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青年奋斗作出了一系列深刻系统的阐述,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谨、主题鲜明的青年奋斗观。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形成有着特定的逻辑理路,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之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发精神为文化之源,以历代共产党人奋斗思想为历史之维,以习近平自身的成长经历为实践之行。
[关键词]青年奋斗观;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万涛,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编号为:20VSZ03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0-004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提到了奋斗的话题,并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广大青年要继续砥砺奋斗。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是立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是对新时代青年奋斗的价值追求、目标归属以及实践指向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全面回应。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①由此可见,青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生力军,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流砥柱。深入探究习近平青年奋斗观形成的逻辑理路,有助于形成奋斗共识,积聚青年奋斗力量,对于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艰苦奋斗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根本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就是劳动实践,人只有通过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才能不受物的束缚和奴役,摆脱“工具人”的身份,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在劳动中获得幸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充分强调了实践是人类改变客观世界的根本方式,也是“现实的人”所特有的活动。总言之,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自身的劳动实践活动,人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自我发展,这也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特征。同时,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人的本质是消除了异化劳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消除异化劳动,个人才能获得幸福。“奋斗”本就是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劳动”“实践”等概念术语的中国化的表达,是实践的一种表现形态,习近平青年奋斗观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次,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根本立场。马克思劳动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发展的推动力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进步阶级联合起来,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持续奋斗才能实现,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达不成的。最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追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提到:“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②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树立了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终生的信念,他认为个人应该把自我价值与全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全人类谋福祉,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絕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劳动观,与资产阶级个人利益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价值旨归和根本目的。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精髓,扎根于中国实践,顺应时代发展,着眼于新时代青年,深刻论述了青年与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了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更好地获得幸福这一现实问题,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要勇于奋斗、砥砺奋斗、接力奋斗。
二、文化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奋发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史学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追求。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奋发精神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从古至今,奋斗基因一直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基因里。关于“奋斗”最早可追溯到经典文学中的“奋,奞在田上,诗曰不能奋飞;斗,遇也,从门斗声”。这里对奋斗的释义为努力拼搏、奋力格斗。《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知人们应该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离骚》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指出为了实现理想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奋斗、不懈奋斗。《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指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历一番苦难的锤炼。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有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人们在青年时期就需要不断去努力拼搏,以免年老时产生悔恨。黄蘖禅师在《上堂开示颂》有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是告诫人们只有经历过磨难,奋发进取才能取得成功。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敢于抗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磨砺中获得成功和实现人生价值。古代的现实状况是非常恶劣的,古人受到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在这样的双重折磨之下,是非常容易使人空虚绝望并丧失自我约束的。然而古人却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了很多的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在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发自内心强烈的奋发进取倾向,渐渐发展成为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习近平青年奋斗观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发精神,在多次公开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引经据典,论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勉励青年要努力奋斗。例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就引用了《警世贤文》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出了广大青年要实现美好理想,一定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了《左传》中的“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告诉青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引用了《后汉书》“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矢志奋斗。传统文化中的不懈奋斗、接力奋斗的奋发进取思想是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文化之源,由此形成了以艰苦奋斗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旨归的新时代青年奋斗观。
三、历史之维: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的青年奋斗观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一脉相承,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观的继承与发展。无论是在任何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奋斗的观点与论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思想体系。毛泽东最早提出了“永久奋斗”的思想,指出“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④毛泽东认为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奋斗、持续奋斗,把脑子里的奋斗理念转化为长期实践,以思想自觉促进行动自觉,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前夕,针对党内出现的贪图享受、骄傲自满的风气,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便是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旨在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正是凭借着这种“永久奋斗”、艰苦奋斗的思想,毛泽东带领着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⑤由于面对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等实际情况,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着重强调艰苦奋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国家和民族事业获得发展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成果,这都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艰苦奋斗的结果。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复杂的國内外环境,江泽民指出:“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⑥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主张党员干部更需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为党和国家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胡锦涛在任期间,多次强调艰苦奋斗作风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始终秉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党、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撑。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当今中国人民更需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把“两个务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⑦伟大奋斗精神一直是党的宝贵品质和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特有的精神面貌。习近平青年奋斗观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了历代共产党人的奋斗观,在对中国青年成长发展规律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青年奋斗的基本观点和实践指南。
四、实践之行:习近平自身的成长经历
习近平自身特殊的成长经历对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16岁时就从北京到陕西的梁家河大队插队,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知青岁月。对这些从北京来的青年来讲,梁家河的生活肯定是异常艰苦的。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过四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西北的气候干燥,且当地的居住条件简陋,卫生情况较为脏乱,经常受到跳蚤的侵扰;此外,当地饮食主要以粗粮为主,几乎没有什么蔬菜,大多是以酸菜作为配菜,更别提吃到肉了,肚子里完全没有什么油水。在这么艰苦的插队期间,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生产劳动,然而,习近平很快调整了心态,端正了思想,劳动积极性很高,经常在田间辛勤劳动,逐步养成了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⑧在梁家河的七年生活里,习近平的意志得到了极大的磨砺,现实的困境并没有压倒他,习近平通过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艰苦奋斗,在一次次困境面前完成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系上并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可以说,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青年奋斗观萌芽的历史起点。在毕业后的两年,习近平又主动下沉到基层,放弃了北京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来到了河北正定,以强烈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抓改革、促发展,其奋斗思想初见雏形。之后,习近平又来到福建和浙江主持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长期的基层实践和磨砺,使他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锻造了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奋斗精神,逐渐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奋斗思想。习近平奋斗观的形成得益于自身的成长经历,正是在长期基层社会实践中对为何奋斗以及如何奋斗有着更为直接深刻的感悟,最终促成了其思想理论的形成。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18(0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④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1.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2.
⑦庞红付.胡锦涛同志奋斗观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3(04).
⑧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