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04刘席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幼儿

刘席

摘要:教育的深入改革,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绘本教学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重要模式,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思维力的重要学习方式。绘本学习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审美、语言各方面的提升。但在目前的幼儿绘本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绘本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筆者通过研究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意义,找出当前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幼儿绘本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幼儿;绘本学习;有效性

绘本作为幼儿最喜欢的书籍之一,其以生动和有趣被大众接受,是幼儿最早接触的主要书籍类型,也是适合幼儿阶段的书籍,一直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开展绘本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同时,能够让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并且绘本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绘本学习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绘本学习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和作用。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学习,绘本本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其显著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故事优美,特别是绘本排版独特,图大字小,能给幼儿以直接的视觉冲击,满足幼儿喜欢看图、不喜欢看字的心理。阅读绘本,能够帮助幼儿构建精神世界,丰富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中遨游,通过阅读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提高对美的认识,以独特的角度看待世界。通过绘本学习,教师能够引导幼儿正确阅读绘本内容,让幼儿对绘本图画进行理解和想象,表达自身的感受,进而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绘本图画常常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当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阅读基础进行绘本学习时,会不自觉地思考图画内容和文字意思,猜测、想象、推理,甚至和同学讨论绘本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能够促进智力的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其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教学价值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对幼儿进行仔细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直观认识上,没有思考,凭喜好判断事物性质。而绘本以生动的图画为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绘本教学符合幼儿当前阶段的学习特征。此外,由于年龄小,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幼儿园常规教学中经常出现幼儿不配合的情况,如上课动来动去、注意力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打闹等,给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在绘本教学中,幼儿对绘本内容充满好奇,教师会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由此可知,相比常规教学,绘本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价值更高。因此,幼儿绘本教学是满足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的高效教学方式。

3   幼儿园绘本学习的现状

3.1绘本学习效果不理想

绘本学习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丰富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但在很多幼儿园中没有针对绘本学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完全由教师把控,教师在进行绘本课堂教学时,常常随意更换学习目标,学习流程缺乏严谨性,导致绘本学习效果不理想。比如,在绘本选择方面,部分教师忽视幼儿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采用一些不符合幼儿特点的绘本风格、类型,导致幼儿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绘本学习的课堂积极性和活力慢慢消失,学习质量下降。

3.2学习方式单一

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绘本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幼儿难以融入绘本课堂中,且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失去了绘本本身的趣味性,幼儿也不能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期处于这种学习形式下,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禁锢和僵化,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此外,当前的绘本学习大多偏向于语言学习,以识字和朗读为主,教师注重绘本内容的深层次讲解,学习方法老套,比如,课堂提问、讲故事等,导致幼儿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幼儿情感、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参与度低,导致学习气氛沉闷,不利于绘本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3.3学习缺乏互动

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绘本教学,形成教师讲、幼儿听的上课模式,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且教师不允许幼儿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导致幼儿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害怕教师提问自己,进而绘本课堂学习的氛围沉闷压抑,不仅没有体现趣味,反而限制幼儿的表达,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

4   提高幼儿园绘本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4.1科学选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绘本主要以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进行教育信息的输出,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绘本,结合幼儿的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采用适合幼儿学习的绘本。对绘本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情况,幼儿的情感能否与绘本故事产生共鸣等方面都要进行综合考虑。在绘本素材挑选过程中,应遵循幼儿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的原则,根据绘本的画面、主题以及形象进行综合分析,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绘本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

第一,绘本的主题要鲜明。便于幼儿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这样在进行阅读时,才不会理解错误。比如,亲情、友情、爱、善良等典型绘本主题。而且绘本中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要相互平衡,丰富幼儿对不同情感的理解。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注重绘本的教育意义。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绘本,充分发挥绘本的价值,使幼儿塑造正确的人格,且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的情感认同,促进思想深化。比如,《我妈妈》这本绘本,能够加深幼儿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增加幼儿对父母的爱,进而培养幼儿爱和孝顺的品德。

第三,绘本的種类选择。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图画优美、文字较少、便于模仿的绘本,不要盲目选择道理性过强、文字多于图画的绘本。在实际学习中,应以幼儿为中心,教师为辅导。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绘本学习内容不同,比如,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可以选择观察性和教育意义较强的绘本,让其自行阅读和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绘本的学习效果。

