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吉仁 廖肇银
“有的人走下讲台,就再也不想走上去;而我走上讲台,就不再走下来。”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大会上,顾吉仁这样表达心声。
顾吉仁是谁?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兼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虽然他是校领导,但在学校谈到他,却鲜有人知,因为他几乎都泡在教育教学一线;但要是说起学校首届“模范教师”“金牌教练”,师生们却是无不知晓、无不颔首称赞。
一声誓言,一生使命。从教以来,顾吉仁身残志坚,潜心钻研,在教坛里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用行动诠释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把三维建模与机械类课程教学相融合,培养出一大批工匠型技能人才,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得60余类483个奖项。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先进工作者”、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江西赛区先进工作者”,江西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2021年,他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师生眼中的“金牌教练”
顾吉仁,1.6米左右的个子,短发,戴一副黑框眼镜。在他早年上学的时候,命运给了他致命一击——被查出身患风湿病导致右股骨头坏死(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但在长期与病魔作斗争中,他完成了从机电设计中专生到机械工程博士在读的蜕变,更磨炼出了不服输的毅力品质。
“到这所学校来当老师,我是有想法的。”顾吉仁说,“成图技术、产品建模创新设计是我的强项,而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急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我想我会有所作为。”
到学校工作不久,顾吉仁就描绘出培养学生成图与创新技术的工作蓝图,在学校积极筹建制图兴趣小组,开展“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有制图爱好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制图兴趣小组一成立,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来了,其他学院的许多学生也慕名而来。
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顾吉仁为学生成长广泛搭建平台:先后成立工程图学协会、产品信息创新建模兴趣小组、CAD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教学基地和教育部高等就业协会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创立万企千校创客协会……
“传道之人,必须问道在先。”顾吉仁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更有挑战性、对学校和学生更具说服力的路径——自己先参加比赛,不拿奖绝不让学生参赛。他报名参加了江西省首届“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賽,荣获机械CAD项目职工组全省第四名,获得“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技能能手”称号。
有了这一基础,顾吉仁敏锐地看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优势方向。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信心百倍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着力打造“成图技术”育人品牌,根据“创客型工匠”的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提出“三主体协同、三平台融合、三课堂融通”创客型工匠培养模式,获得了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顾吉仁告诉记者,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工程训练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机电创客空间为平台,以理论实践课程、机电产品设计制作、创新设计学科竞赛为课堂教学,大一学生入学后,“零门槛”参加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活动;表现优秀的大二学生,可申请到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产品数字化设计;科技创新意识强的大三学生,可申请到机电创客空间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实践,以项目分层的方式推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有序运行,有效解决了“课程教学知行脱节”的问题。
顾吉仁已然把成图技术、教书育人当成事业来干。这种实践育人模式满足了学生技能成长与职业发展需要,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项目越来越多、次数越来越频繁、获奖层级越来越高,一大批孜孜以求、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成图人”脱颖而出,一大批具有创客精神和创新技能的新生力量不断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价值人生。
“在顾老师带领下,我们每次参赛都全力以赴,且都满载而归。顾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金牌教练。”2019届机电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7班学生温龙说。
学生心中的“小爸爸”
顾吉仁到学校工作当年,学校不但专业少、班级少,学生人数也少,而且学风不好,学生纪律散漫,这些情况让他很痛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想改变这些孩子、改变这种状况;作为一名机电专业课教师,他坚定地向校领导提出了担任兼职班主任的要求。
2013年下半年,顾吉仁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新能源汽车班的班主任,接手了一个无人愿意带的班级。
他把班上33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早晨陪他们跑操,晚上陪他们自习,没事就泡在学生宿舍里,逐个与他们谈心,掌握每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座谈会等方式时刻关注每名学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个性化指导。
