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遗”艺术进校园,落实“双减”促传承

2022-05-30 10:48卢意宋丽云
关键词:非遗艺术孩子

卢意 宋丽云

摘 要:在我国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职能部门持续推进“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实际需要承担的课业负担正在呈现出持续减轻的变化趋势,同时其拥有和可支配的课余时间数量则在持续增加。各级学校借由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引入运用,推进开展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体育项目与艺术类项目教学环节,获取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新常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新学期,随着相关部门“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多起来了,如何运用健康向上的活动填补可能出现的空档期,是家长、学校与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双减”政策重磅出击,意在把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分配给艺术、体育类学习,鼓励孩子学习艺术,提高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加中小学艺术学习时间,让艺术考试进入“新中考”模式。作为学校艺术组教师的我们不由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艺术教育形式,助力“双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实施中,必须促进学生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基本艺术能力的发展。各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师资、教学条件、社会资源、民族特色等实际情况在教学实施中有所侧重,艺术教育必须体现鲜明的人文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或一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推动本土“非遗”文化来助力“双减”,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基本艺术能力发展,又能让我们丽水本地的一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与重点

“双减”政策落地,是国家给孩子们新学期的大礼包,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生活,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观察自然、进行体育锻炼及参与文艺活动,让孩子们拥有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不仅是先进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更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然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概念还未建立,保护意识非常淡薄,大量极具保护价值的民间文化正在逐渐从我们身边流失。若能让“非遗”从纸上名录中活起来,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打开青少年对“非遗”的想象空间,让青少年走进“非遗”这扇门,真正去了解“非遗”历史故事,这不但能让孩子们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点亮他们文艺活动创造的思维,也能让他们对家乡文化产生自豪感。从而真正实现双减政策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具体研究“双减”政策下,如何带领孩子们进行本土艺术文化学习,让孩子们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基本艺术能力发展的同时又能更好地推动本土“非遗”文化藝术在校园的传承。

1.了解本土“非遗”文化艺术,滋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网络、书籍、现场观看、体验等方式,向孩子们展示本土优秀的民间传统和技艺,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让本土“非遗”艺术瑰宝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在帮助孩子们打开艺术大门的同时,从小培养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将“非遗”文化艺术学习渗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增加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通过对一所乡镇小学1200多名师生的调查,只有20%左右的师生对“非遗”有一些了解,在社区调查访问中得到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当前对于我市大多数人来说,非物质文化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利用“双减”后的课余时间,尤其是晚托时间来进行本土“非遗”艺术的学习,不但能培养孩子们更多的兴趣爱好,更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渗入我们新一代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3.鼓励孩子学习艺术,加强孩子们对“非遗”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

“非遗”艺术的传承应该是见人见物又见生活的一种传承。“非遗”的传承主体是人,它需要通过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从而实现世代相传。而大众参与,大众实践,将“非遗”融入生活中,让生活有“非遗”的印记,才是最好的传承。但随着农耕文明的削弱,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遗”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淡薄,“非遗”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量极具价值的“非遗”正在逐渐消亡。而我们的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高效率时期,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国家在倡导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鼓励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艺术,多从艺术中汲取养分,让艺术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发展的兴趣爱好。

4.让孩子们成为“非遗”艺术文化的新鲜血液,让本土“非遗”艺术持续开花结果

由于环境变化,人口快速流动,一些社区和村落原本拥有的文化传统面临后继无人和受众减少的双重问题。“非遗”项目要得到有效保护,需要有持续并富有活力的新鲜血液不断注入。若缺乏一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很难使其往专业化、常态化发展。如今,很多民间手工艺的老传承人所剩无几,中年传承人不够稳定,加上后期传承人不愿意学习传统艺术,出现了断层现象,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临失传和消亡,传承前景令人担忧。而让孩子从小去系统接触学习本土“非遗”文化,对“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最为有利的解决办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综述

1.争取学校对“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的支持力度

制度先行,加力推动,依托学校制定相应的有助于“非遗”进校园的制度,规划引领“非遗”在校园的传播与传承,同时给予学生参与制定相应制度的权力。

2.以“双减”为契机,从教育抓起,培养孩子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在课余(晚托时间)选择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如:剪纸、松阳高腔等)在校园内进行广泛普及,让孩子们从小在优秀本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去创新并传承我们的本土文化,培养孩子们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从而扩大“非遗”传播、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3.搭建校园宣传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传承氛围