第四,绘本的故事情节选择。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本学习中,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

4.2转变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绘本教学中主体错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体现,教师过度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立足于幼儿园的学习目标、幼儿成长的需求以及绘本内容,探索适合本班幼儿的学习模式。创设故事情境是提高绘本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故事情境中,幼儿能够与绘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沉浸其中。同时,在情境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对绘本图画的理解和观察更为详细。

比如,在进行童话故事绘本教学时,教师可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童话故事人物,将童话故事人物的台词分配给幼儿,告诉幼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个童话人物”,让幼儿朗读自己的人物台词或者表演出来,通过对人物内容的掌握,深入人物所处的故事环境中,获得新的感悟,引发情感认同和共鸣,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绘本学习的情感价值,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提高绘本学习质量。

比如,《好饿的毛毛虫》这本趣味性较强的绘本,在进行绘本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一只毛毛虫,将毛毛虫星期一到星期天吃东西的过程表演出来,引导幼儿认识昆虫的生长过程,并对最后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原因进行讲解,深化幼儿的认知,通过绘本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昆虫知识。

4.3加强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绘本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良好的互动是提高绘本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展绘本学习。比如,在进行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幼儿,让幼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学习,询问幼儿想要扮演的角色,并将其分配给幼儿,组织幼儿表演故事中的精彩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参与到表演中。同时,教师也可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用出色的表演融入幼儿的表演活动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形式,幼儿对绘本内容能够加深理解,形成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

在学习完一篇绘本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复述,复述不需要一模一样的,可以加上幼儿自己的理解,以比赛的形式开展,看谁理解和复述得最好,并告诉幼儿获胜会获得丰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加深幼儿的记忆和理解,进而促进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幼儿园、幼儿家长联系,开展亲子绘本互动学习,让幼儿家长也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在绘本故事的世界里遨游,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与幼儿的良好交流。

4.4联系生活,加强绘本阅读体验感

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智力高速发展阶段,在利用绘本教学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落实绘本教学的实践作用。这样幼儿可以将绘本内容和生活相对应,对事物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记忆效果。比如,在绘本教学中,绘本中将橘子和橙子进行对比。幼儿阅读完之后对橘子和橙子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几个橘子和橙子放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根据绘本所学知识辨别哪个是橘子,哪个是橙子。如果幼儿感到疑惑,无法辨别,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尝一下橘子和橙子的味道。通过味道,幼儿充分认识二者的区别,进而深化对橘子和橙子的认识。

又如,在《我爱我的爸爸》的绘本阅读中,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爸爸平时如何关心、帮助自己,如何表达爱自己的。幼儿一边回忆自己的真实体验,一边阅读绘本,对绘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懂得爸爸的爱,在今后生活中会主动向爸爸表达自己的爱,进而提升幼儿的情感理解能力。通过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融合,让幼儿透过绘本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增强幼儿的绘本学习体验感。这样能够提升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

4.5绘本与美术融合,培养幼儿信息处理能力

优秀的绘本阅读材料,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图片和优美的语言,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将绘本教学和美术教学融合起来,一方面及时了解幼儿阅读后的想法,另一方面培养幼儿从绘本中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在轻松自由的绘本阅读氛围中,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幼儿的描述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借助美术教学,开展绘本临摹、对比绘画、夸张想象等活动,让幼儿紧紧围绕绘本内容进行自主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而且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用爱送你回家》的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和分析文本内容,对绘本中长颈鹿飘到北极的原因、经过等进行详细解读,后续阅读中,对小海豹拯救长颈鹿提出疑惑,引发幼儿对小海豹拯救方式的思考。有的幼儿说小海豹是开着汽车去拯救的;有的幼儿说小海豹有一个会飞的气球,用会飞的气球救了长颈鹿;还有的幼儿说小海豹喊了很多朋友,一起救出了长颈鹿。接着,教师让幼儿将自己想到的拯救方式绘画下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增强幼儿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绘本教学要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为主要任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绘本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进而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绘本的情感价值,促进绘本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芬.探讨幼儿园绘本学习的方法及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10):250.

[2]单纹纹.幼儿绘本学习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8):1.

[3]王以华.提高幼儿园绘本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1):76-77.

猜你喜欢
有效性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