从此,在校园里,人们常能看见进寝室、上讲台的顾吉仁;骑着自行车带领学生跑操的顾吉仁;晚自习后,穿梭在工作室的顾吉仁……他拿着“小蜜蜂”扩音器,在黑板前忘我地讲课,每个步骤反复讲解,生怕学生听不懂;他讲完课后,又逐个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直到每个学生一一过关。
暑假,气温37℃甚至更高,大部分学生都放假回去了,而在那间有两三个普通教室大的工作室里,顾吉仁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分成多个小组,改方案、看图、绘图,既分工又合作,聚精会神,忙而有序。他也像往年这个时候一样,从宿舍里拿来电饭锅,买来绿豆,在工作室里煮上了绿豆汤。
“每到这个时候,顾老师每天都会在工作室后面煮起绿豆汤,从未间断过。有时候,顾老师还会买来几个西瓜,那是工作室里最放松的时候。”学生段家乐说。
“有人说,进了校园,校园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当我升至大二时,我在顾老师创办的工程图学兴趣小组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充当了我在大学校园里父亲的角色。”学生陈智君说。
顾吉仁的爱人和孩子远在浙江老家,没时间顾及家里的他,就以校为家,把时间和精力全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一个学期下来,班级整体风貌和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学生参加全校红歌比赛、拔河比赛均获得团体第一名,33名学生有28人进入到CAD/CAM创客工作室学习。学生芦源伸获得2015年第八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全国三等奖,韩晓荣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名学生在毕业前加入了党组织,9名学生考取了自考本科,4名学生考取了“三支一扶”。这个班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爸爸”。
如今,担任学校副校长的顾吉仁,虽然没再担任班主任了,但他仍坚持主持机电学院创客工作室、兴趣小组、制图协会的工作。每当辅导学生参与竞赛时,他都会把生活用品、小床搬到工作室,和学生同吃、同住,用拼搏奉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他在传帮带年轻教师过程中,科研成果一项接着一项,年轻教师从中受益,多人评上了讲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身边的教师们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心更齐,师资力量更强了。
校企合作的“搭桥人”
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方向。在顾吉仁看来,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掌握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
顾吉仁感慨地说:“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家庭贫困的农村,一名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一名学生的出路,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让每名到学校就读的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出路,顾吉仁不断思索、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上做到“能力培养为本,技能训练优先”,相对缩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为人才成长与企业需求搭建更宽广的桥梁。
顾吉仁带领教师们砥砺前行打造品牌,与江西亿铂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学校机械创新研究所和CAD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之后,又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定向定岗培养机制,为新余當地企业提供图纸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等技术支持,在给企业节约成本、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岗前实训锻炼,毕业后则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顾吉仁每年都主动帮扶2名贫困生,至今累计帮扶了12人。2016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朱晶,来自甘肃省庆阳市的一个单亲家庭。朱晶在校3年,顾吉仁就帮扶3年,毕业后她到常州一家公司工作,现在已成长为公司项目部经理。
2022年5月30日,一封“致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顾吉仁的感谢信”寄到了学校,信的落款是“江苏昆山优柯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信中这样写道:
几年间,贵校陆续向我司输送新能源技术、工业设计、光伏发电技术等专业人才三四十人,为我司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贵校2021届毕业生刘文凯入职我司以来,积极好学,勤奋努力,现为我司设计主管工程师,在2022年项目进程中,带领团队保质保量完成了设计交付任务,得到我司全体领导一致好评和认可。
非常感谢顾老师给予我司的大力支持,希望与顾老师继续保持长期密切联系!愿顾老师的职业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教师刘永东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到校时,由于基础较差,都不怎么爱学习,毕业后只能到外面干一些体力活。但在校3年,许多学生因顾吉仁而改变。3年之后,他们到事业单位和企业做设计、做工程师,在更大的工作平台上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家长、学生也常常来电来信联系,有的还不远千里寄来家乡特产,以表达心中对顾吉仁的感激感恩之情。
一转眼,顾吉仁到学校工作10多年了。顾吉仁所带领的机电学院已由原来学生人数最少的学院,成为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机电应用型人才。顾吉仁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先后在《教育教学论坛》《现代制造工程》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编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8部,先后主持《机械制图》《新编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习题集的编写与教学工作,成功申报一门江西省机械制图专业精品课程,取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2项。
面对成绩和荣誉,顾吉仁很淡然。在三尺讲台上,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我只想当个好老师,帮助每个孩子发挥特长,实现梦想。”