在校园文化布置中,结合校园黑板报、广播台、宣传窗等阵地进行区角建设,进行宣传,展示“非遗”文化。如:展示丽水民间剪纸艺术家王浣青的剪纸作品,重点介绍王浣清教师艺术上的大胆突破,将国画与剪纸融为一体,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彩色花鸟剪贴画。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魅力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国家提倡的保护剪纸文化,不是保护一张张纸,也不是保护剪法,而是支持大家去剪纸、去创新剪纸,“非遗”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与现实生活相适应才能更好得到传承。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社团课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创新、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展示活动。

4.拓宽渠道进行研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带学生走进社区、走进“非遗”馆,进行研学活动。如:走进松阳“非遗”馆去感受松阳高腔优美又朴实的曲调。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非遗”文化传承地、发源地(松阳高腔发源地——松阳玉岩周安村)进行探访研学,增强师生对当地“非遗”文化的自豪感、荣誉感。

5.开设课程进行动手实践

开展校园传承专项活动利用身边的资源,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当下青少年喜欢的事物,在开发校本课程、社团课程时增加趣味性,如: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非遗”教学用具等,让学生了解掌握“非遗”知识,同时进行一些“非遗”文化的实践。另外,聘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课堂讲学,言传身教。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本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近“非遗”文化,了解其魅力,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发扬与继承“非遗”文化。

成立“非遗”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非遗”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修养。

6.增加“非遗”文化艺术拓展的机会

学校要多提供平台及舞蹈(如班級艺术节、学校艺术节等)让孩子增加艺术表演的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7.完善传承评价体系

学校对开展“非遗”文化学习的同学建立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作为考评的加分项,从中挖掘出有特长的孩子,与县市“非遗”馆衔接,助力“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为我市“非遗”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8.探讨“‘非遗+、+‘非遗”模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以课题的模式,组织师生开展“‘非遗+、+‘非遗”模式的探讨。如:“非遗”+旅游、“非遗”+科技,等等,让我们的新一代去探求“非遗”的无限可能,提高“非遗”的附加值,提高学生参与“非遗”的积极性,让本土“非遗”真正见人、见物、见生活。也让国家的“双减”政策真正能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使学生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实际操作

1.制定“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策划方案

全体艺术组成员及分管领导共同商议拟定活动指导思想、活动目标、职责分工、活动安排等内容,确保活动能顺利有效进行。

2.开设“非遗”文化艺术兴趣班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丽水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我校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形式,第一期开设了剪纸、松阳高腔欣赏等“非遗”文化兴趣班。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请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进行授课,同时积极争取社会上的支持,将“非遗”文化艺术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孩子们通过实践与创新,“知家乡、爱家乡、懂‘非遗、传文化”。

3.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让“非遗”文化艺术融入学校教育

将“‘非遗艺术”融入学校教育,每周二、四下午,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让有兴趣的孩子们学习体验“非遗”艺术,加深同学们对家乡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让“‘非遗艺术”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一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双减”政策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让文化自信植根孩子的心灵。

六、课题研究现阶段取得的成效

1.双减政策下,“非遗”文化进校园,能够有效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更丰富多彩更灵活生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家乡文化的精彩,也让家乡文化得以传承。

2.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减少了孩子的焦虑情绪,为他们进行课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师生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为深入,保护和宣传家乡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

4.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要加入社团学习本土“非遗”文化,同时孩子和家长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关注了解我市的其他非物质遗产。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及今后的设想

我校开展“非遗”文化艺术助力“双减”已有一段时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传承和发扬本土“非遗”缺少更强有力的支持,虽然政府部门在“非遗”保护落实中强调以社区为主题,也提倡“非遗”进校园。但在相关文件中,没有赋予社区、学校参与制定相应计划、制度的权力。因此,目前“非遗”进社进校园还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在校园中开展的活动很多也仅限传播,而非传承,同时我们还缺少相应系统化的教材,并且没有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非遗传承”和设想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学生的身上传承和发展还缺乏长远的规划。剪纸、高腔的教学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这样对本土“非遗”的学习就不会很深入,“非遗”艺术的普及面就会受到限制。丽水本土的“非遗”文化艺术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开发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以及不断创新,“非遗”艺术进课堂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在“双减”下的艺术学习也会更丰富、更快乐,本土“非遗”的艺术传承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耀华、邵森弟《“两控”助“双减”  “多翼”筑“五尚”——“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实践》,《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年第Z1期。.

[2] 苏国东、伍晓焰《“双减”背景下的复习课教学与作业设计——以“全等三角形的复习”为例》,《中学数学》2022年第4期。

[3] 肖艳《以“三变”促“双减”——“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新探索》,《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2期。

[4] 严兆星《“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电子游戏引导性研究》,《吕梁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非遗艺术孩子
纸的艺术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因艺术而生
孩子的画
艺术之手
孩子的画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