生命观和科学研究的课程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科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渗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启渝《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读天下(综合)》2020年第23期。

[2] 赵丽英《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幸福生活指南》2019年第

[3] 薛梓瑜、曹佳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年第4期。

[4] 李娟《初级中学生物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5] 李晓宇《中学生物学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应用研究》,聊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文化
踏青古诗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