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2022-05-30 10:37杨嘉伟
关键词:历史教材内容

杨嘉伟

摘 要:初中历史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教学,还要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让初中历史教学内涵更加丰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初中历史 优秀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33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承载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本身属于历史范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另外在当前文化自信的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要主动承担传播、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历史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更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历史教学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学生立世之本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现代教育提出的核心素养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概念,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人具有聚集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同时还要具备礼仪、诚信等社会公德,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与人交往的技巧。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包含了很多能够警惕世人如何做人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学生立世之本的要求。

2.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育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并要求在唯物主义指导下树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标》的要求。历史学科本身就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能够发挥出文化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观念。在历史课堂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够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了解历史事件和知识,促进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

3.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各学科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传承下来的思想精髓,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天文、地理、艺术、文学等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可以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受到文化的熏陶,以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些传统美德,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4.民族文化意识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对外界的文化保持包容的态度,西方文化的涌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要想促进我国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基础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青少年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从而形成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让学生主动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和任务。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的现状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历史知识的讲解、传递上,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方向,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太过根深蒂固,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很少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一般只对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导致学生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非常少。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接触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教师也没有及时提升自己,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2.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本开展教学,没有结合现實的需求渗透、拓展相关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来源途径单一,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依靠教材开展教学,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3.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凸显出历史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机引入合适的内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课堂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将历史课上成了传统文化课,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从历史教材的内容出发思考这部分内容和哪些传统文化知识有关,并搜集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还应该把握正确的时机,并选择科学的方法,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实施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1.结合历史人物,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要寻找合适的契机,可以结合历史人物适当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部编版的历史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教师介绍这些历史人物时,可以挖掘历史人物身上的文化价值,通过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输出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者通过互联网搜集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助力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

比如涉及司马迁的历史内容,教师就可以结合司马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史实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给学生介绍《史记》的文学价值,让学生了解乐府、乐府诗相关的内容。《史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渗透司马迁与史记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

2.结合历史文物,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文物的照片和图片,这些历史文物也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文物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历史文物的相关图片或者照片,或者教师也可以自行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物的照片或者视频,补充到课堂上,通过这些历史文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青铜器等,可以将其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比较典型的是秦兵马俑,这是秦汉时期艺术中非常具有成就的作品,教材上也有关于秦兵马俑的相关史料,除了教材上的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关于秦兵马俑的内容,包括兵马俑的发掘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搜集丰富的秦兵马俑相关照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秦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并对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雕塑艺术的发展程度。利用各种文物开展历史教学,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3.结合历史故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进程中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故事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历史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本故事书,但是很多同学感受不到这本故事书的乐趣。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和故事素材进行整合,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历史故事渗透到课堂中,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的同时也能够渗透传统文化。

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吕氏春秋》中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楚庄王伐陈”。在这个故事中楚庄王想要讨伐陈国,先派了一个探子去打探情况,探子回报时将自己看到的表面情况告诉了楚庄王,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储备了很多粮食,认为现在陈国国家很安稳,不适合讨伐。但是楚庄王却对这些表面现象加以分析,认为陈国这么小积蓄了很多粮食肯定是百姓的赋税过重,而城墙和护城河也说明过度使用了民力,认为国家的君主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可以讨伐,并果断出兵,结果轻而易举就灭了陈国。这个故事可以体现楚庄王的智慧,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历史故事中学到一些道理,以史鉴今,也可以挖掘历史进程中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并从中找到榜样,发挥出文化育人的作用。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及时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属于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历史分数,还要关注学生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的提升,而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两个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历史内容合理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适宜的方法将其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促进两者的融合。

2.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了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要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初中历史教材中安排了专门的传统文化内容版块,比如“昌盛的秦汉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传统文化都安排了对应的版块,教师要重视这些版块的教学,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除了教材上呈现的传统文化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整合到传统文化教育中,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化,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助力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

比如在《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给同学们分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顾恺之的书画作品,给学生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盛传的书画艺术,同时教师也可以穿插其他时期的书画艺术,让学生感受几千年来我国书画艺术的魅力,对书画艺术产生更系统和深刻的认知。

除了教材中专门设置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之外,在其他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历史时代深入研究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历史知识点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串联起来。

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如果直接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自然难以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难以发挥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书法、中国画、文物,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穿越回了当时的历史时代,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比如在《辉煌的隋唐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再现隋唐历史时期,通过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等带领学生“穿越”回到隋唐时期,感受当时的文化,优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交流探讨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新课改强调要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历史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立世之本的要求,符合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人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结合历史文物和历史故事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促进历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献:

[1] 陈孙玉《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教育界》2020年第11期。

[2] 李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亚太教育》2021年第21期。

[3] 孟炜勋《初中历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第2期。

[4] 张银妹《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女人坊》2021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历史
主要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